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

2016-12-29 23:53張金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新能力意識

張金榮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應注意在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創新教育的浪潮已席卷全國,創新教育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永恒主題。創新教育以發揮人潛在的創新意識,宏揚人的主題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實施素質教育,基礎教育首當其沖,而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興趣是創新能力的靈魂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痹醋詢刃牡臒釔酆妥非?,是創新的靈魂,他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要善于挖掘數學的內在美感因素,喚起學生的情感意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善于通過展示數學美,讓學生在對數學美的欣賞中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一般可以在提出數學問題時,揭露它的新穎奇特的本質,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的思維美和方法美,促使他們自覺地去揣摩它、掌握它。在把知識加以整理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數學的和諧統一和簡潔美,這樣不僅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而且讓學生品嘗到數學知識結構的美妙。有些教師把數學知識一味的總結成什么不成形的機械式的死記硬背的口決,讓學生去記,這正好違背了新課標的理念。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走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第二,使數學問題生活化,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并服務于現實生活。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再數學教學中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多年的傳統教學使數學知識脫離了現實生活,只注重數學理論的掌握而突略了服務于現實生活這一環節,據調查學生最怕試卷中出現的應用性問題。據統計高考試卷中應用性題是得分率最低的。這都是數學脫離生活的突出表現。

第三,運用多媒體,優化學習的情感、認知、應用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憑借其生動的視聽效果,逼真的動態演示,便捷的人機交互,打破了學生學習的思維定勢,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熱情,為他們開展創新活動,培養創新意識作好了充分的情感準備和內因鋪墊。

其次,要善于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誘發創新欲望

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敝灰袆撛斓囊庾R,創造的行動,就會取得創造的成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授業者”轉變為“引導者”,作為班級“特殊”的一員參加學生的活動,真摯坦率的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堅持每一個學生都產生一定的創新潛能,通過適當的教育取得創造性的成績。堅信學生是創新的主體,教師通過自己藝術化的引導,用愛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心靈放松,自主學習的氛圍,誘發他們的創新欲望,使他們敢于質疑,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從而創造一種能培養和鼓勵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再次,教學方法科學化,創設創新條件

首先要注重探索過程,培養創新思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只偏重結果,不重視過程,這很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和整合。實踐表明:對科學的知識,僅知其然是不夠的,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所創新。數學發展史告訴我們,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本身就是人們創新活動的結晶。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把這種創新過程藝術性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盡可能地親身體驗,把教學立足點放在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和知識點產生的基點上,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體系,實現認知結構的整體優化,為創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加強發散思維訓練,拓寬學生的創新視野。楊振寧教授說:“加強發散性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點工程?!睂W生進入高中后,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因而他們在獲取前人總結的經驗的同時,也常常有自己新的看法,或試圖進一步發展前人的成果,這種求異的探索知識的心理,在數學方面加以引導,其表現為思維的發散性。由此可見,教學時要多注意學生思維中的合理因素,鼓勵標新立異。對愛提怪問題的學生,不要動輒訓斥,輕易否定,而要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決不能挫傷學生寶貴的創新、探索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手段,如啟發誘導、實踐活動、多媒體演示等引導他們發展思維、開拓思路,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有利于創新思維的訓練。再次,發展想象,培養學生創新的品質?!皠撔码x不開想象,創造必須以想象為基礎?!毕胂笫侵橇顒幼罹呋盍Φ姆矫?,科學上的偉大發現,往往是科學家借助想象提出關于要解決問題的假設。牛頓、萊布尼茲等人發現微積分,是他們長期研究平面圖形的面積、曲線的切線以及變速運動的基礎上,通過超人的想象力發現的,并非出自邏輯推導。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必須大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中,利用投影、影象、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以及讓學生動手做模型、動手操作等方法,創設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從而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后,要因材施教,塑造個性思維。許多國內外教育學者都對我國進二十年來的教育進行研究,幾乎得出同樣的結論:我們的學生之所以缺少創新精神,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缺少了富有挑戰的個性思維。這恐怕也是中國至今一直沒有產生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這又從反面告訴我們,用同一思維模式去鑄造學生,必定會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看到,學生的思維品質也有明顯的差異,有的更擅長于形象思維,有的更擅長于抽象思維,有的則以逆向思維見長,對同一數學問題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思維方式解決,不同的數學分支各種思維也各有所側重,學生思維品質的不同這正從側面說明了創新思維的多樣性,我們決不能把各種思維方式分出優劣強弱之等級,更不能推崇一種思維模式,壓制另一種思維模式,而應當讓學生揚長避短,互相借鑒,對有數學天賦的學生我們應當倍加呵護關心,使他們能盡早地脫穎而出。誠然,如何在當今對全體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一個需要在理論與實踐上進一步加以探索的問題。

最后,要注意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探究和發現進行書本知識的學習,它超越特定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嚴格的課堂教學的局限,強調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要求學生自主地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關于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等方面的問題,展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從而獲得探究的體驗,發展研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再現行的高中數學教材中增設了研究性課題,這就為數學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機會,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

總之,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上具有全新的教育觀,只要我們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就一定能在教學習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新能力意識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消防意識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