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農業生產更“聰明”

2016-12-23 11:44魏勁松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6年43期
關鍵詞:聰明加工業襄陽

魏勁松

人在國外,可開啟田間的噴灌設施;坐在家中,能獲知土壤的溫濕度;自動調控的光溫水氣,令大棚作物茂盛生長。日前,記者走進湖北省襄陽市襄州現代農業示范區“智能農業”示范服務中心,兩米多高的大屏幕上,稻田、蔬菜大棚、養殖場等地的實況情景滾動播放,風力、氣溫、土壤濕度等數據一目了然,技術人員可用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操作田間設備。

讓農業生產更“聰明”是襄陽市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襄陽市市長秦軍表示,“以穩固百億斤糧食產能為根基,以‘中國有機谷建設為抓手,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擎,襄陽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圖景正逐步實現”。

綠色有機繪底色

糧食生產是襄陽的優勢,也是襄陽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市的根基。襄陽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現代農業的重中之重。2012年,襄陽糧食產量達到100.28億斤,占當年湖北糧食產量的五分之一,此后連續多年總產保持在百億斤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鄂北大糧倉”。

“綠色是襄陽現代農業的底色?!毕尻柺修r委主任李光河表示,襄陽正致力于建設國家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示范區、國家山區農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漢江生態農業開發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創新推廣示范區,打響生態農業的有機品牌,建成全國聞名的“中國有機谷”。

李光河介紹說,“中國有機谷”規劃建設面積1萬平方公里,將探索有機種植、有機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休閑度假、生態觀光、科普教育等多產業業態互相融合、循環發展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力爭成為襄陽現代農業發展新亮點。

目前,“中國有機谷”規劃已通過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等專家評審,上升為湖北省級戰略。重點產業基地和支持展示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核心區已獲“三品一標”認證證書62張,其中有機認證、有機轉換認證證書22張,認證基地面積達6.2萬畝。

加工支撐規?;?/p>

襄陽農業的優勢在產量,潛力在加工。近年來,襄陽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三年倍增計劃”,農產品加工業呈跨越發展之勢。2015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2044.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33.4%,居全市各大支柱產業之首。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90家,過10億元的達28家,其中襄大農牧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26個農產品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襄陽在每個縣(市)區集中建設一個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使園區成為各類要素集聚集約集群發展的主要平臺。目前,全市已擁有2個國家級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園區、3個省級示范園區和6個市級特色園區,園區聚集效應逐步彰顯。同時,培育奧星、襄大、梅園等農業龍頭企業,強化農產品加工業支撐。

襄陽還不斷加強區域性農產品現代物流貿易基地建設,投資百億元建設四季青、竹葉山、新發地、新合作4大農產品物流貿易中心,初步形成以市區中心市場為龍頭、以縣市區專業批發市場為支柱、以各類農產品流通主體為主力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三產融合業態新

襄陽把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手段,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動力、要效益。

襄陽積極培育“農戶種養、就地加工、休閑旅游、循環生態”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宜城市錢灣村依托宏全萬頭養豬場,帶動農戶建設有機蔬菜生產基地1000畝,同時配套建設飼料加工廠、生物肥料廠、農產品配送中心和有機果蔬采摘體驗園,在一個村里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新增就業人員800人,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

襄陽市按照“引進一個企業、發展一個產業、建設一個新社區、轉移一批農民”的思路,引進外部企業,打造玫瑰種植、加工、文化旅游綜合體,建成年產20萬噸玫瑰飲料、10萬噸玫瑰花中水和3000噸玫瑰口服液的生產線,“玫瑰?!本皡^年接待游客300余萬人。依托玫瑰產業園,企業投資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玫瑰社區容納2400農戶、9500人居住。類似的產業綜合體在全市已發展到20多個。

三產融合拓展了農業新功能,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也蓬勃興起。谷城縣依托山水自然稟賦,大力拓展農業的文化傳承、休閑旅游、生態涵養等功能,以“稻浪飄香、茶園綠波、萬畝油茶、水庫魚樂、濕地美景、梯田風光”為載體的創意田園年接待游客13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36億元,帶動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

猜你喜歡
聰明加工業襄陽
1—10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下降3.7%
襄陽市第七中學
襄陽銷售打響春耕攻堅戰
農產品加工業經濟運行發展現狀
與Arburg(阿博格)攜手共進塑料加工業的數字化未來
郭靖夫婦為什么沒能守住襄陽
如何做一個“聰明”的病人
對長治市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思考
堅持改革創新 強化履職盡責——襄陽市公安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