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評價的策略

2016-12-23 18:08王芬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年22期
關鍵詞:評價數學過程

王芬

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有明確指示,對于數學學習的評價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最終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過程中提現出的態度和情感,這樣的評價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堅定學習的信心.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能力進行培養,還能在教學過程中注入自身的能力、知識、態度等方面的能力,使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學生創新和自學的能力得到了培養,真正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探索多元化的評價主體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往往只有教師一人,評價也多是教師個人的觀點.然而每個班級的學生眾多,教師無法做到對每一個人都了解清楚,所以在最后的評價趨于片面.所以我們需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從教師、學生和家長等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和知識的掌握度都有著較全面的認知,因此教師的評價在教學評價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環節.在現行的教學理念當中,教師在面對學生表現的時候,應進行積極正面地引導,不可進行體罰和辱罵.對學生表現的好壞應給予及時表揚和指正鼓勵,讓其體會到來自教師的關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們通過朝夕相處的校園生活,對彼此的了解往往比教師更加細致深刻,因此在教學評價體系中引入同學作為評價主體,讓學生參與到對同學的評價過程,可從不同的視角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這種引導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有則加勉,無則改之”,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同樣也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而學生在家庭之中的表現,教師往往無法得知,所以在教學評價中引進家長作為評價主體,從家長那里知曉學生的生活表現,可使得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為以后學習計劃的制訂奠定基礎.

二、重視多元化的評價內容

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是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因此,教學評價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對教學質量會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針對性較強的評價內容才是最直觀有效的.教師只有明確這一點,對小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等不同方面的不同特點設立多元化的評價內容,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協作和反思.

重視對學習態度的評價.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而且小學階段是正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成績只是短期的,而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對今后的學習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須建立日常的考核機制,對學生在教學課堂中表現和態度進行記錄,將其作為日后教學評價的內容之一.

重視學生能力全面發展情況的評價.教師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全面發展,發展的過程須結合知識體系,且計劃性地由淺入深地全面培養.例如某些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非常強,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也非常靈活,但是不夠專注,這就需要教師在評價內容中進行標注,為日后的改進計劃提供幫助.

重視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獨立和合作能力的評價.在當下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不再是簡單機械地灌輸知識,而是更多地對學生進行激勵,鼓勵其自主思考,教師也逐漸扮演著課堂中的顧問、溝通者的角色.所以,教師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的自主獨立和協作的能力進行評價.

三、追求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一)引導學生團結合作的評價方式

現在大部分獨生子女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團隊意識較弱,性格脆弱且任性.所以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機會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并且通過評價去引導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共同進步.例如,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的“量一量”時,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分組合作,鼓勵學生利用身體的部位當作“尺”去測量教室中任意物體的長度.在交流中,教師可這樣評價:“友愛組”的同學運用的是“庹”量的方法,他們手拉手,建起了“友愛”的家園,最終測量出了教室的寬度;“綠葉組”運用的是“拃”的方法去測量黑板的寬度,他們任務分配明確,測量、記錄、演算和驗算都由不同的學生完成;“蘋果組”的同學運用的是“步長”的方法去測量教室的長度,他們一步一步地走過了整個教室的“長征”,所有的學生都表現出來團結友愛的一面!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讓小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而且還能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二)優化學生學習方法的評價方式

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和優化是互相制約的矛盾體,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法的多樣化進行優化和評價.但是,在學生闡述其多樣化的方式時,教師可不必過早地給予明確的評價,可將最終評價延后,讓學生闡述完所有的想法之后再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使得學生的想法得到了釋放,從而產生更加良好的發散思維.例如,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雞兔同籠”過程中,學生在闡述“猜測法”“嘗試法”“假設法”“畫圖法”,甚至“抬腿法”時,教師都可不做任何評價,待所有解題方法都已闡述完畢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各個方法所存在的優缺點和局限性,通過共同探討,最終可得出“假設法”為最合適的解題手段.這樣的評價方式,可有效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加懂得數學的本質.

(三)使用“數學日記”的評價方式

利用數學日記的評價方式可將以往的靜態評價轉換成動靜有效結合的評價.傳統的評價方式,無非就是讓學生做出類似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性測驗的答案,而對于獲得答案的過程卻沒有要求,但這對于學生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環節.在數學日記中,教師可將對學生學習成果和過程變化的評價記錄下來,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解題的結論和過程都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猜你喜歡
評價數學過程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圓滿的過程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