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16-12-27 14:40陳宇輝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6年21期
關鍵詞:紡織業出口

陳宇輝

[摘 要] 后配額時代的全面發展對全球紡織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紡織業作為全球紡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各項新的問題,如何融入到國際社會更為精細和緊密的生產網絡中,實現與國際紡織經濟的接軌成為我國紡織業重點關注的問題。但是,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我國紡織業的國際化建設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十分有必要積極探索后配額時代下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優化措施,為中國紡織業與國際紡織經濟的接軌提供一定的支持。

[關鍵詞] 中國紡織品;后配額時代;紡織業;出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76

[中圖分類號] F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1- 0145- 03

0 引 言

從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紡織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中國紡織業在世界市場上占據的優勢也愈加明顯,在推動世界紡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從國內經濟發展層面進行分析,紡織業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部門,其在滿足國內紡織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三農問題加以解決,在籌集社會建設資金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長時間以來我國紡織業的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紡織業出口也逐漸演變為社會焦點問題。但是從對我國紡織業出口現狀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紡織業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出現了各類問題,對紡織業的發展和紡織經濟的興盛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也限制了我國紡織業的國際化發展步伐。

1 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的各項問題

受到紡織品出口配額制度逐漸取消的影響,我國紡織品行業在紡織品出口方面對歐美國家的出口量迅速增多,僅在取消配額制度的2005年前兩個月,我國對歐美國家的紡織品出口量就得到了顛覆性的突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量突破了50億元的大關,同比前一年增長了77%左右。但是與紡織品出口飛速發展同時進行的是國內紡織行業競爭的加劇,在市場秩序規范力度不足的情況下,紡織品行業之間的無序競爭愈加頻繁,各個企業希望通過價格競爭來增加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紡織品行業在國內的價值增量逐漸開始向著國外轉移,并且這種價值增量的大量轉移還造成歐美國家對我國重新設置了多種類型的貿易壁壘。因此對國內外形勢進行綜合分析,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的各項問題主要包含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

1.1 新配額體制逐漸產生

我國進入到世界貿易組織后,根據入世協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針對紡織品進出口問題仍可以采用紡織品條款和特別保護條款等世界貿易組織允許的相關措施,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進行特定的限制。這些規定的存在促使歐美國家針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價值增量急劇增加的現實,指出中國紡織品短期出口量大幅增加造成紡織品價格下跌,已經對本國紡織品行業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中國紡織品出口提出相應的配額限制,甚至針對中國紡織品出口問題開展適當的反傾銷調查工作。這就為世界其他國家對我國紡織品的限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1.2 技術壁壘方面綠色壁壘產生限制性影響

我國紡織品出口工作的開展除了必須要應對世界貿易組織規定下各國采取的措施外,還需要應對技術壁壘。針對我國紡織品在短時間內出口數量急劇增多的社會現實,歐美等國還充分利用技術壁壘這一更加具有隱蔽性的措施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進行適當的限制。一般來說,在紡織品行業中存在兩個主要的技術壁壘:紡織品從生產、運輸到最終銷售的全過程都應該符合特定的環境指標;紡織品最終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后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產生威脅,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兩個技術壁壘的存在從表面上進行分析確實是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推進環保工作的需要和對消費者正當權益的維護,但是實質上,為了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歐美國家針對中國紡織品設定了過高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技術壁壘中的綠色壁壘成為限制我國紡織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我國紡織業的發展。

1.3 反傾銷措施

在配額制度取消后,歐美國家針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采取了一定的反傾銷措施,看似是對本國權益的維護,但是實質上不公正的判定也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配額制度取消后的一年時間內,歐美國家針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反傾銷按鍵就超過了10起。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歐美國家借助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非市場經濟條款,提出反傾銷訴訟,并且適當的選取第三國家來對中國紡織品的國內價格和生產成本加以衡量,在“確定”中國存在傾銷行為后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產品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并且反傾銷案件的判定時間相對較長,在反傾銷案件中所有遭受指控的中國產品都必然不能夠進入國際市場。由此可見,歐美國家的反傾銷措施也嚴重限制了中國紡織品出口。

1.4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雖然人民幣升值從一定意義上進行分析能夠對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貿易摩擦問題進行適當的緩解。但是從我國紡織品出口問題上看,由于我國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范疇,因此其產品的價值增值能力相對較低,企業能夠在單個產品中獲得的利潤也往往偏低,倘若在人民幣增值后企業保持原有的國際市場價格進行出口,勢必會對國內企業的利潤空間進行進一步的壓縮,而如果為了維護國內企業的利潤空間而適當的提升產品出口價格,那么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優勢必然會逐漸喪失,對紡織品出口也產生著嚴重的不良影響。

2 針對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問題的有效應對措施

國內很多專家、學者針對配額制度取消后我國紡織品出口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井噴”式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貿易摩擦問題的出現,激發貿易矛盾問題,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產生不良影響。而從近幾年我國紡織品出口現狀可以看出,這一論述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驗證。因此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要想改善中國紡織品發展現狀,促使中國紡織品出口獲得長遠穩定的發展,就應該結合紡織品出口需求探索更為穩健的措施,為中國紡織品出口的穩定推進提供相應的保障。

