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說:從美國大選看互聯網力量的崛起

2016-12-27 09:15
辦公自動化 2016年22期
關鍵詞:川普網絡空間希拉里

大家說:從美國大選看互聯網力量的崛起

Everybody Said:Look at the Rise of Internet Power from the U.S.Presidential Election

@楊靜新智元:

從2004年開始連續三次準確預測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AI系統MogAI10月28日發布最新預測,看好川普贏得與希拉里的2016總統之爭。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川普作為美國總統候選人都已經獲得了“深入人心”的形象,國外甚至有人整理了他的一些有趣的言論,推出“川普語錄”。本文后半部分秉承新智元的干貨原則,手把手教你使用遞歸神經網絡在TensorFlow上讓生成川普講話。

轉發“新智元”微信公眾號文章:《從未失手的AI預測:川普將贏得選舉,入主白宮(附深度學習生成川普語錄教程)》

@劉峰—互聯網進化論:

人工智能有多火?很多科技產品借“智能”二字就上了N個檔次,可謂近智能者赤。不過,比人工智能還火的,應該是美國大選。近日,國外兩個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借特朗普和希拉里這對冤家火了一把。一個由印度企業開發的MogIAAI系統從Google、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上收集超過2000萬個數據點并進行分析后,預測特朗普將會獲得今年美國大選最終勝利。戲劇性的是,11月2日TechRepublic報道,人工智能預測平臺Unanimous A.I.通過實時的集體預測對幾天后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希拉里將以微弱優勢勝出。報道稱該平臺此前成功地預測了肯塔基賽馬會以及奧斯卡獎的大部分獲獎情況。預測美國總統大選的AI系統,是披著AI外衣的章魚保羅?

轉發鏈接:《AI系統預測美國大選是否靠譜?還是披著AI外衣的章魚保羅?》

@楊靜新智元:

美國總統大選近在眼前,上周新智元刊登相關文章《從未失手的AI預測:川普將贏得選舉,入主白宮》引起很多爭論。這次我們選擇了一篇用R語言和蒙特卡洛算法等數據預測分析方法,對美國大選做預測的文章,同時附上Gighub代碼。

轉發“新智元”微信公眾號文章:《美國大選倒計時:R語言和蒙特卡洛算法預測希拉里贏面高達89%》

@曹重英:IT高管會:

現在,民調顯示,希拉里小幅領先特朗普3%。但是,沒到最后一刻,這些民調都是扯淡。大選前的最后十來天,是最風起云涌、高潮迭起的時期,選情往往峰回路轉。今天這新聞太勁爆了,

一大早澳洲ABC、英國BBC,美國各大媒體都在滾動播放……

那就是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于今天宣布:重啟對希拉里郵件門的調查。

轉發鏈接:《【美國大選】太勁爆!美國大選飛出黑天鵝,希拉里陷入危機》

@新媒沈陽:

北京時間11月9日迎來美國大選的終極之戰,從上午9點開始進入投票高潮期,雖然戰況膠著,但川普的領先優勢一直未被動搖。12時17分,清博輿情系統通過分析中國網民對兩名候選人的情感態度,發現中國網民更傾向于川普獲勝,與實時投票結果一致。

轉發“清博輿情”文章:《“川”留不“?!?,輿論除了神預測還有什么高見?》。

@陸首群(中國開源軟件(OSS)推進聯盟榮譽主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電子政務理事會理事長):

伊本莫格(Eben Moglen)原自由軟件基金會首席律師,現為哥侖比亞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自由軟件法律中心(SFLC)創始人/主席、應聘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COPU)智囊團顧問。他在推動自由/開源軟件(LFOSS)發展、建設新一代創新機制、發展共享經濟等方面起到先導作用。我們邀他明夏訪華,也會談到人工智能與開源的關系,包括開源與深度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社交平臺、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認知計算、量子通信、區塊鏈等)的關系,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方興東(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

看了特朗普女兒和兒子的演講,我都想給特朗普投一票。中國作為局外人,我們也得認真看看演講的視頻。加起來半小時,卻可以給我們很多觸動和啟發。知道這個時代和這個世界,哪些地方需要真正變革了。特朗普這個女兒,的確極大彌補了他的大嘴。特朗普兒子的演講,同樣精彩感人,直抵人心。我認為,特朗普的崛起首先是一種互聯網現象,其次才是一種政治現象。過去,互聯網變革了生活和商業,如今真正顛覆傳統政治。網絡空間新時代,特朗普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新的變革已經全面開啟,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毒W絡空間研究》雜志愿意提供一個深入研究的平臺,請關注我們接下來的努力。

@王昀:

@方興東說得好。

@劉朝暉(住建部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王昀澎湃國際的編輯似乎很討厭特朗普,基本沒好話。報道事件也會特別加上負面情緒。

@王昀:

原來如此,我們同事之間倒是看法不同。

@茅明睿(北京規劃院):

中國人看美國大選雖然有立場不同,但是又不會造成社會撕裂。比紙牌屋精彩。

@銳昕(吉林大學):

