?

從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看記錄者應擔負的責任與情懷

2016-12-20 22:19陳鴻瑞
戲劇之家 2016年23期
關鍵詞:記錄情懷土地

陳鴻瑞

【摘 要】我們為什么要記錄鄉村,用什么方式與態度記錄?每一個藝術工作者內心都有著深沉的鄉土情結,對鄉土的記錄是對傳統文化“根”的記錄,是對一個民族土地與人情的最好闡釋,土地文明是創作的源頭和依托,是在物質上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時對鄉土情結的回歸。

【關鍵詞】記錄;土地;情懷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106-01

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永遠想回去,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

在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中,杜深忠向自己的兒子提到:“貧瘠土地不養人!”一場天災可以讓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顆粒無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也許是謊話?陪伴我們幾百年,見證著幾代人成長的古樹,在村民的吆喝下說砍便砍,當我們連溫飽都成問題時,“根”有那么重要嗎?于是我們和土地的愛成了仇,你不撫養我,我就不贍養你。

再也回不去了,消失的土地。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讓成千上萬的村莊消失在地圖上,不久以后,土地只存在記憶里。離開只是為了更好地物質生活,堅守的都是年邁體弱等著入土為安的老人??墒?,加快城市化進程就一定會實現脫貧致富?物質與文明從來都是相輔相成,與其離開,不如留下,改善土地條件,守護土地文明。

鄉土是我們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杓峪村村民們靈魂血液流淌的地方,不管是客死他鄉的張中軍,還是遠嫁異地的杜海萍,都會再心心念念回來的地方,鄉土不光氤氳著鄉愁,也是藝術家們用盡所有靈感都寫不完的情感。例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背景地點是史前風貌,之所以畫出史前風貌是希望如果沒有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存活在最初該有多好,因為那是“根”之所在。在西班牙畫家埃爾格列柯的作品《托列多風景》中,他的整個精神世界都在崩潰,濃云密布快把家鄉吞噬,也反映出他抑郁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試想如果有一天,鄉村從地平面上消失,我們何處安放自己的靈魂,與無根的浮萍又有何區別?

故土的“根”所帶給每個人怎樣的情懷?焦波導演試圖想通過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喚起觀眾忽視已久的精神良知。在沂蒙山區杓峪村,人們還保持著祖先留下來的傳統——靠天吃飯,渴望風調雨順。所以人人都對土地存有敬畏之心,在春分之時給山羊角涂上紅色;在房舍墻上寫“春”字;在兒童玩樂時咬“春”來表達對春天的情感。春是萬物之始。即使在物質文明并不富裕的情況下,村們仍如泥土般熱情、淳樸、勤勞、踏實,仍對明天的生活充滿向往。而在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物質文明非常發達的城市里,人們的精神生活卻極度匱乏?;煜聦嵳嫦?,語言暴力傷人,人們似乎都在尋找著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規則。如此這般,社會秩序將不復存在,那么,誰還會相信善始善終?誰會相信朋友之間的情與義?于是宮廷劇火得一塌糊涂,它是反映當今職場的一面鏡子,而我們遵守的不是社會法則,而是人倫社會,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人與人斗爭的血淚史。

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又利益至上的社會,有沒有一種精神是人人應該推崇的?有沒有一種規矩是大家呼喚的?

作家阿城曾說:“佛說慈悲,是因為他知道人性中惡的底線。因為知道人的本能底線,所以慈悲。慈是慈愛,悲是悲憫?!被剡^頭來看中國的鄉村,守候在這里的人們安貧樂道,他們比誰都要懂得滴水之恩涌泉報的道理。人們在這片土地上都是平等的,都在接受著土地無窮的饋贈,在鄉村,土地是神靈的化身,為什么在城市擁有高學歷的我們,甘愿淪為金錢的奴隸,除了絞盡腦汁地算計還剩下一具極其疲憊的軀體。我們在呼喚什么?

我們在呼喚著可以為土地搖旗吶喊地英雄。古希臘時代有奧林匹克英雄,中世紀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精神,中國有俠道精神,他們忠誠守信、驍勇善戰、扶弱濟貧、替天行道,他們把一切高尚的品格作為自己畢生所求,為自己捍衛的權利視死如歸。今人寧愿對其抱以悲憫之心,也從未想做真英雄,因為英雄的符號注定不被世俗所懂,注定會妻離子散,這也是我們的教育避之而不愿推崇的,就像任何一個家長都不會把希臘神普羅米修斯作為孩子的學習榜樣,試想孩子因為守護崇高的理想而被鷲鷹吞噬其肝臟,天下父母得有多悲痛欲絕,所以我們選擇活在套子里。

我想生活中的英雄也許并不需要時時準備舍身忘死,而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為等死而活著,不為權錢而活著,為我是誰而活著,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著,就如搖滾所倡導的精神——永不妥協、永不言敗。

在《鄉村里的中國》中,杜深忠是英雄,他用不高的文化為全村貢獻出最多的精神食糧,教會后人,土地不養人也要通過知識去回報土地;杜洪法是英雄,他在妻子離婚出走的情況下獨自撫養兒子杜賓才長大成人。在這片土地上,小人物的命運就是英雄的宿命,孤獨、無奈、無助,而我們靠中國數億農民種出的糧食維系著物質保障,卻從沒為他們做些什么,農村醫療問題、教育問題、農民工問題,每一項都像大山一般壓在肩頭喘不過氣。鄉村是文化的源頭,是“根”的發祥地,守護鄉土文化,是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刻不容緩的責任。

猜你喜歡
記錄情懷土地
我愛這土地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分土地
“五老”情懷
黑白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