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與和諧:大學語文課堂生態研究

2016-12-26 15:49滕馳
考試周刊 2016年97期
關鍵詞:課堂生態大學語文和諧

滕馳

摘 要: 文章通過調查分析,得出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生態存在單一、呆滯、逃逸等問題,為構建健康和諧的大學語文課堂生態,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努力:一是充滿活力的課堂;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三是促進多維互動的課堂。

關鍵詞: 大學語文 課堂生態 共生 和諧

關于課堂,有諸多不同的研究視角,如教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等等,從生態學的視角看,課堂是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教師和學生作為課堂中的有機體是從事教和學活動的生態主體,相對于某一教師或學生而言,其他教師和其他學生都構成生態環境。一個健康和諧的課堂生態,是作為生態因子的教師、學生和環境三者之間形成一種動態、平衡、互動、關聯、和諧的關系;反之,課堂生態則會失衡,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本文以內蒙古G大學為個案研究,針對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危機,將大學語文課堂視為一個生態系統,將其置于生態學理論和生態世界觀視角下,進行多學科、多角度、多種方法的審視和考察,用動態的、發展的、互動的理念取代以往靜態的觀點關照課堂教學模式,客觀呈現大學語文課堂生態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力圖通過實地課堂教學調查研究,構建健康的大學語文課堂生態,制訂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課堂生態對策。

一、內蒙古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生態的現狀調查

在掌握相關理論、立足教學實際,占有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課題組設計了信度和效度較高的關于大學語文課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問卷,經試測和修訂后,該問卷主要包含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大類的30個問題。問卷調查的對象為G大學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生(包括少數民族預科生),發放問卷2000份,最終收回有效答卷為1956份。將問卷答案錄入Excel表格后,用SPSS軟件對單選題賦值和數據處理,然后從物理和人文環境兩方面對每份問卷進行均數分析,兩種環境的均數分析結果如下:

表1顯示了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兩種環境的總體現狀。不難看出,物理環境要素的均數明顯高于人文環境,說明物理環境優于人文環境。下面就調查問卷中的30個問題所反映的課堂生態狀況及表現出的問題做具體分析。

1.課堂物理環境的現狀分析

課堂物理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課堂的溫度、照明、色彩、空間大小、班容量、座位編排方式等時空環境和自然環境,課堂規??臻g大小適宜,色彩明亮,溫度濕度適中,學生就會產生愉悅的感覺和積極的情緒。如表1所示,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物理環境優于人文環境,但仍有13.6%的學生對教室的物理環境不滿意,主要體現在教室燈光不舒適導致的視覺疲勞,多媒體設備久不更新維護及下午日光照射影響屏幕的觀看效果;9%的學生認為課堂學習環境有些嘈雜,教室的衛生條件較差;這表明目前該校的大學語文課堂物理環境仍存在有待于改善之處。

2.課堂人文環境的現狀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48.7%的學生認為目前學習語文的校風、班風、學風不佳,39.5%的學生認為有待加強。26.1%的學生認為大學語文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師生情感融洽,交流互動良好,39.8%的學生認為課堂氣氛較好,35.1%的學生認為課堂不夠活躍,師生關系有待改善。27.4%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樂于發言,并能在交流互動中體驗到語言和思維自由溝通帶來的快樂,63.6%的學生有為難情緒,不愿意開口,8.8%的學生感覺大學語文課很痛苦,1.2%的學生認為考試使得語文學習成了應試教育,感到壓力很大,沒有樂趣可言。83.4%的學生認為大學語文課堂上生生之間能夠形成互助合作學習的良好風氣,做到合理競爭、共同進步,16.6%的學生認為互助合作風氣欠佳。53.2%的學生認為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一言堂”,主宰課堂,35.6%的學生認為是師生互動交際式、生生合作式,41.2%的學生認為是教師講解為主,應構建學生參與思想交流的全新課堂。7.8%的學生認為課堂內部存在不合理的競爭和排斥現象,且影響到了團結,40.8%的學生認為雖然存在不合理競爭的現象但課堂整體和諧平穩。關于大學語文學習的目的,52.8%的學生認為是掌握語言技能、提高人文修養和綜合素質,28.4%的學生認為是交際工具(主要體現于少數民族預科生),18.8%的學生認為完全是被動學習應付考試。40.2%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經常介紹文史背景、思想史方面的知識,49.2%的學生認為接受這方面的知識較少。23.2%的學生對大學語文的拓展課程,如傳統文化、文學作品賞析、名著欣賞、文化交流、新聞傳媒、社交禮儀等選修課感興趣,并提出希望學到與所學專業相關的人文知識,如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希望開設建筑美學課程,15.4%的學生表示沒有興趣。

