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中庫:書庫分層管理模式探究

2017-01-05 09:27周德春
新世紀圖書館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內層書庫外層

周德春

庫中庫:書庫分層管理模式探究

周德春

庫中庫的書庫分層管理模式基于圖書借閱率、圖書主題和開本形態的分類原則,將普通外借書庫分為外層開架借閱書庫和內層閉架檢索書庫。書庫分層管理模式可以在傳統的基于圖書條形碼進行分類排架的基礎上優化書庫管理,實現書庫資源和空間的有效利用,分流目標讀者群,細化日常管理工作,提升讀者空間體驗度。書庫分層管理模式具有開架借閱空間大、空間改造成本低、管理程序簡便等特點,可以廣泛應用。

分層管理模式開架書庫閉架書庫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08

書庫管理一直是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工作,也是工作量很大的日常工作。在書庫容量不變的情況下,館藏圖書的增加使圖書館面臨書庫空間緊張、日常排架工作量大、圖書錯架率高等問題。目前,RFID等新技術雖然已經在部分圖書館應用,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1]?;趫D書條形碼的分類排架仍然是現在許多圖書館主要的書庫管理方式。本文擬以公共圖書館普通外借書庫管理工作為例,探究在傳統的以圖書條形碼作分類排架的基礎上,將流通圖書分類構建為內外兩層書庫的“庫中庫”,并實施分層管理的模式,以實現提高書庫空間利用率和管理效益的目的。

1 普通外借書庫管理模式的現狀

按照借閱制度劃分,公共圖書館書庫類型可分為閱覽書庫、開架借閱書庫和閉架書庫。其中閱覽書庫只具有閱覽功能,開架借閱書庫和閉架書庫可以外借,屬于普通外借書庫,在開架書庫讀者可自由入庫選書,閉架書庫禁止讀者進入,只能通過館員將圖書借出[2]?,F有的普通外借書庫按管理模式一般可以分為開架借閱模式、閉架保存模式和分級管理模式,但在空間利用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相應的問題。

1.1 普通外借書庫的主要管理模式

1.1.1 開架借閱模式

按照書庫分類儲存的方式,開架模式下的書庫可以分為開架借閱一體式書庫和分類書庫。開架借閱一體式書庫是將外借流通的圖書按照中圖法分類排列在一個書庫。讀者借閱圖書在一個書庫內進行,書庫出入口也只設一處借還窗口,適合藏書量不多,空間規模較小的中小型圖書館書庫。開架借閱分類書庫是將普通外借書庫圖書分類入庫,一般分成文學類(I)書庫和綜合類(除I外)書庫。每個書庫各自獨立,在出入口分別設借還書處,讀者按圖書分類選擇相應的書庫借閱圖書,歸還時也需到相應的書庫歸還。分類書庫適合藏書量較大的書庫,通過分庫增加儲存空間。

1.1.2 閉架保存模式

閉架模式下的圖書可以外借流通,但不允許讀者進入書庫,只能在讀者提出所借書目后,通過館員將圖書借出。閉架書庫圖書排列較開架書庫密集,有利于節約書庫空間,一般適合于保存借閱率較低的圖書。

1.1.3 分級管理模式

有學者探討通過改變書庫空間布局以及結合采用RFID等技術,創建以借閱率為標準的將書庫分為“大—中—小”等類型的分級管理模式[3]。分級管理模式一般基于借閱率對流通書庫的圖書進行分類,將借閱率高的設為開架書庫,借閱率低的設為閉架書庫。分級管理模式實質上是傳統開架模式和閉架模式在空間上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書庫空間利用率和減少書庫管理成本,但開架借閱空間小,管理程序繁瑣,設施成本高,實際應用較少。

1.2 現有管理模式的問題

在書庫管理上,傳統的開架、閉架管理模式和新型的分級管理模式在空間利用、日常管理、技術應用和讀者評價方面都存在相應的問題。

1.2.1 書庫空間有效利用率低

開架借閱書庫對圖書進行分類排架,架位需要一定空間,為了適應讀者借閱的要求,許多圖書館還在書庫內設置了桌椅。在書庫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低借閱率甚至零借閱率圖書長期占據在書庫架位,少人問津,是資源的浪費,影響書庫空間的有效利用。

