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思考

2016-12-27 10:30李春香戴樂
綠色科技 2016年21期
關鍵詞: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生態建設

李春香+戴樂

摘要:針對克拉瑪依市的自然地理狀況和城市園林綠化現狀,提出了在當前條件下,發展克拉瑪依市園林綠化的建議,以期改善生態環境,為干旱地區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生態建設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1-0019-02

1 引言

經過工業化、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自然環境已經變得十分惡劣,生態失去平衡,大自然飽受蹂躪,空氣、水、土壤遭受污染,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溫室效應等問題日益凸顯,各種“城市病”隨之而起,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這些促使人類覺悟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我們必須從工業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轉變。城市生態園林建設是生態城市的重要基礎部分,是當今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建設園林城市可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平衡,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城市生態建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 克拉瑪依自然條件概述

克拉瑪依市區坐落在加伊爾山北側山麓地帶,加伊爾山是市區北側的一道天然屏障。市區的地形地貌較為單一,為傾斜平原礫質戈壁。區域的氣候特點為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風沙危害嚴重;年平均氣溫為8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稀少,大約為101.7 mm,降雨主要分布在6、7、8三個月;年均蒸發量大,大約為3545.2 mm;全年平均大于8級的大風日為76 d,最大風力可達到12級以上,瞬間最大風速為45 m/s,主風向為西北風。而克拉瑪依作為一座資源型城市,要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園林綠化必不可少,而城市園林的環境功能,是潛在的生產力,它融合在社會生產的全過程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資本,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許多城市和社區出現了“以綠引資,因綠興市”的連鎖反應,因環境改善、景觀美化,而走上了環境與經濟的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道路。因此,加強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促進區域的生態環境改善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膨脹,城市里高樓林立。同時,由于人類活動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和氣體廢物,對水質、空氣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各種噪音、光、熱污染普遍存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利用,使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影響了生態平衡,因此,人類面臨著保護自然環境的巨大任務。目前人們開始在城市內大量植樹、栽花、種草,用園林綠化人為的強化自然生態系統,利用綠色植物特有的生態功能,通過它們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利用它們吸收有毒氣體,減輕空氣污染和防塵殺菌,用它們降溫增濕,調節小氣候、減弱噪音、防止沙塵等。城市要取得基本的生活質量以及與自然環境協調,就是實現建筑,城市與園林綠化的再統一。因此,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人工設計,加強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實現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結合,把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4 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的思路

鑒于克拉瑪依市的自然條件,結合多年的生產實踐,筆者認為把城市林業的理念引入到克拉瑪依市今后的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中,是克拉瑪依市園林綠化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把森林引向城市,遵循生態學原理,并以經濟生態學原理為指導,使克拉瑪依市園林綠地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得到協調發展,建成有園林風貌的生態城市。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既可生產各類園林產品,又能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全體市民創造出最理想的清潔、舒適、優美、文明的現代化生態環境,是克拉瑪依市園林綠化事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緊迫要求。然而,由于諸多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克拉瑪依市的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尚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急需改善與提高。根據克拉瑪依市的園林綠化現狀,著眼將來,特提出強化生態意識,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基本思路。

4.1 加強宣傳,依法治綠

大力宣傳《城市規劃法》和《城市綠化條例》等法規,廣泛地向市民宣傳城市園林的重要意義。只有廣大市民充分了解城市園林建設的重要性,取得市民家庭和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持,才能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城市綠化建設中,樹立起建設綠色家園,造福子孫后代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同時要加到執法力度,切實糾正園林綠化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罰代法和以權代法的不良傾向。

4.2 提高市區的綠化質量,增加綠地面積

結合克拉瑪依市綠地分布的具體情況,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解決市區綠化與建筑爭地的有效措施。