二、內蒙古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生態存在的問題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結合訪談和作業、考核反饋調查,現將G大學大學語文課堂生態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單一。一個正常的生態系統絕不是單一功能的重復,而應該是多因子共生和諧的系統,但目前的大學語文課堂,已經成為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教師講、學生聽”成為大學語文課堂的主要模式。除了聽外,學生沒有任何從事活動的權利,放棄了聽就等于放棄了一切。這種過于強調教師主體地位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這樣,原本應該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大學語文課堂就只有“傳授知識”這一種功能,其余的人格陶冶、素質培育、知識批判、師生激烈的爭執、新思想的析出、智慧的生成、學力的提升統統沒了蹤影,課堂生態單調偏一,沒有更大的作為。

2.呆滯。最近幾年,盡管教育者和研究者以教學改革的名義,在大學語文課堂之上平添了許多形式化的東西,如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分班分層次教學,等等,但無論大學語文教學在形式上怎么改,最終都應將目光落于課堂教學本身,關注教法和學法的變換和創新。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層層監督程序,大學語文課堂完全陷入了機械化的套式中,變成了嚴重的“高四語文”時代,沒有了師生的主動權,沒有了思想的自由,沒有了學術的爭鳴,沒有了智慧的撞擊,沒有了思維的力量,大學語文課堂陷入一團死水,深入課堂,令人窒息。

3.逃逸。由于以上諸多問題,大學語文課堂已經沒有多少生態氣息,根本不利于這一生態系統下各因子的生長和發展,其結果是生態因子開始逃離這一生態系統。大學語文課堂最基本的生態因子——學生在精神和情緒甚至行為上逃逸,生命力不足。

事實上,學生并非對大學語文課程存在偏見,也并非對文學經典沒有興趣,而是教育者忽略了受教育者在課堂環境中的作為生命個體的存在方式,因而無法從整體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心靈與發展,不能給其以心智的啟發和生命的信念與動力。生態學研究的對象是個體生命,課堂生態關注的是受教育者作為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大學語文作為高等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課程,無疑應該成為構建共生和諧的課堂生態的最有利的平臺之一。

三、構建健康和諧的大學語文課堂生態

教育以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嚴、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健康課堂并非以書本知識為本的課堂,亦不是教師掌控一切、學生乖乖服從的課堂,更不是安安靜靜、整齊劃一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個性、創興能夠充分體現和發展的課堂。本文認為一個健康和諧的大學語文課堂應該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一)激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教育是生命與生命交流的過程,課堂生活的生命性在于課堂教學過程即教師對學生愛的展開或顯露的過程,課堂生命的意義,在于使每一個生命(包括教師和學生)在主動建構中感到成長和發展。

激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將課堂向全體學生開放,師生在課堂上放開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自主選擇,自我表現,個性發展;激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激活”課堂,讓學生在體驗中不斷建構,在情感、行為的支配下,通過反復觀察、比較、嘗試、歸納,最終構建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認識的積累和更新,使課堂由過去“靜”的課堂轉變為“動”的課堂,由過去“教”的課堂轉變為“學”的課堂,由過去“死”的課堂轉變為“活”的課堂;激發生命活力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分享”課堂,讓學生在合作中不斷探索,只有真正落實課堂的合作、分享,才能實現學生探索式、發現式、研究式學習,實現學生主體的主動構建與充分發展。這樣的課堂,既解放了學生,又使教師走出了“指揮”、“中心”的誤區,真正激活了師生的生命活力。

(二)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

首先,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生存方式,認識到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注重挖掘他們的潛能,以平等的態度在與學生經驗共享的過程中成就彼此。教師不是以絕對真理的擁有者自居,不是作為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出現,不磨滅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究世界的熱情,不以懲罰、控制的手段管理課堂秩序。教師只是作為一個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環境的創設者,對話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積極行為的激發者,學生表達獨特見解的傾聽者,是學生游戲的伙伴和可信賴的朋友。其次,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應該充分尊重對方的人格、情感,教師不能忽視、遏制學生的生命價值和活力,應懷著期待的眼光積極引導,從而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師生關系的基礎。

(三)促進多維互動的課堂。

教育只能用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心靈喚醒心靈,用智慧開發智慧。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借助各種中介而進行的認知、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念等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通過這種廣泛多維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因為交往互動,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學會合作與獨立,進而建立一個完整的課堂生活。只有當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將視野由外部轉向自身、轉向雙方心靈的互動交流時,教學才能在更高的理解層面真正實現??梢哉f,課堂的多維交往,建立師生的有效互動,是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

猜你喜歡
課堂生態大學語文和諧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實現“四個”改變 提高閱讀質量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課堂生態的內涵、功能與特征
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