1.2.2 書庫流通日常管理成本高

開架借閱書庫對所有圖書實行分類排架,實際工作中又無法避免圖書錯架、亂架現象,為了書庫流通的正常運行,需要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大量繁瑣的日常整理工作。另外,藏借閱一體化的開架書庫對照明、通風、溫度、衛生等條件都有一定要求,客觀上提高了管理成本[4]。

1.2.3 RFID技術應用效果不理想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近十年來在書庫管理中應用的新技術。RFID具有查找迅速、定位準確的特點,讀者憑借RFID定位圖,可以比較方便的找到所借圖書在架位上的具體位置。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比較繁瑣,由于必須對書庫每一本圖書進行掃描后才能進行RFID定位,如果存在掃描遺漏或圖書不在架位的情況,則無法定位[5]。加之RFID技術的成本較高,設備更新工作量大,國際上缺乏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6]。因此,RFID在圖書館的普遍應用還有待于其技術的成熟和完善。

1.2.4 讀者借閱體驗度差

圖書館作為第三空間,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圖書館的公共活動和文化交流功能日益受到重視。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服務也正在向其作為第三空間的功能轉變。讀者在流通書庫一般并不僅僅是為了借閱圖書,更多是為了在空間環境里獲得美好的體驗,空間體驗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之一,對圖書館的資源、設施、環境和服務等有更高的要求[7]。傳統開架借閱書庫模式功能單一,空間缺少層次變化;處于研究試驗階段的書庫分級管理模式過于封閉化,開架資源和空間過小,與讀者空間體驗的要求都有很大差距。

2 庫中庫——書庫分層管理模式的建構

書庫分層管理模式的建構可以分為兩步程序:先分類,后分層。分類是基于圖書的借閱率、主題類型和形態,將書庫流通的圖書分成借閱方式不同的兩類:一類開架借閱,另一類閉架保存。分層是將一個書庫分為內外兩層,內外兩層都在一個書庫內,讀者可由外層書庫進入內層書庫,外層開架借閱,內層閉架保存,即“庫中庫”的管理模式,在外層只需設置一處借還窗口即可。

2.1 分層管理書庫分類原則

分層管理書庫的第一步是對入庫圖書的分類。分類原則上需多樣化,除主要基于圖書借閱率分類的原則之外,還可以按圖書的主題類型和形態進行分類。

2.1.1 基于圖書借閱率分類

基于圖書借閱率分類是分層管理書庫分類的基本原則,流通書庫圖書借閱率是反映館藏資源利用狀況的主要參照依據。一般基于借閱率而分類的圖書比例應不低于流通圖書總量的70%。在按照借閱率分類時,應考慮工作的可操作性,分類不宜太細,綜合類圖書以中圖法分類號三級類目為宜,如C912社會關系、K827中國近代人物傳記。文學類圖書可以細分到四級類目、五級類目,如I267.1中國當代散文隨筆、I247.57中國當代長篇社會言情小說。分類完畢,將借閱率高的圖書歸入外層開架書庫,借閱率低的圖書歸入內層閉架書庫。

2.1.2 基于圖書主題分類

有學者指出,在圖書館流通書庫設立“主題借閱區”,即將同一主題內容的文獻集中在一起,便于讀者查找,有指導讀者借閱的作用[8]??梢园凑罩袌D法分類號分類,如D9法律類主題圖書,F830金融證券類圖書。也可以按照圖書的著者、出版社或社會評價等進行分類,如莫言小說主題、中華書局古籍主題、茅盾文學獎作品主題等,也可以結合閱讀推廣活動進行新書推薦。主題圖書歸入外層開架書庫,同類主題圖書排列在相同或相鄰的架位上,為了便于查找分類,主題圖書所在的相應架位上需要設置分類標識??紤]到主題類圖書的多樣化和多變性,其整理工作也較為復雜,所以主題類圖書數量應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不超過流通圖書的20%為宜。