2.1 加強對征收從量稅的重視

根據近幾年我國紡織品出口現狀以及商務部針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問題制定的措施,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出口紡織品征收從量稅工作的重視,借助從量稅規范紡織品出口,避免中國紡織品出口量在短時間內激增,影響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具體而言,紡織品出口方面的從量稅就是按照紡織品產品的出口數量征稅,目的在于有效限制附加值相對較低的紡織品對外出口短時間內激增,保證紡織品出口數量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為紡織品出口的穩定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2.2 對預警機制加以完善

我國商務部在2005年發布《紡織品出口自動許可暫行辦法》后,商務部針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問題一直出臺各項政策予以指導和規范,促使中國紡織品出口預警機制逐漸被建立起來并且得到了適當的完善。相關部門定期對中國紡織品出口情況進行分析,并在中國紡織行業的相關網站上進行及時的公布,保證紡織企業能夠及時調節紡織品的出口變動情況,進而對自身生產策略做出正確的調整。因此當前對紡織品出口進行規范也應該適當的建立更為完善的預警機制,保證借助系統的數據分析預警系統能夠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現狀和趨勢加以判定,并結合企業發展情況為企業決策的制定做出適當的指引。唯有如此,中國紡織品預警機制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紡織品出口工作也能夠獲得相應的保障。

2.3 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

我國是世界上較為著名的紡織品大國,從事紡織品行業的人口相對較多,上下游產業鏈甚至涉及到上億人。同時,在紡織品行業中不同企業規模的產業規模、生產能力、人力資源占有量以及資產形式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缺乏行業自律,那么就極易造成行業混亂,對紡織品行業的發展和紡織品出口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即使在當前社會紡織行業已經形成一定行業規范、行業自律也相對較強的背景下,仍然應該加強對行業自律的重視,希望各個相關企業都能夠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在行業的規范下完成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唯有如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紡織品行業才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發展,紡織品行業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優勢也會逐漸凸顯出來,為我國紡織品出口提供堅實的保障。

2.4 加強對產業升級工作的重視

在后配額時代,國際市場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產生的影響既能夠對我國紡織品行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限制,也能夠促使我國紡織品行業獲得一定的發展契機,具體來說就是防止配額限制逐漸取消后,世界紡織品市場的大門真正向我國打開,我國紡織品出口面對更大的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全新發展契機,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紡織品出口也必然面臨著更大市場競爭,促使紡織品行業不得不進行轉型升級,在新時期謀求新的發展。在這一經濟形勢下,我國傳統紡織業以量取勝的競爭方式優勢逐漸喪失,并且隨著時尚界的流行周期逐漸呈現出縮短化的發展態勢,紡織業也逐漸進入到短周期、快交貨、小批量的生產制造周期,產品的開發和更新換代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紡織業轉型升級。同時,紡織業在當前經濟形勢的作用下逐步加快轉型升級,不僅能夠應對國際紡織市場的變化,也可以促使產品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產業附加值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增加,對于企業合理應對世界市場的競爭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有利于紡織品出口工作的優化開展。

2.5 堅持走品牌化建設發展道路

產品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紡織業要想進一步提升紡織產品的出口優勢,還應該加強對品牌化建設工作的重視,從地區品牌、國家品牌逐步建設成為國際品牌,保證品牌優勢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促使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能夠得到顯著的增強。特別是對于我國紡織品行業來說,由于我國紡織品行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因此雖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品牌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品牌,品牌效應的優勢無法得到發揮,對產品出口工作也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紡織業應該保持對品牌建設的高度重視,逐步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為紡織品出口創造良好的條件。

3 結 語

綜上所述,受到國內外相關因素的影響在后配額時代我國紡織品出口逐漸面臨著來自國際和國內的雙重挑戰,紡織品對外貿易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基于當前社會背景,要想對我國紡織品出口情況進行適當的改善,增加紡織品出口競爭優勢,就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切實改善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現狀,在全面提升紡織品出口總量的基礎上帶動我國紡織經濟的發展,進而進一步加快我國紡織業的國際化發展進程,以紡織經濟的進步促使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取得更大的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俞春來,李秉強.中國紡織品出口相對困境及應對措施[J].價格月刊,2014(2):38-41..

[2]張慧穎.天津紡織品出口存在的問題[J].中國商貿,2016(3):123-124.

[3]楊元生.淺析中國與歐盟貿易摩擦對浙江紡織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6):41-43.

[4]王贏贏,王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7):152-153.

[5]胡向媛.紡織品出口市場(美國)貿易壁壘分析與量化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5.

[6]張榮.中國紡織品出口前景預測[J].山東紡織經濟,2013(6):11-12.

[7]李國忠.碳關稅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3):73-75.

猜你喜歡
紡織業出口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紡織業兩人入圍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
小蟲找出口
丹東紡織業新引擎
中國紡織業對外投資版圖
紡織業覓路
一只鷹,卡在春天的出口
科爾:“走出去”帶動紡織業升級
紡織業具有先期邁進強國的優勢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