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能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2016-12-26 12:50陳珊珊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線損應用管理

陳珊珊

摘 要

電力供電網作為衡量供電企業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國家必須實施的節能措施。從供電企業的角度來看:使用有效的降損措施,提高線損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電能計量自動化 線損 管理 應用

線損有管理與技術線損之分,其中技術線損是傳輸媒介在電能傳輸中帶來的損耗;管理線損是傳輸電能時,因為抄表、計算誤差與竊電等情況造成的損失。當前,大部分電能計量設備已經難以滿足工作要求,所以很多電力企業與部門嘗試把計量自動化運用到線損管理中,以緩解線損壓力。利用統計、計量與分析,為電力部門與相關企業給予足夠的依靠,保障電力企業正常工作。

1 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概述

1.1 電能計量遙測系統

電能計算遙測系統作為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數據平臺,包含組織通道、設備終端與主站。這種系統在網絡、數據庫、存儲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不僅能保障電能信息自動化,還能保障計量的科學性。將其應用到工作中,能可靠、及時的收集信息,然后再對這類信息進行有效傳遞、加工,以形成真實、全面、精確的電能管理體系,這樣才能為高層領導提供有效的數據。

1.2 負荷管理系統

負荷管理系統對整個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多的是依靠通信網絡、自動化控制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有效收集與檢測,與傳統工作方式進行比較:它能讓永華將負荷管理與抄表系統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此就能自動采集、分析用電量,不僅改善了檢測結果,同時也提高了負荷管理能力。

1.3 檢配變檢測計量系統

配變檢測作為計量系統主站與終端取得聯系的橋梁,它能全面采集并監測電能數據。另外,還能實時檢測不同測量點運行狀態。一旦用戶線路產生問題,它也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如此,不僅提高了用電可靠性,同時也是整理、分析數據的有效方式,從而降低電能消耗。

1.4 集中抄表系統

通訊技術與計算機系統的結合生成了低壓集中抄表技術,它能有效處理電能數據,最終得到結果。上面提到的服務在電力營銷中有很廣的適應,具體如:電能表讀取、數據統計、分析線損等。

2 電能計量表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2.1 創建線損模型

將計量自動化技術應用到線損管理中,有助于創建線損模型。另外,使用該技術還能有效分析變電站、計量點與戶外關系,然后再形成線損模型。一旦監控發生拜年話,系統就會自動調整。將線損模型應用到其中,有助于保障計算過程,所以任何單位都應建成通用性較強的模型。這種系統能分析已經掌握的所有信息,最后形成模型,一旦這些數據發生變化,也能迅速掌握線損狀態與用電情況。同時這種計算得到的線損率精確度很高,它能保障數據真實性。

2.2 形成線損報表

將計量自動化系統運用到電力企業中,能自動生成報表。管理人員在進行線損管理時,它的工作內容是對四分線損進行統計,再結合計算結果形成線損報表。利用自動化系統,還能在不同時間段對其進行判別與分析,如:分析日線損與月線損,這樣就能為管理人員給予可靠的線損數據與資料。在工作生產中,必須正確分析線損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使用有效措施解決。如:使用期間,發生的竊電與計量故障,或者人為問題等。只有供電正常,才能保障企業經營效益與發展。

2.3 監測系統的應用

將計量自動化監測系統應用到線損管理中,可以確保多維度分析,然后再對相關故障進行有效診斷與監測。在一天時間內需要對每個節點的功率、表碼、電壓與電流信息進行監控與采集,再將它們傳遞給終端,由終端對各個步驟進行檢測、分析與處理。另外,該系統還能在一天時間內對運行情況進行計量,進行自動化控制。當營銷系統與系統結合后,再將數據應用到營銷系統,以避免人為失誤,如此不僅減小了線路損耗,同時也提高了工作精確度。

2.4 自動統計的應用

在線損管理中,實施計量自動化設計,有助于自動統計線損。以自動統計為背景,利用四分線損做好線路統計與分析。將計量自動化系統應用到其中,工作人員可以在各種電壓下,統計損耗,并且設置成不同周期,結合周期與電壓等級開展線損工作。因為長度難以計算、線路較多,所以如果能判定物力、人力,得到的統計效果將非常有限。將計量自動化系統應用到其中能分擔工作,若發現異常,它會及時進行跟蹤處理。

3 應用實例

本文主要以實時在線計算為主,結合線損率公式,也就是(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線損率。計算自動化線損模塊時,結合饋線、大客戶、變電站、計量點進行分析,以此創建線損模型,并且結合監控資料,更新線損模型。以此為基礎,利用線損模型解析,抽取計量點電量,對線損率進行計算。

借助監測點得到的數據,對不同管理方式中的線損進行統計,它包含公用損耗、電壓線路損耗等。如:到2015年7月某供電局有3300多臺終端被納入計量自動化系統,它的覆蓋率已經超過99%,數據完整率將近97%,在線率在97%左右;配變部分的終端將近3000臺,覆蓋率約99%;該廠站的遙測采集終端有100多臺,覆蓋率100%。對于損耗的時間段,若按照一刻鐘進行統計,同時給出異常提示。

在此次數據采集中,更多的是依靠移動通信與專用電力網絡,因為在傳輸中會發生終端故障、信號不足、通訊故障等問題,所以經常存在數據不完整或者錯誤的情況,此時就需要人工處理,在人工計算中,得到線損值。在上述綜合統計中,最后形成統計表,結合系統權限,對于不同時間內的結果逐級查看。期間,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數據資料,對不同線損分析,在同期比較中,分析異常線損,然后由電力管理與維修部門進行處理,減小線損,保障企業經濟效益。

4 結語

在現代電子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智能電網已經成為未來電網發展的必然,而電量自動化是線損管理的第一步。通過線損管理,對后續整體發展打下基礎,以提高電網整體的精確性與效率,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于市場。

參考文獻

[1]高曉蕊.線損管理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4(20):57-57,59.

[2]方榮娟.電能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大科技,2016(01):30-31.

[3]余榕蓉.電能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0):141-142.

[4]王啟祿.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成效探究[J].大科技,2016(25):59-60.

作者單位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龍泉市供電公司 浙江省龍泉市 323700

猜你喜歡
線損應用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分布式光伏發電對電能采集及線損的影響
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控制策略分析
降低供電所線損的方法及實踐
基于EWD遺傳算法重構配電網減少線損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