2.1.3 基于圖書形態分類

圖書形態按照圖書的開本大小可以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館藏圖書以中型開本最普遍,數量最多。小型開本形似口袋書,數量較少,主要分布在J藝術類。大型開本主要集中在E軍事類、J藝術類、T工業類和Z綜合類等圖書中。大開本圖書體大量重,取閱不便,特別是大小開本長短不一的圖書架位,排列極不整齊,如J藝術類,在開架借閱中最易出現錯亂架現象[9]。圖書形態分類主要是將開本形態大小不一的圖書分類入庫,形態統一的圖書存入外層,其余歸入內層。如T大類中大開本的TP計算機類、TU建筑裝潢類,J藝術類中大開本的J4攝影類,小開本的J228漫畫類等可設立專架,歸入外層書庫。外層書庫大小開本一致的圖書可占大小開本圖書總量的50%以上。對于類目中數量較少、不易主題分類或專業性強、借閱率低的大小開本,如C8統計類的大開本、S6園藝類的小型本,不宜開架借閱,可歸入內層書庫保存。

2.2 書庫分層管理模式

分層管理模式是將一個流通書庫按借閱方式分為兩層,即外層是開架借閱,內層是閉架保存(檢索借閱),兩層都屬于同一個借閱書庫,所有圖書由同一處借閱窗口流通,是為“庫中庫”的管理模式,見圖1。

2.2.1 外層書庫:開架借閱

借閱率高、主題類、大小開本形態一致的圖書劃入外層書庫后,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按圖書借閱率、主題、形態等分類原則綜合考慮,如設置借閱率高的言情小說(I247.57)、武俠小說(I247.58)專架,開本形態一致的書畫藝術(J29)專架,借閱率高、開本形態一致的軍事武器(E9)專架等。一般外層書庫圖書可占流通圖書比例的30—40%。外層書庫圖書實行開架借閱,讀者持證入庫借閱圖書。在外層書庫的出入口設置借還服務窗口,內外層書庫的所有圖書都經由此處流通。書庫實行以類目(主題)定架位,同一類目(主題)圖書細分的排架方式,對于類目(主題)圖書冊數少(<200冊)的圖書,排架可細分到索書號的種次號的末位,如G82田徑運動類。類目(主題)圖書冊數多(>200冊)的圖書,排架可以細分到索書號的種次號的次位,如I247.57言情小說類。外層書庫架位應標明圖書類目(主題),如武俠小說(I247.58)、英語讀物(H319.4)、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主題等,也可以在書庫設置借閱導航圖,標明書庫架位的類目(主題),以便于讀者查找。外層書庫架位間應留有適當空間,設置閱覽桌椅,照明、網絡等設施齊全,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借閱環境。

2.2.2 內層書庫:閉架檢索

分類后,外層書庫之外的流通圖書都歸入內層書庫,包括借閱率低(比例大)、不宜主題分類以及開本形態不一、不易整理(比例?。┑膱D書。內層書庫圖書約占流通圖書比例的60—70%。內層書庫圖書采取閉架保存方式,禁止讀者入庫。書庫入口處應留有一定空間設置書目檢索設備和閱覽桌椅,供讀者使用。書庫入口設置服務臺,安排工作人員值班。讀者借閱圖書流程如下:讀者首先通過書目檢索查找到所需借閱圖書的書名、索書號等信息,由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入庫取書后交給讀者。讀者可在書庫外閱覽座位上閱讀書籍,閱畢歸還服務臺。如需借出,可攜書到外層書庫借還窗口辦理外借。內層書庫圖書多于外層,架位排列密集,圖書可分類細排。如果有條件使用了RFID定位技術,庫藏圖書也可以粗排架。需要注意的是,內層書庫應主要是借閱率較低的圖書,流通量小,日常管理較為省時省力。如果在一定時期內出現某類庫藏圖書借閱率上升的情況,應及時調整,將相應類別圖書移至外層書庫。

