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2017-01-03 22:00鄧志英黃毅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智慧城市湖南大數據

鄧志英 黃毅

[提要] 智慧城市是實現地區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基礎條件不斷完善,基本形成長株潭城市群為主體、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的結構形態,縣域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速。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應堅持政府起主導作用,協調各部門之間關系,引入社會資本,創新投融資渠道,出臺技術評價標準,各地區建設自身特色,推進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發展。

關鍵詞:智慧城市;大數據;湖南

基金項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智慧城市建設對湖南省經濟轉型的促進作用”階段性成果(16C0408)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現狀及思考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2日

一、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基本條件與現實基礎

(一)區域創新能力及高新技術產業有了較大提高。2015年,根據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與湖南的經濟實力相比,湖南的創新實力跑在了前面。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從“十一五”末全國第15位,升到了“十二五”末的第11位。

湖南省有五個國家級高新區,17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015年,全省電子信息技術實現增加值789.64億元,增長22%,電子信息領域企業增加63戶,增長25.2%。湖南限額以上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1,079.99億元,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7%。2015年,湖南省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全年電子商務增速66.7%,電子商務購買額位居全國第11位,銷售額位居全國第13位。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提高6.3個百分點。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6,128.8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長25.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1.1%,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額27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5%??茖W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額318.7億元,比上年增長46.3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13.3%。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新引擎。

(二)城市信息化升級的條件逐步建成

1、基礎網絡基本覆蓋?;A網絡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首要任務?!笆濉逼陂g,湖南省完成14個市州數字城市建設,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民政、公安、交通等20多個部門搭建了150多個專題系統。2015年湖南省網民總數達2,685萬,網民規模在全國排第9位,普及率39.9%,網民規模增速4.1%。手機上網用戶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用戶凈增480.5萬戶,總數達到3,639.1萬戶。到2020年,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城鎮地區實現光網覆蓋,城市家庭用戶帶寬實現100M以上接入能力。98%以上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85%以上自然村實現光纖、4G網絡覆蓋到村,農村家庭用戶帶寬實現50M以上接入能力。4G網絡實現全面覆蓋全省城市、鄉鎮和行政村。

2、政務信息系統正在完善。智慧政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領域。湖南省市縣三級已建立各類網站3,900多家,形成了省政府網站為龍頭,各級各部門網站為支持,統一入口,上下聯動,相互聯接的全省政府網站體系,基本建成了上通國家,覆蓋省、市、縣三級,部分聯通鄉鎮,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平臺。不少市州建成統一的辦公平臺,財政、公安、商務部門均已實現無紙化辦公。全省統一電子公文輸送系統、信息報送系統基本完成。湖南省推動全省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

(三)政策支持體系不斷完善。2011年,湖南推出了《數字湖南建設綱要》和《數字湖南規劃(2011-2015年)》,把“數字湖南”作為湖南省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把“智慧湖南”的發展明確為必由之路。2012年10月,省政府和中國電信公司簽署《共同建設“數字湖南·智慧城市”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11月,《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發布,提出了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要求。湖南省14個市州都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信息化、城鎮化的發展戰略。長沙市把建設“智慧長沙”列入《長沙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15年10月,制定《湖南省實施“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湖南省逐步建立起保障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體系。

二、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現狀

目前,湖南省有19個智慧城市試點。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圍繞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縣城和中心鎮為依托,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各有重點的思路進行。

(一)長株潭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基本形成。長沙的單項智慧城市服務用戶非?;钴S,交管、醫療、人社、文化生活等月活躍用戶,均排名全國前十位。長沙建成了數字監控及報警系統、線路管網管理系統、城區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等整體推進戰略布局的系統。實現了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地下管線項目建設,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工程已經啟動,實現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來服務城市生活。長沙梅溪湖生態城為國家首批綠色生態城區試點,開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在網絡建設上首創“網運分離”,建設全光纖城市區域網和全覆蓋無線網,“三網融合”一次性到位,提升片區環境、管理、交通、監控、服務等城市功能。

株洲市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智慧株洲云計算中心項目正式啟動。以智能交通指揮調度平臺、交通管理數據中心為基礎,集成122接處警系統、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信號控制系統、道路交通電視監控、交通誘導等10余個系統。在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電子政務、“數字城管”、“智能交通”、“數字電視”及“一站式公共服務”等信息化領域取得良好成績,“數字株洲”信息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湘潭市提出借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精美湘潭的目標。光網城市、無線城市、“三網”融合試點建設成效顯著,基礎信息網絡逐步完善?!爸腔劬湃A”綜合平臺正式運行,“智慧韶山”建設正全面啟動。湘潭市經開區成為湖南首個列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園區,“智慧九華”綜合指揮中心,48塊等離子屏幕構成的幕墻,遍布全區1,378個監控攝像頭。全區已劃分為87個網格,實現整個區域無視線死角。

