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教育教師的發展趨勢

2016-12-26 15:47邵南曦徐素琴徐穎汪曉崇
考試周刊 2016年97期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邵南曦+徐素琴+徐穎+汪曉崇

摘 要: 如今,技術性人才的需求日趨增多,培養這類人才的高職院校從種類和數量上都在增加,高職教育中,教師的能力水平直接對學生的學習質量起關鍵作用。本文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入手,通過對高職教師的發展方向和趨勢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有效提高高職教師能力的措施,旨在給高職院校培養教師的方面提供方向和借鑒。

關鍵詞: 職業教育 雙師型教師 發展趨勢

高職教師是理論和實踐能力雙重傍身的教師群體。優秀的高職教師,既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注重積累實踐經驗;既要把握專業領域學術發展前沿,又要與行業及企業保持密切聯系,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態。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要做到“世界一流”、形成“人才高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必須由突出職業性向職業性與高等性并重轉變,培養規格必須從單純技能訓練向在訓練技能的基礎上掌握技術轉變。因此,作為一名高職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更應適應強調高等性及技術性的需求。

一、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社會上高級人才需求主要分為三類:(1)學術型、理論型、研究型人才,其任務是將客觀規律轉化為科學原理和學科體系;(2)工程型、設計型人才,能夠把科學原理和學科體系的知識轉化為設計方案或設計圖紙;(3)技術型、技能型人才,承擔著將設計方案或設計圖紙轉化為產品、商品和服務等物質財富的任務。第三類型的人才,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人才,其職業單位在基層,在產業、服務第一線,擔負著技術實施和技術管理的職責。

上述第三類人才,即職業教育的主要培養對象和目標,那么,要培養出上述的應用型人才,對所需的教師隊伍的要求就應運而生,即既有深入的理論性知識,又兼顧良好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正所謂“名師出高徒”。

二、高職院校教師發展方向

高職教師一般需具備三個向度:體現教師職業一般要求的教育性向度、體現高校教師職業一般要求的知識性向度、體現職業技術教育教師特殊性要求的職業性向度。

教育性向度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規定,是教師職業區別于其他職業的根本屬性;知識性向度是高等教育教師職業區別于其他層次教育教師職業的根本屬性;職業性向度是職業院校教師區別于其他類型學校教師的根本屬性。因此,這三者的交集才是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方向。

三、培養“雙師型”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師的發展趨勢

高職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十分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這是“雙師型”教師的基本要求。

“雙師型”教師這一稱謂,有著雙重內涵:就個體而言,一般指從事職業教育,有傳授專業理論、指導專業實踐能力的老師;就群體而言,從學校整體師資結構來考慮,通過將理論與教學經驗豐富的專職教師和自企業聘任的擁有較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按一定比例招入,形成“雙師型”教育團隊。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定義,均要求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力兼顧。因此,高職院校教師向著“雙師型”教師的目標靠攏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中,理論的知識性和操作的實踐性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切不可顧此失彼。

四、建立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

(一)專職教師脫產進企業掛職頂崗,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明確提出,要“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當今,很多高職教師都是由“學?!边M“學?!?,參與教學前缺乏實際的動手實踐機會,這就導致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脫節。針對這種情況,每年選派部分教師脫產進入對口企業代職便成為一種有效途徑。對企業而言,教師的理論知識可以付諸實踐,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推動;對學校而言,不流失教師資源的同時還可以使教師有自我提高的機會,待返校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將這段經歷與學生分享,可謂一舉多得。

(二)從企業引進技術精英,組建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

對于師資較緊張的學校來說,一時無法選派授課教師代職,那么,從對口企業中聘請一些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高工作為兼職教授,以報告會、講座、選修課的形式給學生們言傳身教,不失為一種選擇。這種“請進來”的做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其今后的就業道路開辟多個方向。

(三)職業學校應建立生產實體,使之成為培養鍛煉“雙師型”教師的場所。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種類的職業院校,多數職業資格證考取必須經過嚴格考核。而能否保持下去,需要注冊和驗證。這就要求持證者本身不能脫離實際工作,保持自身能力的與時俱進。

在學校內部建立一整套與專業學科配套的實訓基地,成立具有一定資質等級的企業或機構,既可以成為培養鍛煉“雙師型”教師的場所,又可以為學生的畢業實習和實訓課程提供場地,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生產一體化的積極作用。

通過實行一系列措施,爭取達到:從個人出發,增強高職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同時,推動教師掌握技術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并重視技術應用和研發能力培養提升自身層次;從學校的角度,合理組配一支理論與實踐互補互利的教師團隊,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以此更好地為社會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達到職業教育的真正培養目的。

參考文獻:

[1]韓小平.“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探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8(5):70-73.

[2]王琪.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個向度[J].中國高等教育評論(第5卷),212-219.

[3]劉念.淺論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警官教育論壇,125-128.

[4]曹曄.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師資的內涵及發展趨勢[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A).

[5]葉小明.在工學結合中實現校企深度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07(10).

猜你喜歡
雙師型教師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校企合作體制下“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林業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建設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軟件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論我國高職教育管理模式的發展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