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改革研究

2016-12-21 11:38陳惠敏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28期
關鍵詞:實用性編程應用型

陳惠敏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應用擴展到了移動平臺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該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編程課程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該文對Android 應用開發課程的教學做出初步探索,在教學中圍繞一個實用性強、涵蓋性相對大的APP作為案例進行授課,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以及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Android;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8-0125-02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快捷方便地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和服務,移動設備已經成為了生活必需品,各種常見的或是重要的信息化系統、互聯網應用都被移植到移動設備上同步使用,如何進一步在移動設備上開發各種應用,已經成為很多企業關注的焦點。在移動設備市場上,Android操作系統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招聘類網站上,Android開發工程師職位的需求量也很大。很多高校相繼開設了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Android應用開發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值得我們探究的課題,這也是應用型本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本論文主要研究如何以實際項目為導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不但掌握知識,還會知識的綜合應用。

1 傳統教學模式分析

高校開設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的時間普遍不長,課程的講授一般借鑒傳統編程課程的授課方式,多以課堂講解和模擬練習為主,雖然也強調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授課過程中也使用很多案例,但每個案例都圍繞具體的知識點設計,存在缺乏實用性、缺乏聯系等問題。由于案例缺乏實用性,很容易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案例之間的孤立性則容易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每個知識點,也很難把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

2 教學內容和案例的選擇及組織

2.1 教學內容的選擇

傳統教學一般選擇一本教材,按教材知識點進行課堂設計,由具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案例,案例圍繞知識點而展開,為知識點而設計,對實際應用考慮不多,缺乏實用性。本次教學改革探索將打破這種模式,讓教材服務于教學,而不是照本宣科。通過對一些企業相關崗位的技能要求的分析分解來確定學生學習本課程后所需要具備的技能要求,將這些技能要求與Android體系中的知識目標對應起來,再根據知識目標制定授課內容和實訓案例。表1為技能要求與知識點對應表。

2.2實踐項目的選擇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案例都是以每次授課的知識點為中心進行設計和構建的,學生通過案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優點很明顯,但是也存在不足,按知識點設計的案例有可能實用性不夠,與其他知識點之間缺乏聯系,學生學會了知識點卻不知道用在何處,怎么使用。

在本次教學改革探索中,我們將嘗試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個綜合的案例,將其按知識點拆分,當然一個案例要覆蓋全部知識點是不可能的,在選擇這個主要案例的同時,也需要選擇一些小案例配合教學。主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必須是學生比較熟悉,不太復雜并且能涵蓋重要的Android知識點,具有一定實用性的Android APP,例如,我們可以選擇具有網絡同步功能的Android記事本案例。實現過程中各個界面的呈現都使用到了Android UI編程知識,記事展示列表使用了ListView和Adapter相關知識,記事的內容獲取、編輯、保存使用了SQLite數據庫編程知識,個人用戶登錄,網絡與本地數據同步使用到了Android網絡編程、多線程編程、線程通信以及Json數據解析相關知識。表2為項目功能與知識點對應表。

2.3教學實施與運行

選擇的案例會貫穿整門課程的學習,比單一知識點案例要復雜,學生實現起來工作量比較大,時間也會比較長,如果有不理解,無法實現的中間節點,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4-6人每組,相互之間可以討論答疑。在實現過程中教師也應加強過程管理,設立時間點和里程碑,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的案例不僅將重要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還將不同的課程串聯起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同時還能把不同課程關聯起來。

2.4 教學考核

Android課程的實踐性很強,以閉卷考試為主的傳統考核方式已較難適應本門課程的要求,為實現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交作品的方式。教師給出三個或更多小項目作為選題,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項目完成。由小組共同完成的項目和平時課程案例的實現來共同構成學生成績。成績=小組項目*50%+課程案例*50%,這樣的成績構成考慮了小組項目的完成情況,也充分考慮了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和成果。

3 結束語

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應用型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的關鍵,如何突破傳統的學術型培養模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眾多應用型高校積極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對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的特點進行了細致說明,對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符合本門課程的改革措施,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涉及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只有不斷改進教學觀念和方法,跟蹤學科發展,完善和充實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發展,培養出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仲寶才,袁睿. Android 應用開發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41-142.

[2] 扈樂華. 基于項目的Android 課程教學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36(10):97-98.

猜你喜歡
實用性編程應用型
醫學論文實用性的判斷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醫學論文實用性的判斷
醫學論文實用性的判斷
編程,是一種態度
編程小能手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紡織機上誕生的編程
醫學論文實用性的判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