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能驅動,彰顯生本理念學堂

2016-12-26 15:13陳善敏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本能學堂學案

陳善敏

新課程觀倡導“生本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要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可發揮學習本能驅動性作用,變直接“奉送”為學生嘗試發現、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堂向學堂轉變,提高教學實效。

一、本能教育論與生本理念學堂

本能屬于一種非條件反射的“原始能力”。21世紀初,張世臣提出人類第三代教育理論——本能教育論。所謂本能教育,是指在教育中充分利用孩子喜歡學習的本能,促使他們再利用、再延伸自己最初的學習動力與方法的本能,不斷地迸發出自己的“求知欲”和“展示欲”,成為學習的內驅力,進行自主、有效的交流互動、探究學習。郭思樂教授曾指出,生本教育是要變“牽牛上樹”為“驅牛向草”,減弱鞭子的功效。本能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發揮學生好學習的天性與潛能,從而主動學習、享受學習。教師要避免出現不夠了解、尊重孩子心理本能的思維盲區,甚至做出違背孩子本能特點的不當行為。

傳統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單一教學模式下的“教堂”,嚴重桎梏學生素質能力的發展?!耙詫W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本能的內因驅動性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互動學習,展示自我,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實現“師本”“教堂”向“生本”“學堂”的轉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二、依托本能驅動作用,演繹生本靈動學堂

陶行知先生曾詮釋:“學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薄靶陆虇T不重在教,重在引導學生如何去學?!鄙朴帽灸茯寗幼饔?,以導學案引領學生先學、交流互動,促使學生想學、真學。在求知與展示自我的本能驅動下,演繹生本靈動學堂。

1.導學案為導航,學生逐層深入自主先學。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盲目性大,課前預習幾乎缺失,聽課如“聽評書”般用力均衡,目標不明確,對重難點知識點的理解與突破依賴課后大量的練習“消化”、“補救”。猶如“老牛吃草”般囫圇吞棗,靠“反芻咀嚼”幫助消化吸收,導致學習低效與乏味。高效靈動的學堂應前置重心,學生在教師精編的導學案引領下逐層深入自主先學,層層推進,教師后教。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提綱,將學習內容問題化,有“以問促學、促思”之良效;導學問題層次化,具有促進教學逐層遞進之功效。如學習“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設計這樣逐層深入的導學問題:(1)“2015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評選和表彰活動,屬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哪一方面的內容?(2)調查中,面對“扶不扶”的問題,有七成市民回答“扶”,你認為“扶”的理由有哪些?(3)青少年怎樣向“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等先進模范學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導學問題引領下先自主學習有關學習素材,自主探究,建構知識,解決問題,記錄未能解決的“疑難雜癥”。學生有了初學的知識基礎,帶著無法解決的疑惑進入課堂,學習目的性更明確,有所側重地與學生互動交流、合作學習,聆聽教師的精講點撥。

2.交流互動為引擎,學生主動展示自我學習。

《教育的本質與教育》一書指出,孩子學習好的關鍵在于他自己愿意學習。如何激發學生想學、真學呢?必須以本能教育論及其教育方法為基礎,充分利用本能使孩子自愿學習。

課堂交流互動是學生想學、真學的本能驅動手段。初中生有爭強好勝的本性,課堂上為了更好地展示自我,本能驅動學生認真解答導學案中的問題,進行互動交流探究學習,認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長期以來,學生處于習慣聽的被動地位,不善言辭,羞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要讓學生交流互動,激勵他們展示自我。曾經筆者和幾位領導一起到八年級某班聽一堂思想品德課。該科任教師臨時急事請假,交代學生讓科代表“主持”,依據導學案自主學習。節選本節課學生“主持”學習的片斷如下:

主持人:我們應如何看待商家打折、降價商品呢?