(二)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格局正在形成。各區域中心城市以智慧城鎮的建設為粘合劑,將集約、低碳、綠色、人文等新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邵陽打造微信智慧城市,建立微信+城市服務,建立微信+城市管理,建立微信+農村電商的邵陽模式。衡陽主要建設“一個中心、兩級平臺、四大核心應用系統”,建成數字城市管理體系及云計算數據中心,初期配置小型機、PC服務器120多臺,實現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統一管理、分配、部署、監控,支撐智能交通監管系統、數字城管系統。益陽重點實施 “三大任務,五大平臺,十大工程”,主城區智能交通系統將投入使用,智能交通主要建設交通誘導信息發布、交通電視監控、道路信號控制、闖紅燈違法記錄、公路車輛監測記錄等系統和指揮中心、核心機房。常德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云計算機房,初期配置300臺左右PC服務器,支持2,000多個虛擬機的應用需求。岳陽數字城管已基本建成,“數字城管”采用了“一級監督、二級指揮、三級考評、四級聯動、分口處理”的管理模式和大城管平臺。郴州正式建成數字城管和云計算中心系統,對66平方公里主城區進行精細化管理,包括城市供水、供氣、排水、排污、通訊等,可對地下管線實施有效管理。

(三)縣域智慧城市創建工作提速。湖南省共有嘉禾縣等11個縣納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嘉禾縣主要注重城鄉一體化與信息化的結合,體現“智慧城鄉”的創新,大力發展城鎮、農村互聯網、物聯網,建設智能交通、智能建筑,大大降低城鎮通勤成本、交易成本。安鄉縣搭建智慧城市模型,建設云計算中心、信息交換平臺和城市信息傳感系統等,并在社會管理、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水利等諸多領域上與企業展開深入合作。桃源縣智慧城市重點項目(一期)總投資5.82億元,內容涵蓋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大樓,綜合檔案館、公共信息平臺、基礎數據庫及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政務等相關信息化系統。寧遠縣建成了縣公安局視頻監控中心和管理維護平臺。2015年全縣轄區新增視頻監控點位403個,總計新增攝像機585個,并制定《寧遠縣“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6-2020年)》。

三、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省級統籌規劃與引導,盲目跟風。智慧城市建設強調做好頂層設計,通過政府部門牽頭起主導作用,調動政府機關、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湖南省沒有成立智慧城市建設省級統一領導小組,沒有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只有株洲、常德、衡陽、永州等市州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且大多各自為政。在政策的制定上,缺少具體操作層面的指導意見。各地區對智慧城市的實質與評價標準不明確,工作思路不清晰,盲目跟風,沒有結合自身實際。

(二)數據共享困難,“信息孤島”嚴重。大數據分析是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大數據來源廣泛、類型豐富、數據量大、非結構性數據在數據分析中占比加大,大數據存儲成本過高,不同系統之間接口復雜,大數據中的規律和信息無法被充分利用。再加上各部門之間橫向、縱向協同困難,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現象普遍存在,各系統獨立建設、條塊分割,或者出于信息安全等因素,資源整合困難,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到目前為止,湖南省也沒有制定基礎數據共享、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技術標準,智慧城市建設標準規范體系有待于完善。

(三)各區域基礎差異較大,特色不明顯。由于各地區經濟水平發展差異,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有差異,但沒有形成自身特色。湖南省長株潭經濟發達,對智慧城市建設從領導層重視,資金來源相對多元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建設成效明顯要高于其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醫療來提升城市服務品質。其他區域中心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公眾信息平臺及云計算中心大多已建成,數字城管及智能交通取得較好成效??h級試點城市都已啟動智慧城市建設,但是信息化升級的基礎建設有待于完善。固定電話及移動手機的普及率很高,但是寬帶接入和互聯網的普及率仍很低,第四代移動通信網和無線寬帶網絡覆蓋率不高,電子政務基礎網絡建設有待完善。各地區沒有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本地區的比較優勢,或者著力解決阻礙自身發展的問題為目標,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建設智慧城市。

