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改革,但不應忘記初心

2016-12-20 21:05孫仲平
青春歲月 2016年21期
關鍵詞:新星改革

孫仲平

【摘要】長篇小說《新星》是國內著名作家柯云路的代表作,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被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播出,曾轟動一時。作者在這部作品中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鮮活生動的改革家——縣委書記李向南的形象,細致地描寫了他如何堅決地與守舊勢力進行斗爭并推進改革事業的故事。本文之所以要重提《新星》,最根本的也就是要重提李向南的這些改革品質。

【關鍵詞】《新星》;李向南;改革

《新星》在當時的轟動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是中國改革發起的時期,中央提出改革要求,但具體怎樣改革,卻是沒有經驗可供借鑒的,這都得靠中國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具體實踐去探索;而在當時的領導干部思想中,“文革”的“苦”、“斗”意識依然嚴重殘留,同時在實際中,守舊勢力又在千方百計地阻撓改革;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喚起這些領導干部改革的意識,激起他們改革的熱情,鼓舞他們改革的斗志,就成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頭號問題,于是《新星》就應運而生了。小說恰當地以一個縣為背景,因為如果以中央或省或市為背景,就會顯得太夸張,中國的改革畢竟剛剛開始,基本上還沒有那樣的高度;而要以鄉或村為背景,又顯不出改革的氣勢,在宏觀的意義上就不大。另外,《新星》是一部有關改革的文學作品,它雖然也涉及到具體的改革方略,但一般都是點到為止,否則,這部作品就會淪為有關改革的“教科書”,就不會吸引那么多人了。正因為此,作者把大量的筆墨用來塑造改革家李向南的形象,尤其是用不多的但卻非常集中的幾段故事極力烘托他的改革品質。李向南只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改革品質,他才成為李向南!現在中國的許多領導干部已經丟失了這些改革品質,并且在他們身上又滋生了另外一種與之敵對的腐朽的品質,而李向南的改革品質是鄧小平理論關于領導干部品質要求的“典范”,后面滋生的并與之敵對的腐朽的品質卻是完全與鄧小平理論背道而馳的!有些人也許會說,現在中國的改革形勢與以前不同了,所以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也要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完全錯誤的。后面滋生的這些腐朽的為官品質,實際上都是封建官吏、資產階級官僚所奉行的為官準則,不要說不符合鄧小平理論,就是與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也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這種為官準則不及早改變,任其蔓延,而“李向南”的工作作風回不來,那老百姓總有一天是不會答應的,中國總有一天是要亡黨亡國的!相反,中國的改革事業只有在“李向南式”的領導干部群體的領導下,才能最終取得完全的成功!習總書記今天講“不忘初心”。我們認為,“李向南”就是改革時期中國各級領導干部的“初心”,決不能迷失,決不能丟棄,千萬不能忘記!

一、《新星》中李向南的改革品質

《新星》從頭至尾,都貫穿著一條主線,反映著一個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縣委書記李向南為代表的改革派,這一派開始人不多,后來隨著改革的推進,影響越來越大,人數逐漸增多了;另一方面是以縣委副書記兼縣長顧榮為代表的守舊派,這一派勢大根深,但幾乎與改革絕緣,為的都是自己的權和利。這個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推動的故事情節,相互間頻頻過招,前一派主動出擊,始終在顯示著改革的魅力,但后力不足;后一派處處被動,但綿里藏針,后發制人。在這場一浪高過一浪的大搏斗中,主人公李向南的改革品質被充分的顯示出來了,而這一點正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和精華。以下試列舉一些:

李向南一到古陵,就召開了全縣各單位代表向縣委提意見提建議的大會。充分顯示了這個年輕的縣委書記有所作為、實事求是的優秀品質。

李向南一個上午就解決了吳嫂半年里由于領導干部打擊報復而上訪幾十次、縣常委批了數次都無法解決的惡性事件。這充分地顯示了李向南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優秀品質。

在全縣干部大會上,李向南比較集中地闡發了他對于古陵致富的方略,令人耳目一新,并大膽地提出要使古陵盡快成為全國兩千個縣中的富戶這個奮斗目標。這充分展示了李向南高超的改革水平和改革勇氣。

李向南現場嚴肅處理了縣電業局黨委書記典古城以接待地區電業局金處長為名公款大吃大喝的事件,對縣電業局局黨委成員、局長一律扣三個月工資;對陪吃的一般干部一律扣一個月工資。這充分展示了李向南廉潔自律和不搞幫幫伙伙的工作作風。

