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戰略大單品

2016-12-28 10:30劉春雄
銷售與市場(營銷版) 2016年1期
關鍵詞:戰略性單品機會

文/劉春雄

?

再造戰略大單品

文/劉春雄

主流換擋,首先是奠定新的戰略性大單品。這就像沒有航母的海軍,即使有再多的戰艦,也形不成強大的水上力量;主流換擋,實際上意味著老大單品被新大單品替代;主流換擋,不是換一堆小產品,而是換具備新時代最大公約數的大單品。

大單品這個話題,已經有十年左右時間沒講了。因為這十年是老的大單品占據主導位置,新的大單品通常又不是戰略性大單品,只是銷量的大單品而已。

十年前,圍繞大單品提出過一套營銷方法論和營銷模式,即“單品突破”的三段式營銷模式,分別是:單品突破、產品豐富、產品結構。這個已經成為開拓市場的一些基本套路,是傳統企業做渠道的方法論,屢試不爽。

想不到,現在戰略大單品這個似乎老掉牙的概念,再次引起關注,而且關注得恰到時候。

為什么要“再造”大單品?

與過去“大單品”的啟蒙不同,這次我用了“再造”的概念。

過去,每個行業龍頭企業,無不是掌握了戰略大單品,如乳制品行業的優酸乳、雙匯的王中王、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面”、統一的“老壇酸菜”、娃哈哈的“營養快線”。

可以說,沒有這些戰略大單品,所謂的品牌都不成立,行業地位也不存在。

優酸乳是乳制品行業的戰略大單品,凡是行業龍頭,無不是在這個單品占據領先地位的。然而,如果現在還守著這個“老大單品”,能在乳制品行業活得滋潤嗎?好在乳品龍頭企業基本都找到了新的戰略性大單品,如莫斯利安、希臘奶、安慕希等。

過去賴以成功的大單品,現在正在成為過時的產品,甚至成為包袱。每個大單品,都是時代的大單品。當大單品過時的時候,你的品牌也隨之過時。

過去的大單品,總體上是“雙低產品”,并且是經典的“雙低產品”,是那個時代的最大公約數。不把握最大公約數,就沒有戰略大單品。

現在行業龍頭企業都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總量下滑;二是大單品過時。

所謂的結構調整,首先是再造新的大單品。沒有新的大單品,未來的江湖就沒有你的位置。

大單品的價值

如果把大單品視為銷量較大的產品,那就完全錯了。戰略性大單品至少有三個價值:

1.戰略性大單品托起品牌

曾經有品牌虛無化、品牌文化的說法,我認為這都是成功后的演繹。不論何種時代,我都信奉一條:沒有銷量,一切免談。銷量才是品牌的基石。

沒有紅燒牛肉面,康師傅什么都不是。沒有王中王,雙匯就像春都一樣倒下。過去在中國成功的品牌,無論如何“化妝”,離開了戰略性大單品,品牌都是空的。

同樣,如果在新的時代沒有再造戰略性大單品,原有的品牌也會歸零,甚至會成為笑柄。

2.戰略性大單品,是其他系列產品的附身之所

這就是產品成長過程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這也是先有“單品突破”,再有“產品豐富”的原因。

3.沒有戰略性大單品,就沒有江湖地位

戰略性大單品,最后會變成市場上的“剛需”,沒有這個產品,渠道、終端就不容易搞定,市場就沒有威懾力。

主流換擋,再造大單品

主流換擋,首先是奠定新的戰略性大單品。這就像沒有航母的海軍,即使有再多的戰艦,也形不成強大的水上力量。

主流換擋,實際上意味著老大單品被新大單品替代。主流換擋,不是換一堆小產品,而是換具備新時代最大公約數的大單品。

再造大單品,意味著用新大單品替代老的大單品。

如果說過去的戰略性大單品是滿足“消費饑渴與購買力不足的矛盾”,因而“雙低”產品是有其合理性的話,新的戰略性大單品應該是滿足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或者說具有中產意識的群體)的需求。

所以說,再造是因為時代巨變,消費環境有了大的變化。

因此,我對主流換擋時代的大單品也提出了三條標準:一是口碑型,一嘗就喜愛;二是魅力型,一見就喜歡;三是價值型,性價比較高。

從價格表現看,新的戰略性大單品與老大單品相比,價格可以高出約一倍,至少也要高出50%。所以,不要害怕價格高。

然而,我現在也發現一個錯誤的導向,把主流換擋搞成小眾、搞成細分市場,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戰略大單品與定位無關