3 書庫分層管理模式的效益成本分析

3.1 分層管理模式的效益

3.1.1 書庫資源和空間的有效利用

外層書庫開架借閱,圖書流通量大,讀者流量多,空間安排應寬敞些,多留空間設置桌椅和讀者活動區;內層書庫閉架借閱,圖書流通量小,讀者流量少,空間安排可以密集化、集約化。以一個1000平米空間藏書量20萬冊的中型書庫為例,分層前,單冊圖書空間為書庫總空間除去圖書總量,即1000平米/20萬冊=0.005平米。以內外層圖書比例3:2、內外層空間比例2:3分層,分層后外層書庫圖書8萬冊,空間600平米,單冊圖書空間為600平米/8萬冊=0. 0075平米,內層書庫圖書12萬冊,空間400平米,單冊圖書空間為400平米/12萬冊=0.0033平米。通過分層,外層書庫單冊圖書空間增加50%,內層書庫單冊圖書空間相應降低1/3。

圖1 流通書庫分層管理模式結構圖

3.1.2 目標讀者定位明確

分層書庫管理模式在對圖書分類后,由于分層書庫圖書層次的不同,相應對目標讀者進行了分流。外層書庫主要是流行、通俗類圖書,比較適合一般讀者的閱讀需求;內層書庫主要是專業型、理論型的圖書,主要適合專業讀者的需要。公共圖書館的讀者面向社會大眾,分層管理模式對目標讀者的分流效應在公共館的表現應該更加明顯。讀者的分流有利于圖書館設置不同的讀者活動區域,按照“最優服務效果”分配空間,體現現代圖書館的空間設計原則[10]。便于圖書館采取有針對性的讀者服務,如新書推薦,可在外層書庫推薦熱門的大眾類圖書,在內層書庫推薦專業化、理論化的書籍。

3.1.3 日常管理工作細化

分層管理模式有利于書庫管理工作的細化。一是管理人員專門化,外層書庫設置借還流通窗口,安排人員在借還窗口服務。內層書庫設置檢索設備和服務臺,安排人員在服務臺為讀者檢索和取書。二是管理任務針對化,內外層書庫圖書流通量不同,相應在圖書排架工作的安排上應有所側重,外層書庫圖書流通量大,讀者流量多,可以多安排人員勤排架,每日應有專人負責書架的整理巡查。內層書庫圖書流通量小,可以少安排人員,每周排架整理一次即可。三是管理目標差異化,外層書庫作為開架借閱空間,主要面向大眾讀者,書架布局的整齊、圖書排列的有序、設施條件的配套和空間環境的舒適是管理工作的目標;內層書庫是檢索借閱空間,主要面向專業讀者,檢索設備的完善、取書服務的高效和空間環境的安靜是管理工作的目標。

3.1.4 讀者空間體驗度向好

分層管理模式下,讀者進入書庫借閱圖書的空間體驗度會向好。一是增進了讀者的新鮮度,分層書庫使傳統空間層次多樣化,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空間感受。二是增進了讀者的愉悅度,分層書庫圖書主題分類明確,各項設施完善,環境舒適整潔,為讀者借閱圖書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三是增進了讀者的滿意度,外層書庫架位的圖書類目(主題)標識醒目,如同書店內的圖書分類排列格局,使一般讀者借閱圖書更加方便,內層書庫圖書的檢索借閱方式適用于專業讀者的精準化要求,在分層書庫不同讀者群體都能得到適合需要的借閱服務。

3.2 分層管理模式的成本

3.2.1 空間改造成本

在實施分層書庫管理模式前,要對原有書庫進行空間改造??臻g改造的原則是因地制宜,省時省力,改造方案要可操作化、簡便化、實用化。需要指出的是,書庫的內外層之分是就其管理模式而言,并非是空間改造的限定結構。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條件設置書庫的分層空間,如可以在一樓設置外層書庫,二樓設置內層書庫,圖書由一樓出入。也可以將一層空間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為外層書庫,后是內層書庫,圖書由前臺借閱處出入。在空間改造中,要充分考慮書庫空間的通風、照明等條件和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設置。內外層書庫之間的銜接區域要設計合理,既能以醒目的標識將兩層空間相連,又能作為內外層間的緩沖地帶,保證分層書庫的相對獨立。

