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地區傳統民居的特征研究

2017-01-04 11:31梁圓蔣賽君
建筑建材裝飾 2016年13期
關鍵詞:傳統民居建筑

梁圓 蔣賽君

摘要:說起柳州的傳統民居形式,較為統一的看法是分為地域民族建筑、中原漢族建筑、客家文化建筑、外來文化建筑、其他文化建筑,以“干欄式”建筑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作為柳州地區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怎樣的特征。

關鍵詞:傳統民居;“干欄式”建筑

中圖分類號:TU24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3-201-02

前言

柳州位于廣西中部,幾千年來,柳州一直是壯族和嶺南少數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融合的匯聚點,獨特的山水景觀、豐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柳州獨具神韻的民族風情。

1.柳州地區傳統民居形式概述

1.1地域民族建筑

柳州地區最重要也是分布最廣、影響最大的傳統民居類型應為地域性民族建筑。有48個少數民族聚居在柳州,其中最主要的有壯族、侗族、苗族和瑤族四個。這些民族的居住建筑形式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以及對本地自然環境的適應,“干欄式”建筑一直是這四個民族最重要的傳統民居形式,但是受到這四個民族自身不同傳統文化的影響,盡管同為“干欄”,他們的民居建筑之間還是有著細節上的諸多區別。

1.2客家文化建筑

客家文化建筑在柳州的發展得益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柳州歷來都是廣西重要的樞紐城市,與廣東、福建相鄰,在嘉慶年間曾國藩一支后裔從廣東梅縣遷至柳州,同時將客家人的文化與精神也帶到了柳州。位于柳江縣進德鎮三千村的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隆盛“九廳十八井”古莊園遺址,是柳州最大的古代客家建筑群。該建筑群建于清代,其規模在全廣西范圍內亦屬罕見。

1.3外來文化建筑和其他文化建筑

外來文化建筑和其他文化建筑則很好理解,柳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歷經千年而不滅。各族人民在這里生活交融,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形式得以保留,例如曙光西路和太平西街民國初年建造的極具嶺南風情的傳統騎樓建筑。騎樓是西方古代建筑與中國嶺南傳統民居相結合演變而來的一種建筑形式,它不是純粹的居住建筑,通常底部為商鋪,上部居人。騎樓單體憑借著獨特的外挑挑廊,使得其獨可避雨遮陽,組可成街成行,非常適合柳州這種夏熱多雨,冬短夏長的南方城市氣候特點,一時在柳州風行起來。

綜合這樣的傳統民居特點,以下就以“干欄式”建筑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作為柳州地區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怎樣的特征。

2.柳州傳統民居群落的特征研究

2.1傳統民居群落的選址

從古至今,柳州都是少數民居的聚居地之一,久居南蠻的少數民族及其祖先,向來對于村落建設的自然環境就是十分重視的,因此他們在建造村落前都會認真的進行考察。較為理想的選址可概括為:(1)較大的河流經過自然形成的大轉彎處,這里通常匯集有較為平整寬闊的平地:(2)也可選擇大河與小河的交匯之處,這里河面寬闊、水流緩慢、能滿足生活取水只用;(3)當然依山傍水、背山面水、半山坡邊也是居住的理想之地。由于少數民族人喜愛在這樣的環境中建村設寨,因此許多村寨都有“村前一曲水,村后萬更山”的美譽。這些既是因為南方地形多樣,也是少數民族選擇優秀環境建設村寨的樸素實用的選址觀。

2.2傳統民居群落的布局特點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認為人與自然應該是一體的。南方的少數民族更是將這樣的理念貫穿在自身的群落建設中,無論是建筑形式還是建筑色彩,生活習慣還是生產方式,他們都傾向于完美的建筑設計便是能融于自然,將人工雕琢的痕跡刻意隱藏。所以早期的建筑設計從規劃開始,便充分考慮建筑與自然的關系,主要從現場勘察,確定方位,了解建筑間距,測定盛行風向,避免太陽輻射和外部空間環境等,并研究通過合理的布局及各方面的環境處理,創造有利于節約能源又舒適宜居的微氣候。