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戰頗為詭異,先是特朗普(Donald Trump)作為黑馬異軍突起,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和民主黨的老面孔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抗衡。雖然特朗普在受過良好教育、經濟收入尚可的人群以及有色人種、少數族裔中接受度較低,但他很受中下層白人的歡迎,加上他具有煽動性的民粹主義宣傳口號,入主白宮的可能性不低。但隨后特朗普多年前在某電臺吹噓性侵女性的錄音曝光,大批聲稱曾遭他侵犯的女性公開發聲,特朗普選情大跌,希拉里似乎勝券在握。然后劇情又有大轉折,大選前兩周左右,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宣布發現新的關于希拉里私人郵件的材料,有可能重啟對此問題的調查。維基泄密也持續助攻,披露希拉里競選團隊中的一些不那么見得光的事,如她和銀行業巨頭的來往、對同黨競爭對手桑德斯的攻擊等等。

只要看過近年來火熱的美劇《紙牌屋》,都不會對以上這些感到陌生。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其實沒有太大必要對泄漏出來的民主黨內部郵件感到驚訝,相信如果把共和黨的郵件展示出來,那畫面肯定也不會太美。奧巴馬目前在美國支持率相當高,但如果將他的私人談話都曝光,人們也一定會對他有新的看法。韓國一位研究馬基雅維利的學者曾經神秘兮兮地對我說,在他們國家,研究馬基雅維利的著名學者會在半夜接到電話。我感到不解:“為什么?什么意思?”他解釋道:“政治人物會請你為他們出謀劃策,我自己就被前盧武鉉總統請去兩次?!痹瓉砣绱?!馬基雅維利如果地下有知,想必也會為此感到高興?!爸蛔霾徽f”的恐怕也不限于所謂民主國家,幾乎在所有時期的所有國家都能找到類似情況,這也是從嚴肅文學作品到街頭八卦小報想象的主要來源之一。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沒有多少事情是真正意料之外的。

轉發:段德敏:現代民主的馬基雅維利時刻|學術劇8.4

@燾江(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

特朗普與希拉里的選戰,社交媒體第一次戰勝了傳統媒體。高度認同@方興東的觀點。特朗普的崛起首先是一種互聯網現象,其次才是一種政治現象。過去,互聯網變革了生活和商業,如今真正顛覆傳統政治。網絡空間新時代,特朗普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丁愛民:

笑看CNN報導過程:

8:30無知的納粹走秀商人正在走向他的滅亡;

9:30骯臟的男權主義沙文分子即將丟掉德州;

10:30川普這廝似乎拿下了佛羅里達;

11:30特朗普先生在俄亥俄和北卡大獲全勝;

12:30尊貴的斗士在賓州所向披靡;

13:30偉大的男人即將到達華盛頓;

14:30至高無上的特朗普總統君臨白宮。

@中國信息界王擇熠:

本次大選特朗普這個突然沖進美國政壇的野蠻人以蠻橫之姿率先拿到了270票+,取得了勝利,讓無數人大跌眼鏡。在這場鬧劇大于政治、表演大于實事,陰謀、留言和小道消息亂飛的選舉中,明面上是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撕逼大戰”,背后卻有人工智能算法和算法之間、黑客聯盟和選舉人的暗中較勁。這次美國總統競選被德國《商報》稱作“第一次數字化競選”,兩黨候選人都組織起了龐大的技術班底,將大量資金花在獲取和使用投票者的信息上。

轉發中國智慧城市導刊文章《2016美國大選特朗普獲勝下任總統,探究美國大選背后的個人隱私與大數據?!?/p>

@數據客合作總監-劉丹:

今天世界關注的焦點信息,來看特朗普獲勝的那些數據。

在民意調查與結果預測方面,著名民調網站FiveThirtyEight從今年6月起持續統計民調,預測各州的選舉人票將落入誰手,根據民調選情即時更新。同樣看民調,《華盛頓郵報》從數據中細分出了登記選民/潛在選民(Registered/Likely)、性別、黨派、意識形態、種族、年齡、受教育程度,以及作為白人的受教育程度這八個群體,將各群體從6月至10月對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程度可視化呈現。當我們選擇“種族”這個分類,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在黑人選民方面,希拉里幾乎一直是以80%的支持率差距“藐視”特朗普。而在獲得白人選民支持的方面,特朗普始終以微弱優勢領先希拉里(9到18個百分點)。位于綜合圖中間的曲線代表對兩人意見搖擺不定的群體。盡管搖擺,但變動的幅度都不算太大——最突出的是年齡65歲以上人群,幾乎每兩個月就“倒戈”一次,但最多也不超過19個百分點。對于其他群體而言,則是一開始認定了哪個候選人,就會支持到底。