3.2.2 人力管理成本

從客觀上分析,分層管理模式增加了內層書庫的檢索和取書服務,外層書庫的分類排架也需要安排專門人員,日常管理的細化增加了人力成本。但在實際操作中,分層管理模式下的人力成本是可以根據具體工作量進行調整的。如前所述,分層書庫中外層開架借閱圖書只占流通圖書的1/3,書庫的分類排架工作量相應減少。在不增加工作人員的前提下,內層書庫的服務人員可以從原有的分類排架人員中抽調。當然,調整要在不影響書庫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前提下進行,圖書館的工作以讀者服務為第一原則。

3.2.3 設施更新成本

分層書庫主要有書架、檢索設備、桌椅等設施,為了減少成本,可以在充分利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進行更新。外層書庫圖書基于類目、主題分類,為了便于讀者查找,需要在相應書架架位上設置醒目的分類標識。由于上架圖書的分類和數量在流通過程中會有所調整和變化,圖書的架位也會隨之進行調整,為了便于排架工作,可以使用非固定式的書架。內層書庫書目檢索設備(計算機)的數量和功能要保證讀者需要,定期檢查,及時維護和更新。

3.3 分層管理模式實施的問題

分層管理模式在實施中可能會給日常管理造成一些問題。一是讀者歸還的圖書在整理入庫時需要先進行分揀,圖書需要分層入庫上架,相應增加了工作量。二是采購新書入庫時需要再次分類分層入庫,而隨著庫存圖書數量的增長,原有架位可能出現容量不足的情況,需要進行再調整,從而增加工作量。三是讀者對分層管理模式的分類原則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開始查找和借閱時會有所不便。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總結摸索方案,從工作管理、架位設計、讀者指導等方面制定相應策略。

4 結語

與傳統的書庫管理模式相比,分層管理模式可以在不改變書庫空間的基礎上實現對資源和空間的有效利用,分流目標讀者群,優化日常管理,讀者空間體驗度向好。與分級管理模式相比,分層管理模式程序較簡便,開架借閱空間比例高,空間改造成本低,可以在傳統的基于圖書條形碼進行分類排架的書庫管理工作中廣泛應用。

[1]易向軍.關于公共圖書館RFID應用的探討[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4):62-64.

[2]郭啟剛.論圖書館書庫的類型、功能和建設規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4):71-72.

[3]顧金媛.基于成本收益的圖書館書庫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12(11):131-134.

[4]耿玉玲.高校圖書館借藏閱一體化管理模式探析:以南方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1(1):98-99.

[5]孫德鵬.RFID定位技術與圖書上架規則在開架書庫中的應用淺析: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增刊(2):231-232.

[6]管永昌.圖書館RFID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9):83-85.

[7]郎杰斌.空間體驗: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之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2):42-44.

[8]紀明奎.關于在高校圖書館流通書庫設立“主題借閱區”的構想[J].圖書館建設,2011(5):50-51.

[9]韋錦.藝術類圖書管理方法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5(7):42-43.

[10]楊文建,李秦.現代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原則、理論與趨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5):91-92.

周德春上海市青浦區圖書館流通部助理館員。上海,201700。

Research on Layered Management Model of Library Stacks

Zhou Dechun

Layered management model of library stacks divides common external borrowed stacks into outer open stacks and inner closed stack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such as book borrowing rate,subject and format shape.It could optimize management of stack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ing on bar code,and achieve th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space.In addition,it could shunt target readers,refine daily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improve space experience of readers.As a result,the layered management model of library stacks,which have advantages of large open shelf space,low space reconstruction cost and simple management procedures,can be widely used in practice.

Layered management model.Open stacks.Closed stacks.

G253.5

2016-05-30 編校:劉忠斌)

猜你喜歡
內層書庫外層
一種溶液探測傳感器
淺談公共圖書館密集書庫建設與管理
——以山西省圖書館為例
“人梯書庫”叢書
懸浮花盆
試析制度推進高校圖書館創新書庫管理模式
復合函數求單調區間的數形結合方法
一種購物袋
“賁園書庫”藏書樓及其藏書掠影
Otterbox Samsung防御者系列三星GS6專用保護殼
專題Ⅱ 物質構成的奧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