3.柳州傳統民居建筑的空間構成

壯族人稱自己居住的房屋為“干欄”?!案蓹诮ㄖ且环N用柱子把建筑托起,使其下部架空,實際上是對。人處其上,畜居其下的居住建筑類型的通稱?!边@樣的房屋形式非常適宜建造在夏季綿長且酷熱多雨,地勢多變且溫潤潮濕的南方坡地上。事實上,干欄建筑并不是壯族人所特有的,侗族、苗族、瑤族等其他多個少數民族,也有相當部分的人家以干欄為居。但是,其中以壯族的干欄建筑最具代表性。壯族的干欄建筑,常以巧妙的整體設計,精致細膩的用料,展現出頗高的建造工藝。其常見的房屋布局形式有“一棟三間、一棟五、七間、甚至一棟九間”等,房屋的間數多少主要是根據家庭中人口數量及家庭的富裕程度來決定的。通常情況下一棟三、五間的形式被運用得最為普遍。

4.柳州傳統民居建筑的單體設計

第一,平面布局。柳州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以干欄為例,建筑平面布局多以矩形為基準型,接待客人、展示形象的中心位置便是客廳,其他諸如廚房、臥室、衛生間等功能房間均是緊緊圍繞著這個中心向四面發展,整體布置靈活多變,熱環境分區、動靜分區等都較為合理;這樣的布局形式使得各生活用房均能根據具體分布位置選擇最佳朝向,有利于在冬季獲得充足的日照,并避免夏季的過度暴曬,提高居住的舒適性:而朝外的房間可充分開窗,滿足平面設計中注重穿堂風組織的需求,而且通過合理布置的門窗,有效解決南方除濕熱通風足的問題。

第二,建筑立面。以干欄為例可劃為三個分區,即屋頂、墻身和基座。外挑深遠的坡屋頂出檐口,凹凸有序的瓦屋面排列,有效的起到了排泄雨水、遮陽蔽日、反射陽光、改善通風等諸多功用:墻身主要由木構架和粘土磚墻構成,隔熱性能優良;基座多為堅實的柱子支撐起的架空空間,架空處理可阻止地下水蒸發引發的潮濕浸潤,也可防止暴雨來襲時積水對生活的影響,有效的防潮避水的功能,既保護延長著建筑的使用壽命,又改善了室內環境。

第三,建筑剖面。坡屋頂使得剖面在滿足使用凈空高度的前提下,還能增加了頂層輔助空間,并可適當降低建筑的高度。還能通過對增加的輔助空間不同的處理方式從而豐富建筑頂部的空間造型。從熱工上講,減少外墻面積,可以有效地減少傳熱量,更有利于保溫隔熱。

5.柳州傳統民居建筑的構造特點

干欄式建筑的顯著特點,便是由木柱或竹柱在建筑底部作為支撐,將居住空間架在高出地面許多的高處。觀干欄式建筑的外表即可知其主要的功能性作用應為防潮防濕,屋脊長檐口短的屋頂搭配高離地面的底架,均是適應了多雨地區的實用構造。為適應潮濕多雨的自然環境,至今在東南亞一帶仍較盛行柵居。

6.柳州傳統民居建筑的用材

壯族乃至其他少數民族對于建設自己的家園,建筑選材多是就地取材的,建筑樣式多是因人而異的。即使在壯族聚居地內,干欄式建筑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木材豐沛之處,干欄多為竹木結構,以粗壯的圓木為柱,頂部以茅草或瓦片為蓋:而在木材比較稀少的地方,基本圍護及樓板隔斷均以竹子替代:在山石較多且經濟水平較高的地方,干欄會采用更為堅固的磚石結構或泥石結構,基礎以石頭砌筑,沖泥或磚砌墻面,頂蓋用瓦,整體相較竹木更為結實耐用。

7.柳州傳統民居建筑的色彩

柳州的傳統民居色彩,以三江干欄為例,保留了木質竹質或磚石的本色,搭配屋頂的深瓦,與侗族的傳統民族服裝相應成趣,不張揚不個性,體現侗族人民熱愛自然、融入自然的純樸質感。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可選擇的外墻裝飾材料日益豐富,新興施工工藝日漸成熟,于是對于城市住宅的立面色彩設計也迎來了新的嘗試和創新。

8.結語

通過對柳州地區傳統民居建筑的分析與整理,有助于今后我們在現代民居建筑的規劃與設計中汲取靈感,實現創新。

猜你喜歡
傳統民居建筑
建筑與數學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分析關中傳統民居屋頂裝飾藝術
城鎮化背景下“微山島”傳統民居保護研究探析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