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集體管理中的為與不為

2016-12-21 18:53王賢超李慧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6年52期
關鍵詞:啄食有形公雞

王賢超+李慧

班集體管理是一件非常繁雜但是又極其重要的工作,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領導者”,肩負著引導學生“成人成才”的重任,班集體的每項事務背后都有班主任的影子,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有班主任的辛勤澆灌。但有時候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優秀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策劃”,才能讓每一顆種子都在適宜的環境中生根發芽。所以,班主任肩負著舉足輕重的神圣使命,要較出色地完成這一使命,在班集體管理中必須處理好“為”與“不為”的關系。

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先生在自己的教育中滲透“管是為了不管”。在班集體管理中,要講究一點“為”與“不為”的藝術?!盀椤笔菫榱私o學生創造一個環境,引導學生怎樣去“為”;“不為”是讓學生在管理者營造的大環境中“擇善而為”?!肮堋被颉盀椤笔鞘侄?,“不管”或“不為”才是目的,但“不管”或“不為”絕不意味著班主任對班集體的發展聽之任之。因此,要想真正做到“管”與“不管”,達到“為”與“不為”的最佳效果,就必須滲透班主任的心血與智慧。

一、“有”是為了“無”

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班集體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強大的正能量。積極構建文明的、有特色的班集體文化,滿足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讓學生能夠在這樣向上向善的環境中成長,是作為班主任應當去積極把握的。

陶行知先生演講時,走進教室,把一只公雞往講臺上一放,抓了一把米放在它面前,企圖讓它啄食。公雞驚惶,不肯啄食。陶行知先生便強按雞頭“請”它吃,公雞拼命后退。后來干脆往雞嘴里塞米,公雞拼命掙扎。之后,松開了雞,悄悄走開。公雞稍稍平靜后,徘徊一陣,慢慢靠近米粒,繼而悠然啄食起來。

班集體管理也是如此,班集體的文化建設應該在班集體中所有人的努力下自然形成,這里有班主任的策劃、任課教師的協同及學生的參與配合。如果“有形”是教育人,那么“無形”就是感化人。要努力形成優良的班風和學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整齊的桌椅可以引導學生端正自己,干凈的門窗地面會讓學生從內而外的凈化,醒目的警句會時刻提醒學生以自律,這些“有形”的東西,除了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每天也在提醒學生,感化學生,潤物細無聲,這種“有形”的教育時時刻刻都在發揮著它們的“能量”。其實,班主任工作也有兩種,一是教書,二是育人。教人以知識,識人識物,這是有形的教育;言傳身教,正身做人,這是無形的教育。后者較之前者更為重要,“親其師而信其道”,自古使然,同化教育對象,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二、“嚴寬相濟”

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是班集體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是,實踐證明,過分的嚴厲使學生攝于“高壓”而屈服,實際上是心服口不服,甚至于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抗。因此,很多時候,寬容能使學生內心受到感化,收到神奇的效果。

寬容并不等于縱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心慈手軟,疏于管理,致使學生紀律渙散,有恃無恐,無所顧忌,這是班主任軟弱無能的表現。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嚴寬相濟”,把握好其中的“度”。師生做到“同呼吸,共命運”,在“嚴”中讓學生學會自律、自強,在“寬”中讓學生體會到激勵、信任。

三、“不管”是為了“管”

第一,對班集體規章制度的執行人的工作,班主任不可越俎代庖,瞎指揮。第二,對班集體規章要明確對象是學生,而不是班主任自己。第三,對班集體常規的具體工作,不要橫加干涉,指手畫腳。

因此,班主任的“管”,最終是為了“不管”,而班主任的暫時“不管”是為了實現更好的“管”。只要班集體內的“潛規則”是積極的、向上的,班主任應留給學生用“潛規則”來評判事物正確與否的空間,畢竟,學生自我發現錯誤比別人指出錯誤所能給學生帶來的教育意義大得多。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應該對“為”或“不為”都能夠做到深思熟慮,切實讓學生能夠自由快樂地成長。

猜你喜歡
啄食有形公雞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未定義
不要打擾一只啄食的冬鳥
啄食的母雞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自私的公雞
說話的公雞
精致概念,化“無形”為“有形”
聰明的公雞
啄木鳥不患腦震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