學生甲:商家打折、降價商品是不在商品“三包”之內,我們盡量不要購買。

學生乙:打折、降價商品首先必須是合格商品,而不合格商品是禁止上市銷售的;其次,這些商品應遵循有關“三包”規定,以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學生丙:“面對自己合法權益遭侵害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學生?。寒斪约汉戏嘁嬖馇趾r,要找商家協商解決;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我們絕不能忍氣吞聲或打擊報復。

……

本堂課由科代表主持,基本上完成學習任務。我們一行聽課教師皆感慨:本堂課“上”得真是棒極了,效果不亞于教師在場,印象至深。在這沙龍式的“學堂”中,“講課”學生滿懷激情地展示自我,其余學生則是以質疑的心態傾聽“講課”。他們放飛思想,思維活躍,猶如評課的“專家”聽課般欣賞精彩的展示,指出不足。學生真討論、說真話,思想更集中,精力更旺盛,培養與提升學生善于言辭、展示自我的膽量與能力,課堂氣氛愈加活躍,課堂成了靈動的活力學堂。

3.預設生成為標的,教師指點迷津、精講點撥。

學生自主先學后,生成諸多問題、疑惑。教師要根據預設與生成進行再備課,給予學生有效的精講點撥,有針對性地設置些檢測、鞏固性習題,突破難點,達到“指點迷津”良效,使教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交流互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或存在的“疑難雜癥”,及時把握學情,注意生成性問題的捕捉,給予適時、適度的指點迷津。教師要重視知識點的總結、拓展與提升,對不易理解的疑難問題,給學生搭建突破難點的平臺,巧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案例,設置有針對性的、有層次的檢測性習題。如學習“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設計這樣有助于突破難點的檢測題:(1)“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是基于我國哪一方面的國情和戰略提出的?(2)在你的生活周圍,有哪些與建設美麗中國不相符的不文明現象?對此,你能提出哪些有建設性的金點子?用身邊的鮮活事例設計、逐層精講點撥,增進學生理解與記憶,突破知識難點,進而“學懂、學透、學精”。

三、秉承本能驅動式教學,彰顯生本理念學堂

學生的發展,是高效靈動課堂的核心、價值追求所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本能教育論的運用,旨在踐行“以生為本”的高效靈動學堂,發展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彰顯生本課堂教學的靚麗與靈動。

1.充分營設自主學習氛圍,給予適度關注。

新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內因,愛學習是本能,他們是靠學會的,并非被教會的。教師要敢于放手,搭設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還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課堂。

常有領導評價教師:這位老師教學業務水平有待提高,但工作態度端正、上進,成績還算可以……只是如今,對此類教師要辯證地評價:教學水平不足可用“認真的工作態度”彌補,而為提高成績,以教代學,搞“題海戰術”,此類“過于負責”的教師是不值得提倡的。正如《孩子的本能,學習的本能》文中所提到:想讓孩子成長,就要做個“粗心”的媽媽。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有“野外生存”能力,還給他們足夠的自主學習、探究與消化吸收的時間與空間;相信他們能憑借自己愛學習的本能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掌握學習規律,建構新的知識概念。

2.正確定位教師角色,善做“領頭羊”。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案缸印?、“狼羊”式的師生關系或許能讓“政令暢通”,但倘若不當地使用“絕對權力”,會產生巨大的負質效應。嚴父會讓學生畏首畏尾、思維閉塞;絕對服從會讓學生懼怕質疑,不敢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孩子原本應有的靈性被磨滅了,培養的只能是“小羊式”的“好學生”。

教師要樹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重塑“領頭羊”的地位與形象,莫成為學生敬畏的“大灰狼”。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本能,在“知識大草原”寶庫里,盡享知識大餐。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引領他們真學、勤思、敢問、敢表達,增強課堂的彈性與活力。

猜你喜歡
本能學堂學案
古稀之年上學堂
本能的表達與獨特的個性
逆本能
鄉愁導學案
吉米問答秀
“比例尺(一)”導學案
森林學堂
寶寶國學堂
語錄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