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助力貧困縣摘帽

2016-12-23 18:49康冠華
人民論壇 2016年28期
關鍵詞:黨建+駐村貧困村

康冠華

西豐是位于遼寧省北部山區的省級貧困縣。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遼寧省西豐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力量,集中全力展開一場脫貧攻堅戰,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建+組織隊伍建設”,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西豐縣向每一個貧困村都下派一支駐村工作隊,加上省、市扶貧工作隊的進入,全縣174個行政村實現了駐村幫扶全覆蓋;縣委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實施了“人本工程”,切實抓好村黨組織書記、村級后備干部、農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農村優秀青年五支隊伍建設;加速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實現全縣行政村組織活動場所的全覆蓋;通過派駐聯絡員和黨建指導員的方式,切實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推動了全縣20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組織黨員成立“黨員服務隊”,通過集中幫扶與結對幫扶相結合、定點幫扶與走訪關愛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幫扶活動。

“黨建+政策機制健全”,創新脫貧攻堅戰的保障機制。西豐縣經過層層落實、精準識別,對全縣4.19萬貧困人口進行建檔立卡,嚴格確定貧困戶標準,并深入鄉村逐一考察核準落實。按照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要求,使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等措施實現脫貧,其余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力的貧困人口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對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定期進行全面核查,建立精準扶貧臺賬,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建立扶貧資金違規使用追責制度。

“黨建+特色產業發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由之路。西豐縣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抓好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的村級組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發展鄉村經濟,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以及“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強化定點扶貧,爭取省、市有關單位及社會力量的支持,使定點幫扶工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全面落實駐村工作;在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發揮扶貧資金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貧困勞動力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

“黨建+科技項目引領”,樹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全新理念。西豐縣根據各鄉鎮的特色資源、主導產業及貧困群眾的意愿等,精準安排脫貧項目,做到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督跟著資金走,確保每一個項目落實到貧困戶;組織省、市科技專家走進田間地頭,把科技知識送給村民;把智力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豐富了村民在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用機械和農藥化肥使用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科技知識進村入戶,培養農戶的科學意識,改變了傳統耕種模式;通過招商引進大型企業入駐,增強了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黨建+民生工程”,發揮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積極性。西豐縣注重加強保障措施,著力向民生工程傾斜。對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殘疾人、喪失勞動力、孤寡老人、低保戶等重點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水平,完善幫扶機制。通過醫療救助一批,民政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完善和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通過教育脫貧一批,由教育局和扶貧辦聯合建立貧困學生臺帳,重點做好職業教育培訓;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由民政局和扶貧辦協調完善農村低保體系,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人口全部實行低保兜底。

“黨建+鄉風民意工程”,凝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精神動能。凝聚全縣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是西豐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大特色。深入推進村級文化中心的建設,推行“孝道文化在身邊”活動,開展文明村鎮和文明家庭的創建。支持貧困村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紅色、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鼓勵文化單位、文藝工作者和其他社會力量為貧困地區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在貧困村獎勵一批具有積極性和帶動性的村民,形成“早摘帽有好處”的正確導向,堅決杜絕“戴著貧困帽,過著炫富日子”的現象。

(作者為中共遼寧西豐縣委書記)

責編/張寒 美編/王夢雅(見習)

猜你喜歡
黨建+駐村貧困村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的“六字經”
呂梁臨縣光伏扶貧實現“三個全覆蓋”
駐村第一書記
寬帶網絡將覆蓋90%以上貧困村
脫貧攻堅拉響新警報
中辦國辦發文要求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
克山縣做好“三加強三提升”,助力駐村工作隊打贏脫貧攻堅戰
實施“黨建+” 釋放黨建新活力
“黨建+”模式建設新農村
美麗鄉村建設的“黨建+”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