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美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016-12-29 22:10黃志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圖形美的過程

黃志飛

美育是學校教學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被教育界所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審美、欣賞美、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教學實際中,音體美等技能課對美育的重視與研究已被人們所承認,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講,學生練的模式居多數,單調乏味,操作機械,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設置了障礙。我們知道,數學具有簡單美、和諧美、奇異美等特征。但數學美卻蘊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符號、嚴格語言,演譯體系中。沒有音樂中的抒情旋律、沒有美術中鮮艷的畫面、沒有文學中動人的詩歌。因而缺乏數學素養的人往往感到它枯燥單調,神秘莫測,難以喚起審美情趣。而作為當今時代中的一名數學教師應該清楚并運用數學中的數學美,把它滲透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置身于數學教學情境之中,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然而數學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有哪些作用呢?

1揭示數學美,提高學生鉆研數學的主動性

數學學習雖然在創造性欲望的滿足上無法與數學發現相比,但同樣可以享受到“再發現”和“再創造”的喜悅。一個概念的透徹理解,一個定理的巧妙證明,一個公式的正確使用,一個方法的恰到好處的運用,特別是一道難題經過冥思苦想后的突然悟出,真似“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圓的計算的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對圓面積推導過程的理解和應用,我應用了數學中的簡單美特征,發給學生材料,先由學生按照印好的線剪拼,推導計算公式,然后小組討論能否拼成其他圖形。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剪拼成了三角形、梯形,在我的指導下也推導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過程中,他們興趣盎然,眼中閃耀著成功的喜悅。

2啟迪思維活動

開發智力,提高能力的核心是發展思維。在數學學習中,一個數學題的解法是否合理,除了有實踐標準和邏輯標準之外,還有美學標準。例如應用題的解法常有多種,我們也提倡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那么在這多種解法中如何判斷其優劣呢?其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標準——是否簡捷。如:“一條路長1200米,某工程隊前3天修了全長的1/5,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還需幾天?”

解法一:

(1200-1200×1/5)÷(1200×1/5+3)

=12(天)

解法二:

1200+(1200x1/5+3)-3

=12(天)

解法三:

[(1-1/5)÷1/5]×3

=12(天)

解法四:

3÷1/5-3=12(天)

后兩種解法運算量小,道理也很清楚,特別是第四種解法,利用天數與工作量的關系,一下子算出總天數,再減去已用的3天,馬上得解,因而也是最清楚、最美的解法。

3深化理解知識

在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這一課的復習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了所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組織小組討論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平面圖形怎么進行分類?為什么?討論和分類的過程,也是理解這些圖形的內在聯系的過程,學生通過圖形的分類及用字母表示數量,得到的各種計算方式的極為優美的簡潔的表達形式,體會到了數學所特有的美。

4陶冶思想情操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之愛美,在年少時尤為突出,我們要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開啟心靈,引起精神的升華。充分利用生動的材料.以數學美的魅力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在享受數學美的愉悅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才能收到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

在教圓的周長這一課時,我結合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他把圓周率的值精確計算到了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在古代是多么的偉大啊,不言而喻,我國數學的輝煌成就中所體現出來的數學美,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材料。又如,數學中的曲線不僅具有柔和而流暢的外形,而且還可以賦予豐富深刻的含義:圓,象征完美,象征團圓,而曲線則暗示著某種人生真諦。

美是無處不在的,數學更是魅力無窮的。因此,只要教師能用生動的語言,美妙的方法,形象的現代化電教手段,精心設計的板書,向學生展示數學美,讓學生感受數學美,欣賞數學美,理解數學美,進而去追求美,創造美,把數學教學過程變成數學審美過程,一定會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美所激起的心理愉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發明能力。

猜你喜歡
圖形美的過程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這美的朋友 這美的如畫
分圖形
找圖形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圖形變變變
圓滿的過程
圖形配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