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及網絡安全策略

2016-12-26 23:33朱文生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安全策略威脅

朱文生

摘 要

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互聯網作為一個完全開放的網絡環境,無時無刻不面臨著超高流量的訪問。一旦出現非法訪問或是惡意攻擊,導致網絡信息安全遭到破壞,就會使網絡用戶的個人信息或商業機密泄露,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要在適應計算機網絡信息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優化信息安全技術,并針對日新月異的網絡安全破壞手段,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策略,確保網絡環境的安全。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信息安全 威脅 安全策略

在我國網絡用戶數量不斷增加的形勢下,我國將每年的9月19至9月25日定為網絡安全宣傳周,通過宣傳、講解等多種途徑,提升網民的網絡安全防護意識。近年來,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依托的電商行業發展迅速,網絡用戶的瀏覽歷史、賬號密碼都會被互聯網記錄,一旦這些信息遭到泄露,就會給網絡用戶的個人隱私和經濟利益造成雙重影響。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威脅,隨后提出了幾種信息安全技術和網絡安全策略。

1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

1.1 計算機使用故障造成的威脅

計算機作為一種精密度極高的設備,對工作環境的要求也比較嚴格。但是部分網絡用戶在計算機使用和管理時,對于周邊環境的重視程度不高,增加了計算機使用階段出現故障的概率。例如,芯片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如果計算機的散熱條件不好,在長時間工作后CPU所產生的熱量不能盡快散失,就會導致機箱溫度升高,輕則影響計算機的反應速度,重則導致芯片燒毀,致使計算機存儲的用戶信息和重要文件丟失。除此之外,像劇烈震動、雷電天氣、高低溫度等因素,也會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產生故障威脅。

1.2 網絡用戶安全意識不足導致的威脅

網絡用戶(包括個人、企業、政府機關等)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賬戶保密習慣,降低了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等級,從而給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例如,網絡用戶在使用某款軟件或進行某一項網絡活動時,首先需要注冊賬號并設置登錄密碼,在設置密碼時,出于個人方便,將密碼簡單的設置為純數字,或者是多個賬戶使用同一密碼。在這種情況下,不法分子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用戶所設置的安全防護系統,從而竊取用戶信息。

1.3 惡意攻擊和病毒入侵威脅

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下,部分企業或個人為了打擊競爭對手,往往采取非法手段,惡意攻擊競爭對手的網絡系統,常見的手段有網絡病毒傳播、木馬植入等。例如在2016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公共Wi-Fi安全漏洞問題,就是不法分子通過用戶連接Wi-Fi的方式,提取用戶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甚至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從而進行詐騙活動。

2 現代計算機常用的網絡信息安全技術

2.1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是現階段最為常用的一種網絡安全防護手段,它介于計算機和外部網絡之間,通過篩選所有訪問計算機的網絡信息,及時排查出可疑的或是具有攻擊性的信息,從而起到了網絡安全保護的作用。根據系統組成的不同,又可將防火墻分為軟件防火墻、硬件防火墻以及芯片防火墻三種:軟件防火墻類似于計算機內部的各種軟件,需要網絡用戶提前進行下載,并且在計算機上安置;硬件防火墻特指專用的硬件平臺,也是當前市場上最為常用的防火墻技術;芯片防火墻是新一代的網絡安全技術,它的安全防護功能是基于計算機操作系統來實現的。

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墻是一種被動的安全保護手段,即只有非法訪問或惡意攻擊用戶計算機信息時,防火墻才能檢測并識別出這些信息,發揮安全保護作用。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安全威脅形勢,除了需要利用防火墻技術進行被動保護外,還需要借助于其他安全技術,發揮主動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功能。

2.2 數據加密技術

與防火墻相比,數據加密則是一種常用主動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程序人員利用代碼或密碼,將計算機內部的重要文件或關鍵數據從明文形式轉換為密文形式,即便是網絡入侵者破壞了外圍的安全系統,也難以準確解碼,從而保證了信息、數據和資料的安全。數據加密的方式較多,例如替代加密法、對稱加密法以及芯片加密技術等。

2.3 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利用專門的軟件系統或硬件設備,對訪問計算機網絡的數據流量進行動態監控,并在檢測到非法訪問信號時調用數據庫中的程序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終止訪問或入侵行為。從作用效果上來看,入侵檢測技術是防火墻技術的一種變形和補充,其優點在于結合了計算機內部數據庫,程序人員可以在數據庫中提前存儲好相應的動作指令,使入侵檢測技術更加智能化,從而能夠有效區分內部攻擊、外部攻擊和誤操作等行為,提高了網絡安全性。

3 現代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

3.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主要是針對計算機及其相關的硬件設備,包括主機系統、網絡服務器、打印機、網絡線路等,這些硬件設備的安全問題主要有:

(1)長時間使用導致設備自身的老化、磨損,引發故障;

(2)不良的使用習慣或人為破壞,引起設備故障;

(3)用戶越權操作,搭線攻擊。

設備故障問題雖然不會造成網絡安全信息的泄露,但是如果沒有進行文件備份,很有可能導致重要文件的遺失。

現階段國內常用的物理安全策略分為兩類:

(1)傳到發射的防護;

(2)輻射防護。

3.2 政策保護策略

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是確保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礎。只有出臺了內容完善、執行到位的政策保護條款,才能對不法分子產生威懾作用,減少網絡破壞和安全系統攻擊事件的發生。政府要加強對網絡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視程度,并動用多方力量和采取多種途徑措施,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網絡使用環境。

4 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也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應當加強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重視,并根據需要采取恰當的防護措施,保障計算機網絡始終處于安全環境中。

參考文獻

[1]邵敏喜,劉姝辰.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研究[J].高校教育新視角,2013(07):109-111.

[2]周敏銳,吳華彤.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實踐簡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21):164-165.

[3]李志宇,王海東.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視閾下的計算機應用研究[J].移動信息技術,2016(07):131-133.

作者單位

三星愷美科電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江蘇省蘇州市 215000

猜你喜歡
網絡信息安全安全策略威脅
基于認知負荷理論的叉車安全策略分析
基于飛行疲勞角度探究民航飛行員飛行安全策略
受到威脅的生命
面對孩子的“威脅”,我們要會說“不”
淺析涉密信息系統安全策略
《網絡信息安全》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如何加強農村食鹽消費安全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