(四)缺乏資金上的支持,投融資渠道單一。智慧城市建設周期長,見效慢,涉及到基礎設施的信息化升級,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為屬于民生工程,私人資本的參與性偏低,融資渠道單一,很大部分資金還是依靠政策來填補。許多試點城市,特別是縣級試點城市,融資相當困難。再加上沒有統籌規劃,資金分散,各地區也沒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智慧城市建設,致使整個工程項目進展緩慢。有些地區對自身的比較優勢不清,沒有結合實情形成自身特色,照搬照抄,造成資源浪費。

四、推進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的建議

(一)政府加強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各部門關系。智慧城市建設以政府起主導作用,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政府基于城市發展的長遠角度,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做出統籌規劃。同時,以某一城市作為典范,引導示范。各級政府對本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在省級規劃的基礎上,明確本地的優勢及劣勢,確定建設目標、建設特色、建設重點、建設難點及難點的攻破,其他各部門的配合與支持。

由于整個社會信息共享意識淡薄,對信息集成共享存在誤區,政府以云計算、大數據理念,與信息技術平臺有機對接,建立統一綜合的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探索建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打破各系統獨立建設、條塊分割的局面,通過連點成面的方式對各部門的信息進行整合。

(二)出臺評價標準,保障信息安全。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難以確定主要表現為數據的缺乏、方法的缺乏和經驗的缺乏,難以量化分析??梢詫⒒A設施、智慧產業、智慧服務、智慧生態等幾大領域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如基礎設施可細分為:無線網絡覆蓋率、光纖接入覆蓋率、戶均網絡帶寬、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應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智慧產業可從智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特色產業及占本地區GDP的比重,對就業的貢獻率指標進行量化。智慧服務可以從交通堵塞的改善情況、城市管理效率(如城市臟、亂、差情況)、公眾辦事的效率(如辦理事務縮短的時間)、滿意度及公共服務應用普及率等。智慧生態包括環境污染(如污水處理)、能源消耗、空氣質量、城市綠化率、噪音控制情況等進行評價。只有智慧城市建設形成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各地區根據自身情況,才能建設適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智慧城鎮。

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企業及個人的隱私可能泄露,甚至國家安全可能將受到信息武器與網絡恐怖主義的威脅,大數據可以按照數據安全儲蓄要求,存儲在任何空間,通過數據加密的方式為數據流的上傳與下載提供有利的保護。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明確信息資源的責任主體和監管主體,保護各主體的合法權益。立法機構和監管部門也要出臺相關保護個人隱私的措施。

(三)引入社會資本,創新投融資渠道。目前,湖南省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單純依靠政府投入和信貸遠遠不夠,將政府財政投資、銀行貸款、債券融資和第三方投資完善融合是解決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短缺的重要方式。各類資金來源合理搭配,堅持開發性融資與商業性融資并重。創新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挖掘、應用大數據信息商業價值,利用資本市場收回投資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的渠道,實現政府和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合作共贏。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建設,通過與高新科技企業合作,企業獲得利潤增長新動力的同時,也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向商業銀行貸款或獲得政策性銀行的支持可以作為短期資金來源。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設的紅利,如土地增值,既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又可以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與短期融資方式互相補充。公眾是智慧城市建設最后的檢驗者,可以通過購買投資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的股票、基金、地方國債、公司債等金融性資產參與到智慧城市建設中來。

(四)注重區域差異,形成特色發展。湖南省的旅游資源豐富,湘西農村有優秀的民俗文化,如歌舞文化、體育文化、巫蠱文化,可以開發以民俗文化為特色的智慧旅游。長沙作為湖南省的省會城市,交通擁擠較為嚴重,以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為主要建設目標發展智慧城市,然后再依次推進智慧醫療、智慧水務、智慧社區等。株洲大部分地區是重工業區,是重酸雨區,可以將智慧生態作為主要目標,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衡陽城市建設可以智慧城管作為重點進行建設,避免齊頭并進,效果不顯著的結果。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設因為資金、經驗的不足,應該避免盲目跟風及全面推進,應發揮自身優勢或以彌補自身短板為主要目標,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湖南省統計局.http://www.hntj.gov.cn.

[2]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3]2014年湖南省電子政務發展報告.http://www.doc88.com.

[4]湖南電子政務微信號.hndzzw.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電子政務中心).http://mp.weixin.qq.com.

猜你喜歡
智慧城市湖南大數據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線建設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歲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