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清代滿族統治者對儒學的重視及影響

2017-01-03 03:04齊遠飛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6年5期
關鍵詞:清代滿族儒學

齊遠飛

摘要: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上,滿族占據著獨特的歷史地位。滿族人創建的清朝,和契丹、鮮卑的少數民族的政權相比,時間更長久,影響更深遠。加上關外的時間,滿族政權長達300余年。她在我國東北一隅起家,憑借武力征服天下,建立起全國統治政權.統一了各個民族,并將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巔峰。

關鍵詞:清代;滿族;儒學;文化

《易經》有云:“觀乎人文,化成天下?!睗M族政權建立后,統治者十分重視文化的作用。他們都強調以文化來治理國家,以文“化”天下思想,進而治理天下。順治帝時,元年六月中,入關才一個多月,主政的多爾袞即遣官“祭先師孔子”,從此,清代君主、高官尊孔、祭孔活動陸續不絕。世祖元年冬十月,“以孔子六十五代孫允植襲封衍圣公,其五經博士等官襲封如故?!苯又?,二年正月春,“更國子監孔子神位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孔子?!比晗乃脑碌臅r候,整修盛京的孔子廟,鼓勵人們前去祭拜。十四年,“三月,復孔子位號日至圣先師?!倍氯缮?,“以開日講祭告先師孔子于弘德殿?!鼻迨雷姘芽鬃油频街粮邿o上的地位,并把儒家學說作為治國思想推崇。到了圣祖時期,八年丁丑“上幸太學,釋奠先師孔子,講周易、尚書?!钡搅耸吣?,下詔日:“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振起文運,闡發經史,以備顧問。朕萬幾余暇,思得博通之士,用資典學。其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士,勿論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舉所知,朕將親試焉?!倍?,“上詣先師廟,入大成門,行九叩禮。至詩禮堂,講易經。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觀禮器……書‘萬世師表額?!笨梢娛プ婊实蹖鬃尤寮宜枷氲耐瞥缰?。之后,到了圣宗時期,“加封孔子五世五爵?!备咦跁r期,“三年……二月丁亥,釋奠先師孔子?!薄叭录滓?,上詣太學釋奠……命講中庸、尚書?!倍荒?,“上幸山東,詣孔林?!薄吧现燎?,詣先師孔子廟?!彼氖四?,“賜明遼東經略熊廷弼五世孫泗先為儒學訓導?!蔽迨迥?,“上至曲阜詣先師廟……賜衍圣公孔憲培及孔氏族人等章服銀弊有差。丙申,上詣孔林。(《清史稿高宗本紀》)”仁宗年間,十三年,“庚申,修闕里孔廟?!笔?,“二月丁亥,釋奠先師孔子。(《清史稿仁宗本紀》)”宣宗時期,“三年二月,丁未,釋奠先師孔子。(《清史稿宣宗本紀》)”后來文宗時期,“釋奠先師孔子……癸未,上臨雍講學,加衍圣公孫繁灝太子太保。(《清史稿文宗本紀》)”隨后,穆宗、德宗、宣統皇帝時期,由于清政府走向歷史的衰退期,故不太重視文治,這里不再詳細例舉。

學校是教育傳承的重要載體。雍正皇帝“定鼎中夏,首隆學校?!保ā肚迨雷趯嶄洝罚┘磭医y一后,首先需要發展的就是教育。滿族統治者極為重視教育,廣泛建立學校:在京師設太學,在地方設府、州、縣學,農村設社學;在八方之內各設滿、漢學校;在皇族內設覺羅學,在宗人府設宗學。約自康熙時,全國新建書院537所,修復明代已廢棄的書院248所。雍正時,僅10年內,新建書院159所。至乾隆,教育大發展,新建凡1139所,修復和重建前代書院159所。還有其他類似的書院,總數達2500所,為歷代王朝所僅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清代的文治達到了空前的狀況。

清朝統治者為什么如此重視儒學?首先,滿族長期生活在我國東北一隅,環境相對閉塞,長期進行游牧生產生活,生產力比較低下,導致滿族文化落后。初興時,甚至有些“野蠻”。滿族文化與先進的成熟的漢文化地區相比,漢民族已經是比較發達的農耕生產,所以滿族文化不能與當時的先進的漢文化相比。然而,在滿族興起的過程中,與漢文化發生了密切的關系,遂使滿族轉向漢族的儒家思想的崇拜,集中表現就是對孔子的崇拜。

其實滿族入關后,之所以如此尊孔重儒,其真正目的就是減弱或消除漢人對滿族人的抵制情緒。儒家思想在中國綿延了幾千年,早已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可謂已經滲入到上至統治者、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的骨髓里。尤其是前代的官吏、士紳階層,大多接受過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更是不能很快接受突然入關稱王的滿族統治者,更不能從心理上真正就接受落后的“蠻夷文化”。所以,滿族統治者只有保護并繼續發展儒學文化,以此為手段,維護其統治

滿族入關后,接受漢族儒學的熏陶,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提倡“德治”,重視“人治”,使滿族由“野蠻”向“文明”有了一個非常大的飛躍,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政治上,繼續重視提倡儒家思想,籠絡了漢族臣工、貴族的心,使他們愿意接受清滿族的任用,為清滿族統治服務。并且維護了中國的“大一統”,推動了“大一統”的繼續發展,使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主義發展到頂峰。在滿族統治者統治的二百多年中,儒學得到批判與繼承的發展,構筑了具有新時代特色新儒學思想體系。此時的儒學家們抨擊君主專制,具有了初步的民主色彩。顧炎武、閻若璩等人倡導的、十七世紀開始形成的”漢學運動”至乾隆、嘉慶時期達到高峰,史稱”乾嘉之學”。清代學者批判繼承傳統儒學,并力求有所創新,從而又一次發展了儒學。

小結蹣族文“化”中國,歷順、康、雍、乾四朝的開拓奮進,一系列的奇跡相繼出現,無論怎樣的文化奇跡,集中到一個奇跡:就是以儒家思想與傳統文化構建起來的“康乾盛世”,持續繁榮百有余年,把中國傳統文化推上了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高峰,它使儒家思想與“至圣先師”孔子也登上了它的最后一個高峰。盡管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積極影響,但由于種種原因,許多人對儒家產生了極大的偏見,以至儒學在中國大陸,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在今天,仍然不少人認為,“儒家思想”是腐化的思想,沒有任何作用,是需要破除的。這與韓國和日本,致力于保存過去文化,甚至儒家文化的態度,截然相反。對于儒教的形成并發源于中國,卻昌盛于韓國的尷尬局面,我們應當認真地思考。在當下,道德敗壞等各種社會問題日趨嚴重,我們需要重拾起這份民族的寶貴遺產,認真挖掘其中蘊含的價值,使儒學在新時代能夠發光發亮。

猜你喜歡
清代滿族儒學
新賓滿族歌舞音樂創作及時空表述
儒學交流在路上
讓滿族剪紙藝術走向輝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滿族人為什么不吃狗肉?
什么是儒學之本
現代儒學的憲政向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