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低段數學作業

2016-12-23 18:03楊華沖林松杰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年22期
關鍵詞:低段有效性效率

楊華沖 林松杰

【摘要】現在學生的大多數作業都是圍繞應試而設計的,與孩子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距離,這讓剛踏入小學門檻的低段孩子認為數學是一門抽象無趣的學科,在這種情況下,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顯得勢在必行,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增強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低段;數學;作業;有效性;效率

一直以來,困擾學生和教師的頭號問題是:作業的形式單一,內容機械、單調、封閉、拘泥于教材.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課堂的教學觀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對于數學作業的設計和探究卻依然關注不夠.

這樣學生局限性大,視野不夠開闊,思維不夠靈活,學習興趣和自主性難以充分調動,缺乏信心,應用能力不強等.大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個性,以致學生產生了怕做作業、討厭作業的消極情緒.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枯燥,更無興趣可言.

如果,把作業當作是每天送給孩子們的一個禮物,相信很多作業將不會是靈機一動,信手拈來的.而布置作業的這一環節將會成為一項充滿創造性、藝術性的行為.這樣的作業一定不再會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成長的一種需要.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富于思考、探究的開放性作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一、作業富有現實意義性

數學是一門來自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學科,如果數學作業可以與現實生活聯系,學生不僅能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改變他們對數學的認識——數學是一門抽象難懂,又沒用的學科.如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的作業設計:周末陪父母去超市購物,要求:(1)記錄所買商品的名稱與價格,并算出應付多少錢?(2)可以怎樣付錢(想出幾種不同的付錢方式)?這樣的設計,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興趣愛好,來購買所需商品,算出不同的費用,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付錢方式.購物活動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算錢、付錢、找錢”的意義,同時真切感受到“數學是人們生活、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

二、作業富有開放性

在設計作業時,要與現實性和挑戰性相結合,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目的的開放性練習,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創新者.如一年級學完基本平面圖形后,布置作業:利用七巧板在班級里舉行拼圖比賽,看看哪個小朋友拼得最快,哪一組拼出來的圖形種類最多,回家后把你會拼的拼給爸爸媽媽看.又如一年級下冊學完找規律后,可以讓學生為教室的黑板報設計一個有規律的花邊圖形,從而使學生對規律有一個掌握和應用的過程,讓抽象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作業富有實踐性

數學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富有一定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如一年級在學完條形統計圖后,布置作業調查本班學生所在的每個家庭一星期扔掉的塑料袋個數,根據調查統計出結果并設計繪成一張條形統計圖.想一想,以后你會怎么做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又如二年級學完排列組合后,可以為自己搭配早餐,怎樣吃更健康;還可以打開自己的衣櫥,看看你能給自己搭配幾套衣服.

四、作業富有多樣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表明數學課堂教學要注重形式多樣性,數學練習的布置也要注重形式多樣性.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我在設計課堂內外的練習時,就努力做到形式的多樣性.

(一)基本計算和解決問題相結合

數學學習中,計算是基礎,解決問題是能力的提升.因此,不管學習什么,我都讓學生練習幾道計算題,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二年級學完表內乘法后教材就安排了一節解決問題的課時,在布置這一課時的作業時,我會先給學生安排一組計算的題目,有表內乘法的,也有乘加乘減的,然后再安排相應的應用題.這樣安排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計算,一舉兩得.

(二)書面作業和口頭作業相結合

如一年級學習“6~10各數的認識”可布置作業:用你最喜歡的數說一句話.該作業通過對數的表述,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進一步建立數的概念,同時讓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觀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如學完“分類”可布置作業: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間,整理完邀請父母參觀,并跟爸爸媽媽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這樣既可以理順自己的思路,又可以弄清楚自己錯在哪里,是分析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三)主題實踐活動與作業相結合

如學習找規律之前,我設計了一次實踐作業,請孩子去發現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規律,并用圖片記錄,用一至兩句話描述這個規律.從孩子們調查發現的情況來看,孩子們對于循環形成的規律,確實不夠了解,他們都感知到這是有規律的,但不知道是怎么樣形成的這個規律,在上課時,課堂就形成了針對這種有趣規律的探索學習,孩子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也明顯高漲.

學前的調查實踐作業,可以讓老師提前掌握學生的知識情況,預設孩子的學習重難點,從孩子感興趣的角度入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綜述

作業量要適中,避免煩瑣、機械、重復的做練習題,要這樣的題會使學生感到厭惡,形成了要數量不要質量的心態,要高質量完成作業,使學生舉一反三.

小學低段數學作業的內容可以來自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完成作業的途徑、手段、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這樣的數學作業必定是受孩子們喜歡的,愿意去做的,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猜你喜歡
低段有效性效率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的優化策略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巧用繪本——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新路徑
邁好從低段到中段的“坎”
預學——在中低段語文課堂綻放別樣美麗
跟蹤導練(一)2
“錢”、“事”脫節效率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