4.2.1 合理規劃園林綠地

在城區綠化中,努力做到“見縫插綠”。整個城市園林綠地的分布規劃,應以大、中、小綠地相結合,其中以小為主;點、線、面相結合實現線、面的特征?!叭 本G地(即小街景、小綠地、小游園)是普遍綠化的具體體現,廣泛分布于城區的各個地段、單位、團體,具有面廣量大、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因此,建設好“三小”綠地,不僅便于市民的接觸和交往,為他們提供一處親近大自然的良好的休憩娛樂場所,而且對整個城市市容市貌的改善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點、線、面上,“點”多指公園;“線”多指街道綠化、游憩蔭帶、濱河綠帶等;“面”則指分布廣泛的機關、醫院、學校及居住區綠化地帶。由于“線”是城市綠化系統的“血管”,又是城市綠化的門面:“面”是城市綠地的“大頭”,且和市民生活、工作關系密切,因此,在“點”、“線”、“面”的三結合中,“線”與“面”更具有特殊重要性。

4.2.2 發展垂直綠化和屋頂花園,實現立體園林

向建筑索取綠化空間,既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極大地改善建筑所創造的人工環境,擴大綠化植物的數量。立體的全面綠化將成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途徑。據研究,一幢五層樓房的陽臺和墻面綠化相當于樓房占地面積的3~4倍,利用攀援植物或其它植物向立面空間發展,無疑會極大地提高城區綠化面積。屋頂和平臺綠化具有變化的層次和高差,既能豐富城市的景觀,又能使較高層次的居民易于接近自然。同時,室內綠化既能豐富和改善人的室內視覺景觀,又能調節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情趣。因此,室內環境的創造正日益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重視。

4.2.3 提倡復層混交,提高綠化質量

以生態學和群落學為基礎,實行喬木、灌木、草木、藤本、草坪及地被子植物的多層垂直混交的植物群落,其綜合生態效益為單一草坪的4~5倍,不僅可以在城區較為惡劣的人工環境中更好地發揮其生態效益,而且可以展示空間景觀的豐富多彩。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無論從生態的改善,還是從美化的角度來說,復層混交結構應當成為植物造景的主旋律,警惕過量的“以草代木”。當然,配置適當的疏林草地也是可以的,但如以大面積草地點綴少量樹木的種植結構作為主要模式普遍推廣,就會在喪失了大量的“綠量”和生態效益的同時,只是得到大量雷同的景觀。

4.3 實施城鄉統籌考慮,大面積增加綠地面積

應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為指導,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發展,從城市整體(包括郊區在內)生態環境出發,以市民的生活為核心,大面積增加城市周邊區域防護林,充分發展小拐鄉、烏爾禾區等地方的農田防護林,充分利用城市森林抑制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的功能,解決由于城市擴大,人口增加,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要以營造成片森林為主體,更多地增加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優質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4.4 多渠道籌集資金,保障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順利實施

多渠道籌集資金,強化政府行為,充分調動社會各部門、各階層的力量,參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通過以土地換生態的政策,調動市民參加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形成土地開發的良性循環,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4.5 加強科技投入,提高生態效益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加快了園林發展的步伐,但是在園林科研和園林科技推廣方面嚴重滯后,導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質量欠佳,為打破這種僵局,今后必須加強科研,特別是在引種馴化方面應大力加強,引種馴化要成熟一個推廣一個,要始終把科研及推廣工作作為頭等任務來抓,同時借鑒國內外同行的先進技術成果,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有利地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的發展。

5 結語

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的主體,是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舉措。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營造城市的綠色景觀,就必須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地的覆蓋率,建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局面,是未來城市發展的理性選擇。統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創造更加適宜人們居住和創業的良好環境,以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志熙.城市生態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2]林培勛.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環境建設[J].福建熱作科技,2005(6).

[3]楊秋萍.論南京生態園林城市建設[J].綠色科技,2010(7).

[4]韓 超.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園林建設探討[J].現代園藝,2015(11).

猜你喜歡
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生態建設
“引水工程”對克拉瑪依局地小氣候的改善
Love Remains in the Human World
“慕課”建設本土化問題及對策探析
探討生態堤防的現狀與建設思路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地方高校對宿遷生態建設影響之研究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