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應用微課,助力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2016-12-26 14:43林梓雨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應用

林梓雨

摘 要: 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教學技術和方法不斷地跟隨時代發展,網絡的發展帶動了網絡教學的新方式,各種錄像設備的普及特別是智能手機推動了微課的普及。微課的利用,不僅幫助教師解放了課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信息技術學科而言,微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天然的優勢;信息技術教師如果能實現微課程與教學的有效整合,必然會很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教學優勢。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微課 教學 應用

近十年,我國的科技事業飛快發展,科技在普及的同時,也在助力我們的教育事業向前發展。教育從早期的粉筆時代走向多媒體時代,再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教學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通過培訓等方式了解到微課的概念,有的教師已經開始嘗試著把這些教學方式引進日常教學活動中。作為信息技術課程,對于這些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有著天然的優勢,對應的,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不斷關注技術的發展,了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趨勢,把它融合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也算是一種天然的使命。本文重點關注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一、微課及其特點

微課的提出到目前已有七八年時間,它是以視頻作為載體,圍繞著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展開的一種教學資源。微課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可汗學院,它把微課這個概念推向了新的高度。

微課的主要載體是微視頻,所以它的時長一般在5分鐘到10分鐘,視頻內容主要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這個知識點可以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也可以是實驗的某個重要操作,或者是軟件的一些主要操作等。它利用了視頻的可視化和可重復播放的優點,補充了一次性教學的不足,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應用。在目前視頻格式高壓縮率的技術支持下,微課的文件一般不會很大,大概在幾十兆之內,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地位在不斷提升,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也在提高,這有利于教師教學。但是,作為信息技術學科,在教學方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困難和不足,具體概括下來有以下幾點:

(一)由于地區教學水平的差異,每個學生接觸信息技術的程度大不相同。以我們地區為例,一些學生來自農村,從小就沒怎么接觸電子產品,初中計算機課被其他課程占用,計算機能力水平幾乎為零;一些來自城區的學生,則從小就開始接觸各種IT設備,電腦、智能手機、平板等應用自如,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差異很大。

(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大部分內容都跟軟件操作有關,操作步驟一多,單純靠教師在上課時進行操作演示,無法滿足課堂需求,因為對于操作能力強的學生,一遍看下來還能應付,但是對記憶力稍弱或者操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前面幾步還記得住,后面的幾乎都忘光了,操作步驟又是步步相連,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完成課堂要求。比如講授《信息技術基礎》第五章的《圖像信息的采集與加工》,使用PS軟件加工圖片,涉及工具箱的使用、圖層應用等,操作步驟較多,基本演示一遍,剩下時間只夠學生操作實踐,那些無法跟上課堂節奏的,基本都會出現操作卡殼,而教師又無法一個一個及時解疑,課堂上更無法全體重復演示,導致一些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及時完成作業;而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又有限,無法安排更多的時間給“差生”進行及時補差,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學科課時有限,每節課都是很寶貴的教學時間,信息技術教學中,大部分又是操作類教學,要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讓學生實踐完成具體操作,可以說每節課的時間都是很緊湊的,直接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多樣化。

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

針對以上問題,在教學中引入微課,基本上可以解決??梢哉f,微課正好彌補了信息技術課堂傳統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之處,還促進了課堂教學方式的極大改變,具體如下:

(一)在課堂中引入微課,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課前,教師將一些操作的重難點提前錄制微課并分發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視頻可重復播放的特點自行學習。比如在講授《信息技術基礎》第四章《表格信息的加工》時,可以分別對excel界面介紹、單元格屬性設置、表格數值計算、表格函數應用、表格排序等要點分別錄制微課,作為教學資源與表格數據處理的作業素材等資源一起分發(或通過教學平臺提供下載)給學生,只要在作業里附上作業要求,學生結合微課,就可以獨立自學完成課堂任務,這樣,不管是對哪個層次的學生,通過教師精心準備的微課視頻,學生就可以自行解決學習難題,最終實現課堂目標,日積月累,學生的操作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差生”不再是“差生”,學習信心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微課和任務驅動教學進行雙劍合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很多教師在上軟件操作章節時,因為課堂時間限制,直接采取講解演示,學生跟著學習操作的方式。如果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學生一碰到操作,教師就得演示,而學生的操作能力差距較大,會出現一些人無法跟上,這樣任務再繼續下去,效果肯定不會好,而且這樣的任務驅動,經常會被課堂演示打斷,沒有連貫性。應用微課,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教師在課前準備好任務中所需的微課后,就可以按任務的流程,流水線般引導學生完成,學生碰到不懂的操作,觀看對應的視頻,學習就不再有障礙,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大大加強,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良性發展。

四、微課程在教學中的誤區

任何一個工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都要逐漸摸索,在嘗試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曾經走過一些彎路,現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微課的載體是視頻,特點是短小精悍。不是把一整節課的內容一次性壓縮在一段視頻里就稱為微課;教師在錄制微課時應該先梳理好整節課的知識點,再針對這些知識點分別錄制制作好微課,這樣的微課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

(二)微課的內容要切合學生實際,短小精悍,宜精不宜多?,F在網絡資源異常豐富,有些教師可能會通過網絡直接獲取自己需要的微課或資源;教師要有效利用這些資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繁取簡,去取存精,制作出高效的微課,而不是簡單地把網絡資源不加取舍地直接整合到微課里;同時,教師要確定合理的微課數目,把精心挑選的知識點整合進有限的微課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三)微課的應用重在高效,不應過于注重制作技術。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讓學生直接有效地獲取知識點,而不是為了體現自己驚艷的視頻處理水平,造成本末倒置。

(四)微課是課堂的調劑品,但不是必需的。對于信息技術學科而言,微課可以說是對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彌補了信息技術課特別是操作實踐課的不足,但是并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使用微課。講授、簡單操作現場演示就可以實現教學目標的就沒必要使用微課;合理使用微課,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高效,盲目使用,反而既浪費教師有限的精力,教學效果又大打折扣。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浪潮下的必然產物,微課已經逐漸開始散發它的魅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教師要合理取舍,發揮它的長處,把它應用于課堂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猜你喜歡
微課信息技術應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