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用于高白細胞血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2017-01-05 16:10葛優王小超陳詩強劉云李天
右江醫學 2016年4期

葛優++王小超++陳詩強++劉云++李天資

【摘要】目的探討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在高白細胞性白血癥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的療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對20例高白細胞性白血癥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進行血細胞單采術治療,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的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凝血酶原功能和肝腎功能。

結果術后患者的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和血小板與術前比較,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紅細胞壓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和纖維蛋白原(FIB)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的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尿素、肌酐和血尿酸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用血細胞單采術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高白細胞性白血癥患者療效安全可靠。

【關鍵詞】血細胞單采術;高白細胞性白血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中圖分類號:R735.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4.014

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Hemapheresis)是利用血細胞分離機離心功能,將患者異常增多的白細胞、紅細胞或血小板離心去除后再回輸的治療方法[1]。慢性粒細胞性白血?。–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種造血干細胞克隆增生性疾病,其臨床特征為骨髓以髓系增生為主,外周血以白細胞增多為主,在其病變過程中,許多CML患者伴有高白細胞性白血癥(HAL)現象[2]。眾所周知,過高的白細胞很容易并發白細胞浸潤、小血管血流淤滯、血栓形成或出血等,當發生在心、肺、腦等重要器官時,將威脅患者的生命[3、4]。最近我院對此類患者采用白細胞單采術去除過高的白細胞,緩解患者的癥狀,控制其惡性并發癥的發生,取得很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血液風濕科住院,按張之南主編《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診斷為CML伴HAL患者,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齡為24~69(43.4±12.4)歲,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活動性大出血,白細胞數>150×109/L,血紅蛋白≥60 g/L,血小板≥10×109/L,全部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尿素、肌酐和血尿酸等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1.2治療方法

用FRESENIUS(德國)COM.TEC型血細胞分離機行白細胞單采?;颊呷蓚戎庹徐o脈或頸靜脈穿刺,全血流速40~60 ml/min,循環血量800~12 000 ml,平均運行時間200 min,用復方枸櫞酸鈉注射液(ACD),血液與ACD的比率為9∶1,術中常規使用10%葡萄糖酸鈣10 ml+生理鹽水10 ml緩慢靜脈注射,羥基脲片每次1 g,3次/d,連用3~7 d。血尿酸高的患者加用別嘌呤醇片,每次0.1 g,3次/d,碳酸氫鈉片每次0.6 g,3次/d,每日補液2000~2500 ml。每次單采后查血常規,當外周血WBC<50×109/L或下降至原WBC的1/3 時停止,給予常規化療。1次/d,連續2 d為1個療程,于治療前一天和后第三天分別采集臨床標本送檢。

1.3觀察指標

于術前和術后分別檢測外周血象, 包括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小板、PT、APTT、TT、FIB、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尿素、肌酐和血尿酸等。并觀察患者血壓、體重以及臨床癥狀、體征改變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17.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治療前后患者外周血象變化

術后患者的白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和血小板與術前比較,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紅細胞壓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患者血功能變化

術后患者的PT、APTT、TT和FIB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治療前后患者肝腎功能變化

術后患者的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尿素、肌酐和血尿酸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FRESENIUS COM.TEC型血細胞分離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離心技術進行血細胞分離,當患者血液中有明確的某種成分有致病物或其異常增多,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代謝,產生疾病時,將患者的血液在體外分離成血漿和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成分,然后棄去含有害致病物質的血漿,或增多的血細胞,用等量的置換液代替,再把血細胞成分和血漿置換液一起回輸到患者體內的一種治療方法。本機還有血漿置換的功能,可以通過有效清除患者循環血液中的病理成分,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輔助治療手法。此類治療儀因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見效快等特點,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6]。

高白細胞性白血病,又稱為病理性白細胞異常增高癥,是指因疾病出現外周血白細胞總數>100×109/L的患者,其確切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粒系增生異?;钴S,導致循環血液中存在大量幼稚粒細胞、淋巴細胞、多毛細胞,多數患者與白血病有關,是一種特殊白血病綜合征[7]。其主要影響患者外周血的血液流變學性狀,出現血液高黏滯癥狀,有些患者可發生白細胞淤積、栓塞,引起腦、肺、心等重要器官的急性阻塞性病變,危及患者生命,臨床治療難度較大,早期死亡率高,預后不良[8]。目前認為,當患者外周血白細胞>50×109/L并伴有白細胞淤滯癥狀,或外周血白細胞>100×109/L時即使無白細胞淤滯癥狀,均應使用血細胞分離機行緊急白細胞單采清除術[9]。白細胞單采清除術適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等,也適用于臨床需要去除治療的白細胞異常增高的其他疾病[10]。本組資料表明,白細胞單采清除術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者過高的白細胞,同時對患者的紅細胞壓積水平沒有多大的影響。對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幾乎沒有影響。我們認為,白細胞單采清除術具有適應性廣、操作簡便、效果突出、安全性能高等特點?;颊咴诮邮馨准毎麊尾汕宄g治療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白細胞的去除效果,循環處理的血量至少要達到患者全血量的2倍,當去除的白細胞容量≥患者全血量的15%時,患者可能因血容量減少而出現不良反應癥狀,應當積極地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低血容量、心血管反應等癥狀,低血容量癥表現為神志淡漠,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心血管反應表現為脈搏細速,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和酸中毒等,做到及時發現,早干預;同時應當保障靜脈通道,注意有無穿刺部位血腫等情況。對于接受血液成分單采治療的患者,應當對其進行宣傳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血液成分單采治療的作用和臨床意義,降低過高的白細胞僅僅是治“標”的辦法,目的是預防和控制過高的白細胞對機體造成的急性損害,不是從根本上去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當過高的白細胞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患者應當積極地進行去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才能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

參考文獻

[1]師玲玲,田兆嵩.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2):161165.

[2]王英娟,司玉玲,古欣,等.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在血液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4):4748.

[3]吳敏華,蔡葵,鄧志柔.治療性高白細胞單采術去除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A01):235236.

[4]蔣慧,趙會玲.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6):9192,95.

[5]嚴仲文,葉惠芬,周碧容,等.治療性白細胞單采術在高白細胞白血病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5,15(3):2728.

[6]王瀟苓.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在血液病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5, 31(5): 717718.

[7]郭宗娥,王明琳.血細胞單采術輔助治療白血病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癥[J].中國輸血雜志,2004,17(4):264265.

[8]張偉麗,劉淑萍,曲志剛,等.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中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3):331332.

[9]周琴,劉運梅,周靜,等.治療性血細胞單采術中高凝狀態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0):929930.

[10]劉吉子.白細胞單采術治療高白細胞白血病護理干預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5(7):157158.

(收稿日期:2016-05-17修回日期:2016-08-06)

(編輯:梁明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