一個行業的戰略大單品與定位無關。戰略大單品的目標是當“老大”。當然,“老大”也是一種定位,但卻是超出常規的定位。我們通常所講的定位,一般是“老大”已定,我要另立山頭,當個“小老大”,一個不與“老大”爭鋒的“二老大”,核心是與老大錯位。

我不認為互聯網時代定位理論就不適用了,但在新老大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定位理論確實是不適用的??膳碌氖?,當過去的“皇帝”要退位時,你還只是想當一個“草頭王”,這就太沒有理想了。

現在的形勢確實是老的戰略性大單品要退位了,新的“皇位”虛位以待,很多人卻沒有當“皇上”的野心??梢哉f,錯失了這個機會,你就只能在很長時間內當“草頭王”。

戰略性大單品,其“戰略”二字,就是指目標是當老大,不是搞小眾。當然,最后沒當老大則是另一回事。至少還是能做到“求乎其上,得乎其中”。

大單品怎么來?

有人說大單品是規劃出來的,也有人說大單品是“事后諸葛亮”,根本沒法規劃。我覺得兩種說法都欠準確。

應該說,如果沒有規劃,就會有戰略性大單品,這種現象就像“守株待兔”,或者“瞎貓遇到死耗子”,歷史上總會出現小概率事件,但小概率事件是不可重復的,不可期待的。即使有了這樣的事,也不值得宣傳。

如果只要規劃好,就能催生戰略性大單品,也太高估了規劃的能量。

以我的體會,一是要規劃,二是等待市場檢驗。也許規劃了5個,成功了1個。這也是規劃的成功。

以統一的戰略性大單品為例。統一本來是沒有戰略性大單品的,在“老壇酸菜”之前,銷量最大的單品銷售額不過3億元,連康師傅的戰略性大單品“紅燒牛肉面”的1/10都不到。所以,盡管統一的品牌好像挺有力,其實在銷售時一點也沒用。

當統一的管理層有了大單品意識時,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去尋找。其實,“老壇酸菜”在沒有被當作戰略大單品時,在自然銷售狀態下銷量已經排在前3名??祹煾档膽鹇源髥纹贰凹t燒牛肉面”是“不辣”,而方便面消費者的1/3是“喜辣”的,在“喜辣”的消費者中,沒有戰略性大單品。于是,“老壇酸菜”被當作大單品推廣了。盡管當時反對者居多,但由于決策層有了戰略性大單品這個意識,就能夠說服和堅持。

戰略性大單品的規劃,決不能用調研的方法,而是靠對時代的靈性。本來我一般不用這個詞,但現在不用沒辦法了。這就像馬車時代不能調研出對汽車的需求一樣。開創未來的產品,是不適用調研方法的。

所以說,戰略性大單品既有規劃的成分,也有撞大運的成分。但沒有意識,撞上了機會,也不會珍惜。

歷史性的機會,要有歷史性的耐心

有些企業,曾經開發出升級換代的大單品,但由于當時上量比較慢,所以就降低,雖然上量了,也已經不是當初的升級目標了。

戰略性大單品,最初可能是隱藏在傳統產品中的升級產品,甚至最初銷量并不大。但那不是不適時宜,而是在等待時機。

所以說,歷史性的機會,要有歷史性的耐心。等到機會來了,要用爆發的力量去做。

華為的任正非好像說過類似的話,當機會到來時,要把一切壓上去。

我們總感覺戰略性大單品是短期爆發的,其實很多是有前期測試和蟄伏的,所謂的爆發,其實是機會到了。

我就認識一個企業,蟄伏了很多年。當爆發的時候到來時,老板就是沒敢爆發,后來別人爆發了,機會就沒有了。

所以,在過去“單品突破”模式中,我有一條,就是要爆發,以壓倒一切的力量爆發。爆發有兩大要素:一是時間短、快,二是力量集中,形成爆破力。

總結

中國產業整體調整,中產意識覺醒,提供了歷史性的再造大單品的機會。首先要把握機會,其次要有合理的方法利用機會。沒有戰略性大單品,未來就沒有你的位置。

作者微信號:liuchunxiong1964

猜你喜歡
戰略性單品機會
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國際化的推進策略
溫州城市“擁江發展”的戰略性和現實性思考
給進步一個機會
最后的機會
OFFICE LADY之嬌美清新型美妝必備單品
給彼此多一次相愛的機會
沒機會下手
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認識和思考
熱賣單品
超難搭配的單品也可以輕松駕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