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我國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2016-12-28 21:20河北省泊頭市民族宗教局
大陸橋視野 2016年22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國家

劉 勇/河北省泊頭市民族宗教局

新形勢下我國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劉 勇/河北省泊頭市民族宗教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民族教育在教育領域中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文章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對新形勢下我國民族教育政策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民族教育;發展

一、民族教育的價值取向研究現狀

多年來,學術界對民族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爭論不休,其觀點大致可分為三種,簡而言之:一種是傾向于國家化,一種是偏重于民族化,還有一種是介于兩者之間。一種影響較持久且處于主導地位的觀點認為,民族教育不應該走向普通化和全國化取向,而應當充分反映和體現民族特點,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成員的個性,培養民族人才,傳遞民族文化,最終更好地為民族地區服務。

民族教育不應當過分強調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應當重視各民族之間經濟聯系的普遍性,將其置于整個國家發展的浪潮中,使其跟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有人認為民族教育既要站在國家甚至全球的層面來考慮,又不可脫離民族地區的實際狀況和民族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需要。民族教育不僅應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鞏固邊防、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還應當是少數民族社會成員生存發展、實現人性和人權的需要,因此,“民族教育的價值定位應當在國家取向和民族取向之間尋找平衡點?!泵鞔_正確的價值取向對民族教育的發展起著指導性作用,在目前這個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一體化的時代,我們不能單方面地去看待民族教育,既不能扼殺它的獨特性和多樣性,也不能任其太過自由發展而脫離國家的軌道。民族教育當然應當是民族地區的教育,然而在我國,它必須是在承認中華民族一體的這個基礎上才能開展,費孝通先生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思想便是最好的佐證。

二、民族教育應與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相適應

首先,民族教育作為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的一部分,在教育目的上,它與整個國家的教育目的應該是要相一致的,我們不能脫離國家的教育目的而來談民族的教育目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的少數民族的自然性、歷史性、社會性的分布特點決定了民族教育只能是民族地區的教育,但這并不意味著民族教育就可以完全無視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自訂規章。國家早已采取了與之相對應的民族教育政策,力圖保證大區域聚居的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的權利。同時在民族自治州、自治縣創辦民族學校并鼓勵他們辦出自己的特色。但總的來說這些教育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正確指導,離不開國家相關部門的統籌安排,否則容易滋生異端思想,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

其次,經濟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發展水平,教育又反過來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社會在進步,民族地區遲早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消費觀念、高新科技、通訊手段等的入侵,且少數民族形勢錯綜復雜,其教育的發展是不可能完全按著他們自己的想法走的,國家的適當干預和調整是必須的。相比發達的東部地區,民族地區大多處于一種經濟相對落后的狀況,可以通過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來發展其教育,使之與其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如培養出更多的旅游業、養殖業、畜牧業等方面的人才以便更好地為民族教育服務,但我們不能將經濟的發展視為民族地區教育的最終目的。

最后,民族教育肩負著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重任,這意味著少數民族的教育應該走科學的、正確的道路。許多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服飾、節日、手工藝技術等,這些都是應該鼓勵發展和傳承的。但是,也有一些少數民族由于長期處于和外界斷絕往來的狀態,因此各方面的發展還比較落后,有些少數民族的某些活動還存在著大量的封建迷信的思想,對于這種情況,國家應加大宣傳力度和執行力度,適當地給予科學的民族教育。

三、民族教育應以民族發展,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為基礎

民族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一般教育,它有自身的獨特性,但它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其他民族的支持和幫助。國家早已頒布了多項政策來支持民族教育的發展,首先,提倡傳承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2002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強調:要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接受教育的權利,加強民族文字教材建設;編譯具有當地特色的民族文字教材,不斷提高教材的編譯質量。其次,重視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如2011年,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個部門印發的《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提出了優先發展人口較少民族教育事業的措施,其中包括開設人口較少民族校本課程。最后,通過立法來保證民族地區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通過增加經費投入、雙語教育以及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來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民族關系和諧發展;并且通過加強民族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來提高民族教育質量等。國家領導階層的意愿和構想是美好的,但是民族教育是個復雜而深刻的問題,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不是那么簡單,也容易出現偏差,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價值取向的問題。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民族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彼此間相互聯系的整體,因此民族教育既要發揮民族地區自身的特色,傳承其經典的、獨特的、原創的文化,又要隨時和其他家庭成員保持密切的聯系,共同為把中華民族大家庭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奮斗。

四、民族教育應以人為本,關注民族成員的生存和發展

民族教育應建立在國家教育這個大前提下,同時又不能丟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當前,很多學者在研究民族教育時,忽視了教育本身的含義。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民族教育同樣是一種以育人和樹人為目標的崇高事業。因此,它必須要以人為本,以人為先,在充分尊重人、關注人的前提下才能良好發展。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對民族教育的關注,不僅要強調民族教育對國家、對社會的功利性作用,也要重視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少數民族人口流動性變大,民族教育范圍也在漸漸擴大,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民族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對這些生活在大量漢族人口中的少數民族成員,更要關注其生存和發展狀態。

五、結束語

我國的民族教育首先要建立在中華民族“一體”的基礎之上,起到維護祖國安定團結,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其次,民族教育要為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傳承和發展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做出貢獻;最后,民族教育應當符合民族成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身心發展需要??傊?,要正確處理好三者關系,立足民族教育發展的歷史,從個人、區域、國家乃至全球的視野,來確立民族教育的價值取向,在凸顯尊重和培養人的同時,在承認國家“一體”的基礎上實現“多元”發展。

[1]王鑒.論我國民族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J].貴州民族研究,1996(1):99-104.

[2]張詩亞.多元文化與民族教育價值取向問題[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97.

[3]龍藜,季媛媛.我國民族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D].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2006:175-177.

[4]袁曉文,李錦.經濟現代化與民族教育的核心價值取向[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132-136.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民族國家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數民族的服裝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