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道、勢、術

2016-12-23 18:34李全慶
人民論壇 2016年28期
關鍵詞:國家形象軟實力影響力

李全慶

【摘要】國家形象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中國國家形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道、勢、術三方面著力,塑造良好的中國國家形象。

【關鍵詞】國家形象 軟實力 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

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實力強調政治效果是通過吸引力或正面的形象來實現,而非由軍事力量、制裁或其它所謂“硬性”機制來實現?,F如今軟實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 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關乎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國家形象建設因此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構建良好的中國國家形象,需要從道、勢、術三方面著力。

秉承國家形象建設之“道”

所謂“道”,是指事物的本原、實質與發展規律。在構成國家形象的物質、意識和行為三個層面的要素中,經濟發展、國民信仰、政府行為起著本與源的關鍵性作用。

一要堅持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加快富民強國步伐。歷史學家章百家先生講:“中國影響世界的最好方式,是改革和發展自身?!痹趪鴥?,我國人均生產總值還較低,國民的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從內部制約著國家形象的改善。在國際上,經濟發展是獲得國際認可的入場券,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國家形象隨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但在綜合國力方面,我國與美國的差距較大,在各方面都受到美國制約。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將民富與國強同步推進,是我國國家形象持續改善的基礎條件。

二要堅守正確的價值信仰。國民價值信仰是國家形象最重要的意識層面要素,具有強大的社會凝聚力、精神牽引力、道德教化力、行為規范力與秩序穩定力。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引領的中華民族主流價值信仰,是當代中華民族的靈魂與精神寄托,是解決中國社會問題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動力。國民喪失了信仰,就會喪失前進的方向,喪失內在的精神動力,甚至會喪失做人的底線,使國家真正變成西方人眼中的“妖魔”形象。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比w國民只有堅守正確的價值信仰,才可能建立起令世人仰慕的國家形象。

三要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是國家形象的主要代表,永遠都是公眾評價國家形象的重要觀察點與主題。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形象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被放大為國家形象來認同。當前,我國政府在國內的認同度不斷加強,在國際上形象不斷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一是公平正義問題。公平正義是衡量國家形象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6年《社會藍皮書》中有關調查顯示:有近30%的受訪者表示,當前我國的社會不公平現象較為嚴重。二是腐敗問題。十八大以來,在高壓反腐的態勢下,大批腐敗分子被清除,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敢腐”的問題,但“不能腐”與“不想腐”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三是政府的公信力問題。當前假、大、空已成為個別官員的行事風格,使政府部門遭遇公信力危機。政府如何在世界的聚光燈下樹立良好形象,是國家形象建設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營造國家形象建構之“勢”

所謂“勢”,是綜合運用各種可用條件,使最小的力產生最大影響的能力。在國際事務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各種關系,營造有利于國家形象建設的良好態勢。

一要以“太極方式”化解與美國沖突。當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日益衰退,在對中國快速發展充滿恐懼的心理支配下,必然會運用各種手段對我國進行抑制,其“亞太再平衡”戰略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中美之間的競爭不是零和博弈,美國當前不會對我展開兩敗俱傷的攻勢。對于其挑釁活動,要善于運用太極方式卸掉其對我國直接作用力,與美國有沖突也有合作將是常態。不與美國直接對抗,一方面可以避免美國孤注一擲;另一方面可以消除部分國家需要“選邊站隊”而與中國關系惡化之憂,為我國國家形象建設營造和平環境。

二要慎重經略周邊,樹立善鄰、強鄰形象。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是衡量一個國家形象的重要指標。我國周邊有14個陸地鄰國,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周邊情況最復雜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崛起,一方面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合作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國家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失衡與恐懼。另外,美國出于維護自身霸權的需要,故意挑撥離間,拉攏一些國家與中國作對。在此局勢下,我國要利用地緣優勢,以經濟為先鋒,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的政治、軍事合作,努力成為周邊和平、繁榮與穩定的核心力量。在處理周邊事務時,注重以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而對于故意挑釁的國家在予以適當懲戒之中留下談判余地,在周邊樹立“與鄰為善、共同發展、不懼威脅”的善鄰、強鄰形象。

三要積極在西方陣營內發展認同我國國家形象的“統一戰線”。所謂“統一戰線”,是指不同的社會力量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聯盟。在西方國家內部,對我國家形象構成影響的集團主要有精英集團、媒體集團以及民眾。在精英集團中,還存在不同的利益群體,這些利益群體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從長遠來看,會有與我國合作的利益交匯點,成功的合作是形成良好印象的開端。充分利用西方大國內部利益群體與我國的合作意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其政客或媒體歪曲的我國國家形象。

駕馭國家形象塑造之“術”

“術”是指科學運用各種手段解決問題的方法。國家形象建設中的現實問題最終需要通過具體的“術”來解決。

一要變宣傳手段為傳播方法。國家形象建設離不開海量的信息傳送。當前,我國學術界與政府分別運用“傳播”與“宣傳”兩種思維應對國家形象建設的信息傳送問題。傳播側重于信息的流動,是一個中性詞;而宣傳一詞在西方被理解為“引導理解、操控認知與直接行為,以達成促進宣傳者欲求結果之計劃性與系統性意圖的目的”。不僅在國外,在國內宣傳的效果亦每況愈下,政治類宣傳的受眾不斷減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在教育與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受眾的認知水平與信息渠道已今非昔比,狂風暴雨式的政治宣傳效果已大打折扣;而通過多樣的傳播手段,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趣味愛好、思考和行為方式,才能更好地達到影響人們觀點和態度的目的。

二要發揮媒體在國家形象建設過程中的推動作用?,F代新聞的先驅美國人約瑟夫·普利策曾經把國家比作在海上航行的一條船,他認為新聞記者就是在船頭守望整條船的人,他要觀察浩瀚無垠的海面上的一切,包括淺灘暗礁和不測風云,然后及時發出警告。未被關進制度籠子的權力與資本的地下結合,是當前影響我國政府形象最主要的問題。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曾指出,中國當下需要一場社會進步運動,其目標是制約權力、駕馭資本、制止社會潰敗。通過媒體參與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而有效抑制權力的“任性”,是當前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徑。

三要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交流。世界上沒有媒體是天生以丑化中國而存在的,除利益沖突外,對中國不了解是西方對中國“妖魔化”的重要原因。西方媒體對中國問題的炒作,很多緣于“跟風”或文化休克。改善世界對中國的認知,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梢酝ㄟ^適度放寬對外媒的限制,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外媒的進入,通過外媒多樣化的報道,改善國外公眾對我國家形象的認知。另外,還可以通過加強政界、商界的交流合作,以及促進各種民間交流,以交流促了解,以了解樹形象。

(作者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警衛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基金項目“世界著名電視媒體的中國形象——以半島電視臺英文頻道為例”(項目編號:SY1320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美]活納·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鎮之等譯:《傳播理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

②龍小農:《從形象到認同:社會傳播與國家認同建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年。

③章百家:《改變自己,影響世界》,《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責編/高驪 溫祖?。ㄒ娏暎?美編/ 于珊 王夢雅(見習)

猜你喜歡
國家形象軟實力影響力
My Hobby
試論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報道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新形勢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全面從嚴治黨為中國國家形象“加分”
新媒體時代我國對外傳播“搭車思維”的應用
你憑什么影響別人
2015中國最具影響力10位商界領袖
3.15消協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