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創新實踐研究

2016-12-28 21:20趙曉輝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大陸橋視野 2016年22期
關鍵詞:文獻圖書館院校

趙曉輝/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創新實踐研究

趙曉輝/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意義、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探索出有效的解決路徑。解決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薄弱、服務能力差等現實問題,提升社會服務品質。

高職院校; 圖書館;社會服務

一、圖書館社會服務背景及基本觀點

(一)研究背景

從目前國內外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實踐來看,國外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開放程度較高,社會服務對象正朝著細化的方向發展。國內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尚處于探索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圖書館界開始討論高職院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問題。2002年2月,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21條規定: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這無疑為高職院校圖書館進行體制改革、參與社會競爭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以及社會要求高院校圖書館開放的呼聲越來越高,部分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已經進行社會化開放嘗試。

(二)基本觀點

1.為地方中小企業提供政策信息及咨詢服務,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社會的信息中心,高??蒲泻徒虒W的重要基地,具備了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優勢。地方中小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迫切需要市場信息、科技信息、產品信息和人才信息。但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經濟實力有限,缺少專門的信息機構和信息人員。雖然對信息的需求呈多樣性和多層次化,但他們獲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比較單一,迫切需要獲得外部的信息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要積極地與企業溝通,使企業了解圖書館能提供什么樣的信息服務,充分利用本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積極開拓為企業服務的項目,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文獻資源,提供課題研究、專利信息、知識轉化和競爭情報等方面的各種咨詢服務,為企業需求提供團隊化知識服務。

2.建立地區聯盟機制,深度開發虛擬文獻。

地方公共圖書館長期以來面臨著信息增值與經費短缺,信息需求與信息匱乏的兩大矛盾。從館藏文獻類別來看,主要以地方文獻和文學休閑類圖書為主體,專業類圖書偏少,而高職圖書館館藏文獻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內容廣泛、專業性強。這樣高職院校圖書館和地方公共圖書館開展聯手服務,正好優勢互補。高職圖書館在開展社會服務中,要建立地區聯盟,主動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社區等公益機構合作,優勢互補,開展專題講座、書展、書評、演講、圖書漂流及與企業合作等各種讀者互動,擴展圖書館的服務,實現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

二、圖書館社會服務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

(一)主要特色

1.加強社會服務意識,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沒有開展社會服務,對開展社會服務觀念保守,服務意識差。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主要只停留在借閱、查詢等低層次的服務上,圖書館對開展社會服務重視程度也不是很高。隨著社會的不斷開展,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已成為現代化圖書館對外服務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圖書館要加強社會服務意識,轉變服務思想,豎立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理念,充分認識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主動開展不同層次、不同深度的多元化社會服務,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培養一支具有創新、開拓意識、業務技能高的專業化社會服務隊伍。設立專門的社會服務部門,堅持圖書館對外開放,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使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社會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2.取得多方經費支持,合理配置資源。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是上級財政撥款,要保證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和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的健康持續進行,必須加大各方面的扶持力度,與政府、企業合作,取得政府、企事業單位的資金投入,爭取社會力量的贊助和捐助,建立穩定的對社會開放機制,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資源配置管理制度細則等措施,盡可能地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向社會開放,為創造學習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使社會資源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與利用。制訂社會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規章制度,規定校外讀者的借閱對象和借閱時間以及收費標準,合理地配置館藏資源,在滿足校內教學和科研的基礎上,更好地開展社會服務。

3.成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聯盟組織,加強服務團隊建設。

隨著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領域和服務范圍的不斷拓展,必然會出現館藏資源、人力資源和館舍空間以及經費資源等方面的不足。因此,要成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聯盟組織,聯手各高校圖書館統籌制定發展目標、建立戰略方案、協調服務內容、制定實施步驟,監督、引導各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形成資源互補,特色發展的格局,促進高職圖書館社會服務協調發展。

(二)創新之處

1.開拓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研究的新領域。

以高職院校自身圖書館為龍頭,同時結合我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具體實踐,建立為地方職業類學校對口的學科建設、示范性專業建設、精品課建設和重要研究課題建設數據資源庫,為地方職業學校發展提供系列社會服務共享,打造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品牌,力爭做到“人無我有, 人劣我優, 人優我?!?,拓展社會服務理論研究的新領域。

2.豐富和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新理論。

通過借鑒發達國家圖書館社會服務成功的經驗,使我市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與國際接軌,廣泛收集國內外原生態文獻,逐步實現館藏文獻數字化,創新開展社會服務的途徑,豐富和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實踐的新理論。

三、圖書館社會服務今后的研究設想

1.提升館員的學術素養。

引領館員提高社會服務意識,轉變服務作風,利用微載體為讀者提供溫馨、細心、愛心、耐心的社會服務。樹立全新的、現代化社會服務觀念,運用微信服務、微書評服務、微電影服務、微閱讀服務等微方式進行在線咨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書目檢索服務等。對圖書館員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服務教育,牢固樹立社會服務理念,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事業心,從而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服務水平。

2.構建區域性圖書情報聯盟,實現社會服務資源共享。

攜手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科研院所資料室、文化館等,構建區域性圖書情報聯盟,加強區域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共同面向社會讀者開放,借助微載體進行文獻傳遞共享,做大做強文獻資源社會服務功能。

3.運用微載體,創新社會服務的新范式。

微時代圖書館可以通過各種微載體創新社會服務的新范式??梢越⑽⒉╅喿x群;還可以建立微信好友圈;通過微書評實現信息導航,推動相關社會服務的學術研究;開展電子書刊的網上查詢和閱讀下載等遠程社會服務;設計調查問卷,對讀者發放調查問卷,撰寫分析報告,為改善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質量提供科學的依據,提供人性化和個性化社會服務等。

4.注重開展特色服務, 提高社會影響力 。

圖書館應當根據他們的需求, 設置特色服務內容,讓他們方便享用圖書館資源。圖書館幫助特殊群體解決知識與信息方面的問題,讓特殊群體真正學會利用圖書館資源,并把它作為學習的一種習慣, 正是獲得全社會關注、提高社會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 圖書館規程(修訂) [EB/OL] [2010-0515].

[2] 賴良君 地方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思考 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08.

[3] 顧全勝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研究與探索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1.22.

趙曉輝 (1965.10-)女,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編目及社會服務。

猜你喜歡
文獻圖書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圖書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