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塘循環流水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其技術措施

2016-12-22 16:25唐燕高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21期
關鍵詞:應用措施池塘養殖

唐燕高

摘 要:該文闡述了池塘循環流水養殖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選址科學建造、系統精準配套、日常精細管理、養殖成效提升等主要應用措施。

關鍵詞: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 S9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1-0083-02

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技術(IPA)由美國大豆協會引進,該技術將傳統池塘“開放式養殖”提升為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生態式圈養”模式。2013年安徽張林漁業公司建成安徽首套池塘循環流水養殖設施,建設流水池精養區、外塘生態凈化區、氣提推水增氧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和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2014年開始實施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流水池主養品種有加州鱸、黃顙魚、斑點叉尾和青魚。外塘作為凈水區,主要放養鰱魚和鳙魚,并設置浮床種植水生蔬菜等。筆者作為農技指導員參與了該養殖模式的試驗示范,并且對此養殖系統和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本文現就生產過程中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應對措施。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流水池選址與建造不夠科學 建設選擇了東湖養殖池塘土質為腐植質土,土質松軟,塘埂基礎較差,工程施工難度大,底部在50cm碎石基礎上加10cm鋼筋鋼筋凝土,墻體為磚固磚混結構,增加了建設成本。流水池壁粗糙,抹平處理不到位,表面不光滑,造成魚體擦傷。底部增氧裝置管網安裝在池壁上,造成拉網操作不便。

1.2 推水設備動力過大,水質檢測設備單一 推水設備使用電機功率每臺為3kW,耗能高,流速快,魚頂水體能消耗大;物聯網水質在線監測管理系統采用一套檢測設備,數據準確性不夠,并只檢測DO、PH和水溫,忽視了氨氮和亞硝酸鹽兩項重要指標。

1.3 廢棄物收集處理效果不明顯 吸污時間主要在早晨和傍晚,另外廢棄物沉淀池只建了一個,廢水只有一級沉淀不充分就排到外塘循環使用。

1.4 魚應急死亡率較高 魚種未經拉網段練的魚種下池極易造成應急死亡,循環水池養殖的魚雖然有一定的抗應急能力,但多次起捕又不作任何處理往往同樣造成大量死亡,特別是養殖池留存魚。

1.5 外塘凈化系統不夠完善 外塘多數只放一些鰱魚和鳙魚,以調節水質,而忽視了外塘生態凈水系統的建立和效益提升。

2 主要應對措施

2.1 選址科學建造

2.1.1 選址要求 “水、電、路”三通,水源方便、無污染,交通便捷,選擇塘口底質硬,土質以粘土為宜,降低建設成本。

2.1.2 養殖池建造規范 選擇2口1.33hm2相臨池塘,利用中間池埂的一端建造3~5條流水槽,規格為長22m×寬5m×深2m,養殖水槽進水一端安裝氣提推水增氧設備,水槽出水口—端建寬2~3m的公共集污區,集污槽上方安裝自動吸污系統,并建集污沉淀池等。

2.1.3 流水池壁要光滑 除墻體表面抹平,在其表面涂上一層環保油漆更佳,可避免魚體擦傷。微孔增氧管網安裝要鑲嵌在池底和池壁,以便拉網操作。

2.2 系統精準配套

2.2.1 推水增氧系統設備動力匹配 電機功率由每臺3kW改用2.2kW,既降低用電量,又降低流速,減少魚的體能消耗。

2.2.2 物聯網全程監控 物聯網適時監控,水質在線檢測系統建二套設備為宜,數據要有準確性和可比性;檢測溶氧、酸堿度和水溫,同時要增加氨氮和亞硝酸鹽重要指標的檢測;水上水下均可裝攝像系統,以便觀察和掌握魚的生長和活動情況。

2.2.3 外塘生態凈化系統功能優化完善 不僅要放一些鰱魚和鳙魚,還可以投放黃顙魚、鯽魚及青蝦,并種植茭白、空心菜等水生植物(含生物浮床),種植面積占外塘面積的15%~20%,以凈化并調節水質,提升外塘凈水系統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2.4 自動投餌系統精準投飼 投餌系統自動可控,減少了人員操作;“四定”投飼,均勻投餌,全程使用膨化飼料,減少浪費,降低了餌料系數。

2.3 日常精細管理

2.3.1 苗種就近選擇 苗種下池成活率是養殖成敗的關鍵,投放以自育魚種或流水池培育的魚種為佳,盡量減少運輸和魚種下池的應急反應,可以大大提高苗種成活率。

2.3.2 投餌量適時調控 應根據存池魚體總量,天氣變化,魚的攝食及活動情況具體而定。隨魚體總量增加要逐漸增加投餌次數和投餌量,天氣突變和魚的活動異常時要相應減少或停止投餌。

2.3.3 廢棄物收集適時調整 苗種飼養階段每天吸污2~3次,隨魚類生長,投餌增加,水溫升高,要適時增加到4~6次。廢棄物沉淀池建2~3個為宜,廢水通過多級沉淀之后,再排到外塘循環使用。

2.3.4 成魚應急要妥善處理 因為魚池養殖產量高,有的不能一次性出池,尤其是高溫季節;建議在拉網前3d減少投餌量,前1d停食,減少糞便運輸污染;拉網前每1d每1m3水體潑灑0.3g維生素C+3g葡萄糖,必須停止推水開啟底部增氧,連潑2~3d,減少應急死亡。

2.4 養殖成效提升

2.4.1 名優養殖效益高 苗種選擇名優水產品,以鱸魚、黃顙魚、鲌魚等為主養品種,單產每1m3可達100kg,根據市場需求適時上市,養殖經濟效益更高。

2.4.2 水產品質量優 由于養殖水環境的改善,魚類發病率降低,常規用藥又在養殖糟內進行,用藥量大大減少,并嚴格遵守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了水產品質量安全。

2.4.3 養殖水域環境優 營造一個完善的池塘生態凈化循環系統,做到養殖用水做到“零排放”,廢棄物循環綜合利用,對環境無壓力,生態效益好。

參考文獻

[1]周恩華.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技術[J].中國水產,2013,11.

[2]張林兵,徐跑,徐剛春,等.池塘循環水糟生態養殖多品種試驗[J].科學養魚,2016,9.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應用措施池塘養殖
青山綠水 健康養殖
紅螯螯蝦的養殖技術
黃顙魚養殖,不變不通
熱鬧的池塘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分層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