《紐約時報》另一亮點,是一個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勝利之路”結構圖。這宛如枝蔓叢生的結構圖看起來復雜,但原理非常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若A則B,否則C。結構圖左邊列出的是搖擺州,這些州的選擇往往能一票定勝負,從圖中可見佛羅里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極為關鍵。這個圖就從假設誰能贏得佛羅里達州開始,接著一步步推理每一個搖擺州的勝負情況會導致的結果,以此展示兩人將如何獲得最終勝利。到目前為止,時報的分析顯示,希拉里比特朗普多出了300多條路徑入主白宮。

在社交媒體表現,眾人皆知,特朗普是個狂熱的社交媒體愛好者,在推特上總是語出驚人。但很快有人發現,特朗普從安卓手機和iPhone端發的推文風格不一:安卓發出的推文多數語氣暴躁,言辭激烈,而iPhone推文更有禮節,語氣更加節制。于是便懷疑安卓和iPhone推特賬號分別為特朗普本人和其競選團隊所用。

轉發:美國大選落幕,大數據下他是如何贏下這場戰役的。

@崔之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在美國努力阻止核擴散七十年后的今天,特朗普卻建議日本和韓國最好發展自己的核武器。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斯科特·薩根剛從首爾回來,他是一名核武器專家,他告訴我:“特朗普的言論正在起效,一些政治領袖,尤其是政黨中的極端保守派正在公開呼吁研發核武?!?/p>

轉發:特朗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

@曹重英:IT高管會:

《科學》雜志給美國新任總統的六堂科學課提出了6個目前與全球社會、經濟及民生發展有關的、最重要的科學議題。新任總統將面對一大串針對已知風險的政治決定,包括恐怖襲擊、對外沖突、國內犯罪與暴力、流感蔓延和自然災害。同時也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DNA編輯或無人駕駛汽車等新技術的潛在風險。每一項的風險評估、公眾聲明,以及如何制定可以贏得選民、相關行業和地方、州、聯邦決策者支持的合理政策,都是新任總統需要面對的挑戰。

轉發鏈接:

《科學》雜志給美國新任總統川普開了六堂科學課

@陳越開源聯盟:

特朗普向來以移民政策強硬著稱,其領先勢頭已經對美國移民情況造成影響。大量人急于離開美國前往加拿大,激增的申請者已經造成加拿大移民局網站崩潰。

@崔之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美國大選特刊之二:川普對于亞太地區的“以力量促和平”主張,共和黨候選人將如何重新書寫美國與亞洲的關系。本文作者為川普的高級顧問。此文全面闡述了川普的亞洲政策,值得重視。作者提出,川普不會在軍事上在亞洲收縮,更不會退出亞太。相反,川普將會加強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而只是會讓盟友,主要是日韓分擔更多的軍費以支持軍備擴張。文章對中國有許多偏見和不符合實際的攻擊,本文一并譯出,請讀者自行辨別。本文為美國大選前一天所寫。原文出自"Foreign Policy".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作者之一還曾寫過《Death by China》一書并拍攝了同名電影。

轉發“實驗主義治理”微信公眾號文章:《142期|美國大選特刊之二:特朗普真的會撤出亞洲嗎?》

轉發:川普核心顧問電影《Death by China》視頻鏈接

@馬若涵(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在美國2016年大選落下帷幕之際,川普的一家無疑成為了媒體的寵兒,其中很多小報都在挖川普白富美女兒伊萬卡?特朗普的料,然而直到有些網友看到了這一條視頻,發現川普的4歲的孫女竟然會說中文。這條視頻發布于今年的猴年春節,34歲的伊萬卡在她的Instagram上分享她4歲女兒Arabella用中文唱歌的可愛視頻,以慶祝中國農歷新年。在視頻里,Arabella穿著傳統的紅色刺繡服裝,并用中文唱了一首中國詩歌??靵砜纯此臐h語怎么樣?

轉發:川普外孫女念中文寫漢字背唐詩視頻鏈接

@崔之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Charles Taylor論川普

轉發:《HOW TO RESTORE YOUR FAITH IN DEMOCRACY》

@方興東(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

我們將在《網絡空間研究》第三期推出重磅專題“特朗普時代的網絡空間戰略與對華政策研判”,歡迎大家關注。這里先分享賴明明及袁翼倫的專題報告《特朗普時代中美網絡空間合作新態勢,——評蘭德公司“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的主要觀點:蘭德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智庫,尤其以準確判斷國際關系走勢而見長。本文分析《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的基本內容,嘗試對報告所提及中美突破在網絡空間合作的瓶頸,以及推動雙邊在網絡空間合作的路徑進行評估。蘭德公司“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既為第58屆美國總統提出處理中美網絡空間分歧的政策建議,又是說給中美雙方決策者聽的。報告基于對中美網絡空間利益大于分歧的評估,表達對推動中美減少分歧、達成合作的期望。報告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第58屆美國總統在網絡空間領域的政策動向,而且有助于縮小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分歧而達成更廣泛的合作協議。

猜你喜歡
川普網絡空間希拉里
網絡空間攻防對聯合作戰體系支援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變色啦!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參考譯文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實力”外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