小說著墨最多的當然是對李向南人事工作方面的描寫:在黃莊水庫,他堅決啟用了被壓制的原縣委書記朱泉山;在橫嶺峪公社,他堅決撤消了代理書記潘茍世的職務;在廟村公社,他撤了公社書記楊茂山的職務;在鳳凰嶺大隊,他又撤銷了大隊書記高良杰的職務。還有一個不算小的插曲:就是原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小胡,對自己被李向南精簡到政策研究室當副主任的任命很不滿,后來他的思想改變了,加上李向南很賞識他在政策研究上的才干,最后不僅被任命為政策研究室主任,還兼任了橫嶺峪公社的書記。改革需要人才,但要把這些人才放到各級領導干部的位置上卻很困難,因為這會觸動守舊勢力的地盤,并引起他們激烈的反抗,在以上這些看似十分簡單的任命和撤職的背后,實際上會有多么復雜和激烈的改革派和守舊派之間的較量??!改革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改革“人事”!也正因為如此,李向南最后也在短暫的擔任了一段時間的縣委書記以后就不得不離開了古陵。李向南畢竟還很年輕,行事過于激烈,忽視了縣最高層領導干部之間的團結,但他改革的大原則、大方向都是完全正確的,這充分體現了他巨大的改革魄力,也正是因為出于對李向南這種巨大的改革魄力的支持,在小說的結尾,省委書記顧恒表示要和李向南好好談談。

……

以上稍微列舉的這些李向南的優秀的改革品質,不正是幾十年來中國的各級領導干部所擁有的改革品質嗎?!正因為領導干部有了這些品質,中國的改革才取得了這么大的成績。但令人沒想到的是,近一些年來,領導干部群體中卻出現了那么多不好的現象:無為之風盛行,該管事時沒人管事、該管人時沒人管人,官官相護,結幫畫圈,只謀人不謀事或先謀人后謀事,驕奢淫逸、貴族氣派,害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至于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同于損害領導干部形象、破壞領導干部之間的關系;甚至還害怕領導干部班子中有矛盾,把正常的矛盾等同于發動“文革”,并積極營造“一團和氣”的領導班子,在這樣的領導班子之下,實際上綱紀廢弛,邪風歪風到處亂刮,人民群眾怨聲載道,領導干部良好的形象喪失殆盡!等等。于是,“李向南”見得少了,而“顧榮”、“馮耀祖”、“鄭達理”之類的人卻在官場上越來越多,在改革中被否定和推翻的一些人,現在卻又被肯定和扶起來了!他們一旦占據了中國改革的舞臺,掌握了改革的權力,改革還會成功嗎?!他們這些人正在把中國引向一條“邪路”!所以,在幾十年后,我們要重提《新星》,重提“李向南”!

二、《新星》在今天的反思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如果是它那個時代的杰作,那它也一定具有了歷史的永恒性,它就會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具有重新討論的價值?!缎滦恰肪褪沁@樣的一部文學作品?!缎滦恰匪茉斓闹魅斯钕蚰峡梢哉f是中國改革時期領導干部的“典范”,是鄧小平理論人格化的代表,幾十年來,在中國改革的征途上,就是在千千萬萬個“李向南式”的各級領導干部的領導下,中國才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然而,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復雜的,近一些年來,由于客觀和主觀、內部和外部等方面的影響,尤其在中國的中下層領導干部中,許多人都腐化了。反映這種領導干部“裂變”的,有幾部重要的文學作品: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張平的《抉擇》(曾被改編為電影《生死抉擇》),該部作品已經相當鮮明的描寫了官場中腐敗官員腐敗的全過程,而且這種腐敗已經成了官場中的一種與正義勢力相當的勢力,李高成在反反復復的斗爭中才最終取得勝利,《新星》中的腐敗與之相比只算一種苗頭;到了本世紀不久,張平的另一部小說《國家干部》(曾被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播出)問世,在該部文學作品中,整個官場幾乎已經被描寫成了一個“黑社會”,主人公夏中民可以說是單槍匹馬的與官場的“黑勢力”較量,最后才險勝;與此時相隔不久,《駐京辦主任》、《侯衛東官場筆記》問世,在這兩部作品中,官場已經成為“聲色犬馬”的場所。當然,文學作品中的官場肯定與現實中的官場存在一定區別,但大的趨勢是差不多的,從這些年來查處的那么多官員的腐敗案件中完全可以看得出來,從人民群眾所遇所聞所感中也完全可以知道。我們現在所反對的,不僅僅是個別的腐敗的領導干部,而更多的是他們所創造的這種“官場風氣”,因為正是這股“官場風氣”把現在的中國官場給搞壞了,許多好的官員也被它給腐化了,而且它正拼命的把中國帶上一條不歸路!中國的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所以中國各級領導干部在改革的同時也要始終不忘“初心”,形勢越復雜、問題越嚴重、困難越加劇,就越得時要回歸“初心”,不斷用《新星》中李向南的改革品質砥礪自己,只有這樣,中國的改革才能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幾十年的

猜你喜歡
新星改革
文銘:科學新星的文學奇遇
銀河系每年新星爆發的數量已經被記錄在案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這樣就很好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