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土家族擺手舞進入渝東南大中小學校體育課堂的意義

2016-12-23 10:17顏希黃亮吳俊文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顏希+黃亮+吳俊文

【摘要】土家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大型舞蹈,也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在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要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渝東南進行推廣和普及對土家地區的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有著劃時代意義。本文通過對土家擺手舞的歷史與發展進行闡述,對土家擺手舞進入大中小學校課堂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與探討,以使更多人了解土家族特色文化。

【關鍵詞】土家族擺手舞;渝東南;學校體育課堂

2013年9月,中共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的意見》,決定將重慶市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等五大功能區域。渝東南轄黔江區、武隆縣、是豬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圖叫做自治縣六區縣,是出去唯一集中連片、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逐漸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熱點地區。

一、土家族擺手舞的歷史及其發展情況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大型舞蹈。按其活動規模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兩種;按其舞蹈形式分為“單擺"、“雙擺”、“回旋擺”等;按其舉行的時間分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而擺手舞作為土家族的代表性舞蹈在土家族廣為流傳。但是隨著少數名族越來越漢化,擺手舞發展至今存在局限,只是在某些土家族地區少數人中盛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通過調查分析,使土家族擺手舞能廣泛的在學校體育中播種并得到更好的推廣,是土家族特色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從而使其在大眾健身中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推廣。

長期以來,民族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體育藝術文化得不到有效保護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祖輩留下的東西往往被當成“下里巴”文化而被排斥在中小學課堂外。在90年代中期,在一些土家族地區,擺手舞在學校體育推廣良好,在一些中小學擺手舞作為慶祝一些節日而廣為推廣,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因為文化的影響及擺手舞群眾基礎薄弱,擺手舞已經被慢慢排擠了。

二、渝東南地區大中小學生認識并掌握具有當地特色文化的必要性

自中國加入WTO之后,中國文化和國際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廣泛的交流,這些文化交流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中西方文化的壁壘,多元文化涌入校園。尤其是多元文化良莠不齊,帶來的多元價值觀和社會思潮使學生們思想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活躍和富有創造性,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尤其是西方強勢文化的進入,對中國大中小學校主流文化形成了巨大沖擊,各種文化思潮涌動,造成學生文化視角多維化,文化選擇多樣化,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趨向多元化。在價值觀方面,一些學生思想信念多元化,滋生了“享樂主義”、“崇洋媚外”、“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利思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淡薄,過分強調自我和個人價值;在心理方面,“垃圾文化”色情、暴力等大量傳入校園,品味低級,消磨學生寶貴時間的同時嚴重影響了學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在這種大環境下,將具有當地特色文化的相關內容,帶進大中小學校中,使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當地特色文化,不僅表達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崇敬,更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對學生、學校、文化都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將土家族擺手舞引進學校體育課堂的意義

1、豐富體育課堂,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需要

普通大中小學體育課堂主要以田徑項目、球類項目、形體類項目為主,具有當地特色的舞蹈類項目較少,而渝東南地區主要以土家族和苗族自治區縣為主,且各大中小學校中,少數民族學生較多。將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融入學生學習和課課堂中,使各層次學生擁有更多機會了解民族文化極其重要。而土家族擺手舞,內容十分豐富,有表現古代戰爭的“馬前舞”,再現狩獵生活的“打獵舞”,還有源于農業生產的“農事舞”,以及生活中的打蚊子,梳頭發等等動作,形象生動,妙趣橫生?;钣糜隗w育課堂中,不僅使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完成了體育運動鍛煉,更能使其了解到不同于其他體育項目的體育美學。

2、發展民族文化特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土家擺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擺手活動是其最嚴肅莊重的民俗文化活動,其推廣普及對土家地區的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有著劃時代意義。當前,中國節日和節日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為時下社會關注的熱點。發掘打造民族品牌的土家族“擺手舞文化節”,是土家族人民和地方黨委、政府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突破點。同時組織各大中小學校投入進文化節,也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文化生活。

3、將擺手舞帶進學校能幫助土家文化傳承

土家擺手舞是沿河土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擺手舞以祈求吉祥幸福為主題,表現開天辟地、人類繁衍、民族遷徙、狩獵捕魚、桑蠶紡織、刀耕火種、古代戰爭、神話傳說及飲食起居日常生活等廣泛而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以史詩般的結構和熾熱的色彩,向人們展示出一幅幅氣勢磅礴的土家歷史畫卷和風情濃郁的土家生活畫卷。

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確實被人類歷史冷藏和積淀著豐厚的原始文化信息。并且,這些原始文化的遺存,更多地保留在土家民族的歌舞藝術之中。千百年來,也正是通過這些歌舞藝術不斷地傳遞著土家族民族的原始文化基因,潛化和孕育著這個民族的心理機制,培養著這個民族的氣質與性格,使這個民族在其發展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鮮明而光亮的足跡。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資助,立項編號:153362

【參考文獻】

[1] 周 ?萍. 試論中國傳統文化進大學校園的必要性[J]. 山東英才學院學報, 2011,7,1.

[2] 陳亞芳. 土家族擺手舞的原生形態及其在現代的生存方式研究[J]. 文藝生活, 2012(2):182-182.

[3] 秦 ?晉. 土家族民族瑰寶——“擺手舞”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 20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