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西北五省與哈薩克斯坦產業互補性分析

2017-01-03 22:07趙楊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西北地區哈薩克斯坦產業結構

趙楊

[提要] 自2001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我國打開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與相鄰的中亞五國進行密切的貿易聯系。在2009年,我國西北地區向中亞五國出口產品總額達到西北地區總出口的56%以上。中亞五國在與我國的貿易交流中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國也獲得了大量的資源支持,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加強了我國與歐洲之間經濟文化聯系。中亞五國與我國西北地區經濟文化聯系不斷增強,這不僅是因為相鄰的地理位置,也是因為我國西北地區與中亞五國存在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上的互補性、文化上的相似性?,F在,中亞五國已逐漸進入經濟平穩增長期,但基礎設施落后,交通運輸網絡不夠完善,嚴重制約著中亞五國的發展。通過對我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的分析,測算產業同構性、經濟周期波動的同步性、貿易依賴性,得出我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產業結構相似度較低、經濟周期波動相關性強、西北地區出口對哈薩克斯坦市場依賴程度較大、兩地之間存在產業互補性等結論。

關鍵詞:西北地區;哈薩克斯坦;產業互補性;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我國西北五省與哈薩克斯坦產業互補性研究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一、引言

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并在2015年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得到哈薩克斯坦的強烈回應和支持,這不僅是中國適應新時代新發展要求的偉大戰略,也是哈薩克斯坦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新發展的重大機遇。中國西北地區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往來的門戶,但中國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產業正從東部往西部轉移,因此中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國家之間有較好的經濟合作基礎,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也可以幫助西北地區的發展,加快中國產業轉移的進程。哈薩克斯坦有很強的資源優勢,但產業發展水平偏低,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而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存在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也代表了兩地區之間存在了產業結構上的差異,即存在產業互補性,因此加強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產業合作很有必要,產業合作也將成為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的基礎。

哈薩克斯坦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于世界前十,貴金屬、稀有金屬、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儲量十分豐富,世界儲量第一的鎢礦和世界儲量第二的鉻礦都在這片土地上。豐富的能源礦物儲藏帶來的不僅是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煤炭和礦物采選業的迅猛發展,還帶動了石油焦炭加工業、金屬加工業、化學原料和產品制造業的快速崛起與發展。儲量十分豐富的鈾,讓核燃料加工業也快速崛起。哈薩克斯坦人口稀少,但耕地面積在3,000公頃以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谷物。雖然農業在哈薩克斯坦的GDP中所占比重很低,只有5%左右,但哈薩克斯坦是谷物和制粉工業產品出口大國。哈薩克斯坦的面積是與中國相鄰的中亞五國中最大的,也是和中國聯系最親密的中亞國家,雙方在阿拉木圖阿里-法拉比大學和阿斯塔納歐亞大學建立了兩所孔子學院,為哈薩克斯坦人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徑。

二、產業同構系數分析

運用基于農業、工業、服務業分類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分析,得出我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的產業相似度系數表。因為涉及地區與國家之間產業結構,取0.95為標準,當產業相似度系數值小于0.95時,認為兩地區之間產業相似度較低,即存在產業結構互補。

將西北地區作為整體,測算與其哈薩克斯坦產業同構系數,Sij<0.95說明存在產業互補性,可以很明顯看出,除了土庫曼斯坦,其他四個國家與我國西北地區的產業相似度比較低,從產業結構來看,認為我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存在產業結構互補。(表1)

三、經濟周期波動同步性分析

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庫和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的哈薩克斯坦GDP增幅和整理計算的西北地區GDP增幅進行對比和相關性分析,1994~2014年我國西北地區大約可以分為5個經濟周期,第一周期是1994~2000年,第二個周期是2001~2003年,第三個周期是2004~2008年,第四個周期是2009~2010年,第五個周期是2011~2014年。(表2)

對哈薩克斯坦總體而言,同樣可以分為五個經濟周期。第一個周期是1994~1998年,第二個周期是1999~2002年,第三個周期2003~2009年,第四個周期是2010~2012年,第五個周期是2013~2015年。若考慮時滯因素,從經濟周期的變化來看,2000年之前,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周期波動受我國西北地區影響;2000年之后我國西北地區經濟周期變化受哈薩克斯坦的影響。但哈薩克斯坦自1991年蘇聯解體,1992年實現獨立以來,經歷了經濟大衰退,之后又受到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的沖擊,直到2000年左右哈薩克斯坦經濟才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周期在2000年以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形勢不穩定。2001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我國西北地區與哈薩克斯坦的交流聯系更加密切,因此會受到哈薩克斯坦國家的影響。如果考慮我國西北地區受到2008年奧運會的刺激作用,可以解釋2009年我國西北地區比哈薩克斯坦提前進入下一個經濟周期,線性聯動十分明顯。從哈薩克斯坦與我國西北地區經濟增長走勢圖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2000年以后,兩個地區基本呈現同增同減的狀態。(圖1)

四、HM指數分析

我國西北地區對哈薩克斯坦出口對西北地區市場的依賴程度比較低。這說明哈薩克斯坦是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其市場對我國西北地區出口的影響很大,而我國西北地區的市場對哈薩克斯坦出口的影響卻很小,非對稱特征顯著。但是,從綜合數據來看,我國西北地區出口對哈薩克斯坦國家市場的依賴程度從2009年到2014年正逐年減少,而哈薩克斯坦出口對我國西北地區市場的依賴程度卻正在逐年上升。(表3)

我國西北地區向哈薩克斯坦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重在2009年一度達到56.32%,占了總出口的一半以上,這不僅是因為我國西北五省地理位置上和中亞國家靠近,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西北地區與中亞國家之間自然資源稟賦不同、產業結構差異造成的互補性。到2014年,西北地區向中亞出口只占了總出口的39.33%,較2009年有了很明顯的下降。這說明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我國西北地區正在開辟新的出口市場,貿易產品種類也愈發多元化,以減少出口產品對中亞國家的依賴程度,但哈薩克斯坦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出口貿易市場。哈薩克斯坦也更加重視與我國西北地區的聯系,更多資源產品出口到了我國的西北地區,帶動了雙方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產業結構也得到了優化。

綜合來看,我國西北地區出口對哈薩克斯坦市場的依賴程度較大,因此判斷在貿易結構上,兩個地區存在產業互補。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圳,申金升.論發展我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J].中國軟科學,1999.12.

[2]于津平.中國與東亞主要國家和地區間的比較優勢與貿易互補性[J].世界經濟,2003.5.

[3]陳玉榮.中國與中亞地區經濟合作[J].國際問題研究,2004.4.

[4]李豫新,陳淑嬙.新疆與中亞國家產業互補巧與競爭性研究——基于對外貿易的角度[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

[5]王海燕.中國企業進入中亞市場的機遇與前景[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9.3.

[6]胡穎.中亞國家貿易便利化發展及其評價[J].新疆財經,2009.2.

猜你喜歡
西北地區哈薩克斯坦產業結構
聚合物改性瀝青在哈薩克斯坦的應用研究
1月份哈薩克斯坦煤炭產量同比增長6.3%
哈薩克斯坦油粕產量預計達到62.5到68.5萬噸
哈薩克斯坦壓力容器法規標準簡介
近60年西北地區森林資源變化分析與思考
三集一體機在西北地區適用性分析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西北地區首屆課博會在寶雞召開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變動、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