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016-12-23 11:05葉建明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插圖小學語文

葉建明

【摘要】語文插圖根據課文內容的設置在課文的開頭,課文中心內容的理解以及課文結尾處設置插圖,它能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有效利用插圖,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

一、插圖的含義

插圖是指穿插在語文課文中為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背景知識或對課文中心內容和重難點加以形象解釋的輔助圖像。語文插圖從位置上的表現來看分為文本內容前的插圖、圖文同步插圖和文本內容后面的插圖,例如,在《菜園里》的教材安排采用的是文本內容前的插圖,通過一幅關于菜園的圖像,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學習了解菜園中的場景,然后再學習菜園子;在小學一年級學習拼音時,采用的就是圖文同步的插圖形式,在學習“an”時結合天安門的圖形,學習“en”時結合按門鈴的圖像,學習“yuan”結合圓形的圖像等;在《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材設計時,在課文結束時展現出一幅維也納音樂匯演的圖片,學生在課文的學習時對音樂之都維也納根據自己的理解建立了自己心中的維也納,而此圖將學生的表象通過實物表現出來,這就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語文插圖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上三種形式,但在實踐中,存在著上述三種設計的交叉使用。

二、從插圖與課文的關聯,看插圖的作用

對學生未見過或不熟悉事物的描述。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依賴于具體的事物。但在語文教學中,有些人物生活的反應,有些時代的故事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實踐較遠,學生在理解上存在著思維障礙,而語文插圖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例如,在《大禹治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中很多人沒見過黃河,對大禹治水很難形成表象,進而影響對文章的理解。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課文插圖中洶涌的黃河水向大家介紹洪水的危害,治理洪水的必要性,并結合大禹和群眾們運大石頭的辛苦,來渲染大禹的堅強和偉大。再例如,在《埃及的金字塔》的學習中,金字塔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語文插圖中的金字塔圖片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金字塔的樣子,對學生理解課文起著重要的作用?!肚乇R俑》中關于兵馬俑的局部全景,有助于學生理解兵馬俑規模的宏大,“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將軍俑和武士俑的圖片有助于學生理解“將軍俑身材魁梧,身披盔甲,頭戴寶劍”的樣子,武士俑的圖片有助于學生理解作文兵馬俑中的戰士,他們的威武和勇敢。

對抽象內容的輔助性解釋。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內容脫離學生生活,有些情感的表述較為深邃,需要學生通過努力建構才能理解,或者說需要將內容進行形象化的分解,才能促進學生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建立新舊知識間的鏈接。例如,在學古詩《游園不值》的過程中,古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理解的重點,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需要首先把古詩翻譯成現代漢語,然后根據漢語翻譯理解古詩內容,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還不夠深厚,翻譯的古詩總是出現句子不同或者生硬的情況。而首先引導學生對文章插圖進行描述,然后結合自己的翻譯進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古詩的翻譯更加順暢,并且有的學生根據翻譯的句子進行擴展練習,寫成了一篇意境優美的小作文,描述游園的美景。這樣的轉化就是深邃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與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征相匹配。

插圖反映課文的中心內容。文章中心思想情感的領會,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尤其是與學生實際生活不像聯系的情感表達。例如,在《2008,北京!》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2001年的深奧成功比較陌生,沒有和國人一起感受深奧的激動和自豪,沒有歡呼雀躍,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成為這節課的理解。這時,首先利用課文前千萬人民手舉國旗高聲歡呼的圖片,引導學生圖片中的人們在干什么,孩子們有的說大笑,有的說歡呼,有的說跳躍,那我們在什么時刻會歡呼會吶喊,會激動,會自豪。班級舉得榮譽的時候。圖片中的人們手里都拿著什么?國旗。對,那說明是國家發生了一件讓人民激動和自豪的事,這件事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課文。通過對圖片的分析,將學生不熟悉的情感轉化成學生熟悉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情感的認同和感受。

三、插圖是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好幫手

運用語文插圖理解課文。語文插圖對學生理解課文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文的學習中要注重語文插圖的應用。在理解課文中使用語文插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利用插圖導入課文。例如,在開展《小鷹學飛》的教學時,利用圖片中小鷹跟隨老鷹逐漸學飛的圖片,引導學生看圖片內容,小鷹和老鷹在干什么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第二,利用插圖理解課文的重難點。例如,《狐貍和烏鴉》的學習中,理解烏鴉的狡猾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利用圖片,狐貍花言巧語的哄騙樹上嘴里叼肉的烏鴉,然后結合文章烏鴉和狐貍的語言,學生就能教學深刻的理解;第三,在課堂總結是使用插圖。例如,在《神奇的克隆》的課堂總結時,利用該課文的兩幅語文插圖,將克隆的含義和克隆的意義和危害進行總結。

運用語文插圖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語文插圖,解讀語文插圖的含義時,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對圖片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發展。首先,教師在利用語文插圖理解課文內容時,要有意識的發展學生觀察圖片的能力。例如,在《狼和小羊》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狼和小羊分別所處的地理位置,狼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小羊的表情呢,狼和小羊的表情為什么不同,來培養學生對圖片的觀察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語文插圖的含義,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例如,在《大江保衛戰》的插圖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在洶涌的長江中要保衛堤壩,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發生什么事情,可能遇到什么困難,通過引導使學生形成保衛大江的動態畫面,促進學生想象里的發展。

綜上所述,語文插圖根據課文內容的設置在課文的開頭,課文中心內容的理解以及課文結尾處設置插圖,它能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有效利用插圖,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猜你喜歡
插圖小學語文
談對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