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輻射專業《測量學》課程改革方法的探討

2016-12-21 20:18張海玲韓留生劉麗峰
亞太教育 2016年35期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案例式教學測量學

張海玲+韓留生+劉麗峰

摘 要: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傳統《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與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本文主要針對《測量學》課程的特點提出了幾點在教學中的改革意見,包括案例式教學、可視化教學、網絡平臺的建設、開放實驗室等舉措,充分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動手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測量學;案例式教學;可視化;開放實驗室

一、引言

《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程,其中涉及的專業包括測繪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城鄉規劃等專業,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實驗、實踐環節學時數多,動手能力要求高,不同專業對于測量學實驗與實踐的要求側重點不同,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傳統教學手段單一,一般采用注入式教學方法,不太適合實踐性很強的測量學課程,會出現課堂上貌似全部都明白,實際操作干瞪眼的情況;2.測量學的主要技能為測量項目的具體應用,因此在授課過程中針對每一章節加入實際工程項目的案例分析十分必要;3.測量儀器的操作與使用在今后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的實驗課程與實習中學生儀器的操作能力良莠不齊,往往小組成員有的儀器使用很熟練,而另外一些同學則渾水摸魚,無法對其進行具體考核,而造成畢業后儀器操作不熟練的現象,對其個人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原因主要還是對每個學生個體的實踐考核力度不夠造成的。因此,對于《測量學》教學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測量學》課程改革的幾個環節

1.案例式教學:2007年,我國建立了“注冊測繪師”制度,其中有一項考核內容為:測繪案例分析。由此可見對于測量工作而言,最終的目的還是在于具體工程中的應用。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測量學每一章節授課中加入案例分析十分必要,結合實際案例對測量工作進行全面分析與講授,提高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實際應用技能,提高學生對測量程序與技能的理解,布置相應的具體工程案例讓學生參與分析與實踐,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比如變形監測等具體工程項目,搜集整理工程實例,介紹工程方案、過程、技術設計說明書、精度要求等,讓學生有非常直觀的了解,從而熟悉和了解和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比單純的理論講解效果好的多。

2.可視化教學:由于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已經不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1],因此可以在課堂授課中加入儀器使用及構造的視頻,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本課程課堂授課中摻入視頻教學包括:水準儀的構造與使用視頻、等級水準測量視頻、經緯儀的構造與使用視頻、全站儀的構造與使用視頻等。視頻的制作主要是根據課程大綱與實驗大綱的要求,將儀器使用步驟、要求、目的、過程等制作成視頻,在課堂中演示講解,比純粹理論的講解效果要好的多。增強學生對測量儀器的認識與理解,為實驗課程做好準備、打好基礎。例如:數字化成圖實驗,既包括了外業觀測、數據傳輸,也包括了上機繪圖和圖幅輸出等過程,為了讓同學們對整個成圖過程有著更深入和直觀的了解,制作了數字化成圖視頻,用于課堂教學和實驗課程指導等,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2]。

3.考核方式改革:考試改革中加入儀器使用的考核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防止期末突擊考試情況的發生。針對測量的常用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隨機考核學生對儀器的使用情況,并計入期末總成績中,成績比例按照:10%考勤成績+10%實驗成績+20%儀器考核成績+60%期末考試成績=100分,來計算學生該門課程的總成績。充分調動了日常授課中同學們對于儀器操作、實驗實習項目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4.網絡平臺的建設。所有教學資源和資料都可以上傳網絡教學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在山東理工大學網站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將所有的教學資源包括:課件、教案、授課計劃、教學視頻、實驗大綱、實驗指導書、實習指導書、習題集等學習資料上傳網絡平臺,便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該門課程的學習與指導。

5.實驗實習基地的建設。結合輻射專業《測量學》課程建設,在山東理工大學校內建立了測量實習場地,共有47個導線點,并埋設了永久性的不銹鋼的測量標志。該場地還可以用于實驗課的教學(如水準測量的實驗課場地)。采用高精度GPS靜態測量測得各導線點平面坐標和高程,通過坐標反算得到各導線的水平角、水平距離和坐標方位角,并編寫了供學生使用的實習場地文件(實習場地位置和實習已知基準數據),實習場地位置、實習場地全部結果數據,用于檢查學生實習成果,效果非常明顯。除了校內的實驗實習場地,測繪工程系教師還集體在淄川區鵝莊土泉村建立了校外的實習場地,利用GPS靜態測量獲取了若干控制點的坐標資料,作為《測量學》課程校外的實習場地。該實習場地為山區、山村,地形起伏很大,房屋坐落無序,對于鍛煉學生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學與實踐效果。

6.開放實驗室管理。本校實驗室建設近年來儀器設備不斷增加,主要有全站儀、GPS接收機、電子水準儀、電子經緯儀等基本測量儀器設備,除了課堂實驗項目、實習時間之外,學校還提出了開放實驗室的項目,允許學生在業余時間經過申請去實驗室處取出設備進行操作,主要滿足了任課教師承擔的具體工程項目、學院學校各種競賽項目、畢業設計等使用儀器的需要,彌補了學生在課堂操作中時間短、操作不熟練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就業后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在就業單位的認可度。

三、結束語

測量學課程的學習不同專業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在學生未來的工作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對測量學教學進行改革,才能適應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要求,才能適應工程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測繪儀器及測繪技術的發展,相信在學校師生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探索尋找出一套適應本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理論,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岳建平.“工程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測繪通報,2011(12):91-93.

[2]潘美萍.測量學典型實驗案例視頻的制作方法初探[J].廣西大學學報,2009,4(31):7-8.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開放實驗室案例式教學測量學
測繪工程專業大地測量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
緊扣案例特點,開展有效教學
開放實驗室的思考與實踐
獸醫臨床診斷學案例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體會
開放實驗室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探索
《測繪學報》被引頻次最高的10篇論文(攝影測量學與遙感)
《測繪學報》被引頻次最高的10篇論文(大地測量學與導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