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場館的開發和利用研究

2017-01-04 02:50高小愛雍世仁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年14期
關鍵詞:體育場館開發利用

高小愛+雍世仁

[摘要]運用走訪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分析了天水師范學院體育場館開發和利用現狀,分析認為:天水師范學院體育場館運營存在的主要問題:缺乏市場運營機制,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性不夠,造成大部分體育場館閑置和虧損。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建議:充分利用天水師范學院體育場館的優勢,從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時間資源等方面對體育場館進行開發和利用,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體育場館;開發;利用;研究

一、天水師范學院體育場館運營現狀

甘肅屬于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天水師范學院地處甘肅的東南部,辦學經費的60%屬于自籌,且學校對體育的投資額度有限,所以造成學校體育場館在維護、裝修、保養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場館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如果僅僅依靠學校撥款來維持體育場館發展的諸多費用,顯然是行不通的。無疑,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運營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體育場館使用價值的有償消費,使之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把所創造的盈利再用于場館建設等方面,達到以館養館,完成對場館的維護、保養和管理消費是現實的需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運營的必要性

(一)國家政策導向

早在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件的意見》等法令性文件陸續出臺,這為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運營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通過體育場館的有償開放,既為廣大市民提供健身鍛煉的場所,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率,使其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緩解體育場管設施維修經費不足和全民健身需求之間的矛盾。

(二)地方市民鍛煉和健身的需要

天水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11月1日零時天水市常住人口約為三百多萬,占全省的八分之一還多,是全省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天水市民參與體育鍛煉和健身的地點分布較廣,南、北兩座山上、河堤上、自家庭院、廣場……,走訪調查結果表明,在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人愿意選擇體育設施齊全、運動環境舒適的學校場館作為自己健身、娛樂的場所。天水師范學院的體育場館無論從面積大小、器材數量、質量、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來說都是鍛煉健身的好去處。

(三)在校大學生鍛煉和健身的需要

近年來,由于諸多原因,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不容樂觀,他們喜歡的體育項目受到場地器材的限制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許多高校實行了選修體育課,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調查數據表明,大部分女生主要選擇健美操和體育舞蹈,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小球成為一部分女生和大多數男生的首選,而這些項目往往受到場地器材的限制。體育場館是開展一切體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而走訪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的體育館在課外活動或節假日沒有對學生開放,這一現象將直接影響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三、天水師范學院體育場館開發和利用的優勢

(一)人力資源優勢

天水師范學院體育運動與健康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F有在編教職工6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56人,教授10人;兼職教授9人;副教授22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23人。既有指導經驗豐富的教練,也有參加省市級比賽取得好名次的運動健將;既有教學名師,也有科研成果累累的學術帶頭人。他們教學經驗豐富,訓練水平高,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高超,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指導健身的水平、能力、經驗,都無可挑剔,是一支比較全面的教學團隊。另外,天水師院的在校大學生、教職員工、還有附近的社區居民,這些比較龐大、穩定的社會群體,都是構成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運營的基本人力資源優勢。

近兩年,學院加大了運動場館及體育設施的建設力度。學院投資1600多萬元新建排球場、網球場和對籃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以及田徑場的維護改造。室內體育場館面積達六千多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館總面積達七萬多平方米,學生平均活動面積約6.5平方米,基本達到國家標準。與兄弟省市高校相比,居西北先進行列。另外,天水師范學院距離市區不足5km,體育場館資源豐富,設施配備齊全,質量有保障,在數量和質量上也能滿足大眾需求,且交通便利,是廣大市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

(三)時間優勢

根據各高校的開課時間安排,早上1-2節課只有體育專業的學生開設體育課,而且有的體育專業開設理論課,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里,就有閑置的體育場館;每周最少一次的教師例會,學生沒有安排課,大學生在此期間有約5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支配,體育場館也是空閑的,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高校理應把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放到體育教學改革的首列。

四、高校體育場館的開發和利用建議

(一)改變觀念,讓體育場館“活起來”,“火起來”

多年來,由于管理制度的制約和行政管理的約束,學校體育場館只服務于教學和訓練,很少向社會開放。尤其體育館,沒課的時間基本是“鐵將軍把門”,學生都不得入內。既然場館是為健身鍛煉服務的,就更應該考慮到它的實際使用價值,讓它發揮更大的能量。在館沒有課的時間,都可以面對學生開放,很好的發揮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因此,天水師范學院領導首先應轉變觀念,充分利用體育場館的閑置時間,課余可以對本校學生或教職工進行優惠、減免的服務,節假日或寒暑假可考慮承包、出租,進行有償服務,并使兩者很好的相結合,真正讓體育場館“活”起來,“火”起來。

(二)建立和完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規章制度

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勢必影響學校的正常管理,如果管理不當,必然給學校帶來更大麻煩,造成更大損失。因此,建立和完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規章制度勢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強場館管理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另一方面,學校要制定較為詳盡的規章制度,如出入登記、進入校園不許鳴號、場館內不許抽煙、吐痰、穿高跟鞋等等,讓參與校園活動的廣大市民以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為前提,互惠互利,共同提高和發展,實現廣大市民健身與體育場館運營的雙贏。因此,建立規范的校園制度以及合理的開放時間勢在必得。

(三)進一步加大場館的投資力度

盡管天水師院為建設體育場館投入了很大的經費,但和國家標準相比還稍有差距。如部分體育館光線黑暗,球網破舊且高度不夠,地板破損,一館多用等,主要原因是維修經費受到限制。為此,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大場館設施的投資力度,改善條件,使其靠近或達到場館標準的要求。同時,主管領導也要想辦法爭取外援,以多種手段爭取社會力量的扶持,以緩解經費投入不足的矛盾。在經營方式上,以組織大、中型活動為核心,積極吸引和承接省、市級的各類比賽,實現經營模式多元化。

(四)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特點,拓展體育市場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規模的快速發展,城區人口數量明顯上升,廣大市民熱衷于參加各類健身運動,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參加健身活動的人數、次數也不斷上升。高校應以此為契機,盡快研究制定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培養大學生和天水市民的體育消費習慣,使他們積極消費、合理消費、健康消費。另外,應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像天水市,比較有規模的體育用品商店偏少,且價格偏高的狀況,天水師院應該設立自己的體育設施經營市場(如球、拍、運動服(鞋子等),既方便了學生和市民,也給學校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學校體育產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體育場館開發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化解策略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大型體育場館PPP項目商業模式研究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河南方言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其開發利用的研究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體育:室內體育場館空氣質量標準年內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