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政治素質現狀的分析

2017-01-05 14:45陳世蘭
未來英才 2016年18期
關鍵詞:政治素質現狀分析高中生

陳世蘭

摘要:政治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核心,是高中生成才必備的條件,也是保證其正確發展方向的中心環節。從高中生政治素質的現狀分析入手,對高中生政治素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并就問題的原因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政治素質;現狀分析;原因探究

一、高中生政治素質的現狀分析

當代高中生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健康、向上,學生政治素質的主流表現為:

1、政治理論扎實。72%的高中生明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76%的高中生知道我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79%的高中生對自己的選舉權有明確的認識;81%的高中生能夠準確選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總任務;89%的高中生熟悉鄧小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2、政治認同度較高。89%的高中生認同“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8%的高中生對“中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持“同意和基本同意”態度;56%的高中生對自身的政治素質選擇了“較低或很低”;81%的高中生認為加強政治素質的培養很有必要;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非常和比較”關心自己所在學校和班級的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3、政治立場堅定。88%的高中生能夠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基本的是非觀和正義感;在面臨“國家遇到危險或災難時”,82%的高中生選擇“盡自己的最大的力量和國家一起共渡難關”;88%的高中生認為“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權應為民所謀”。

4、政治參與理性。高中生由于身處有別于社會的校園環境,其政治參與行為主要表現在對政治的關心和加入政治團體兩個方面。從調查結果看,總體較為理性,學生普遍關心國內外大事和熱點問題、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積極參加各種學生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有93%的高中生認為應該把入團看成是中學階段的目標之一,43%的學生希望能在高中階段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國家作貢獻。

二、高中生政治素養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1、政治情感存在一定的困惑與淡漠。從調查結果看,有14.2%的高中生沒有任何信仰,13%的高中生對共產主義信仰持懷疑或否定態度,11%的高中生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16%的高中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感到困惑,對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感到擔憂;而這一政治情感上的困惑也導致了其對政治的淡漠,加之高考的壓力,表現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高考書”,對政治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2、政治認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與模糊。多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使高中生形成鮮明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在調查中,對于“你認為目前中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是什么”的回答中,選擇“腐敗”的有86%,占第一位。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對“輕度腐敗”又給予一定程度的接納和認同,甚至有部分學生存在著“腐敗”的潛意識,如對“如果行賄能夠解決目前自己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一提問,回答自己“可能會”行賄的占26%;對此持模糊態度,“說不清”的占17%。這就表現出政治價值觀上的兩重性和價值判斷的矛盾性,說明其政治認知和政治行為之間存在偏差,表現出一種政治模糊。

3、政治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多元化與功利化。在互聯網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和各種非主流文化的沖擊,部分高中生認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應當實現三權分立”“中國政黨制度應改為兩黨制或多黨制”;在理想的追求上出現了世俗化的傾向,以事業和生活為主要內容的現實化的生活理想突出,而有政治理想的只占21.5%;入黨是崇高的政治理想,但部分高中生把“有用”與否作為政治價值判斷的標準和政治行為的決定性依據,把入黨看作是未來走上社會的籌碼,政治選擇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缺乏應有的政治參與的主人翁責任感,缺少“事事關心”的熱情,缺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信念。

二、高中生政治素質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家庭是教育的誤區。家庭是學生社會化的最初場所,是學生成長的土壤。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由于其父母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經濟收入存在差異,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等,家庭對孩子政治人格的塑造、人生觀的形成、基本政治生活規范的獲得等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調查中發現:一個家庭追求實用和享樂,認可“一切向錢看”,或追逐權力和名利,會在子女人生價值取向的引導上趨向功利。家庭延續“家長制”的作風,希望子女按照自己所設計的發展道路成長,往往不利于子女的平等、民主、自由觀念的形成,等等。

2、學校教育的失當。學校教育是高中生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然而,不少學校將教育等同于考試,教育質量等同于考試成績,本應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校教育,被窄化為見“分”不見“人”的單一、機械、重復的教學活動,市俗化為“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師的法寶”。當前,學校的政治教育存在“四重四輕”現象:重知識灌輸,輕行為養成;重事理說教,輕情操陶冶;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常規教育,輕適應(社會)教育。由此導致高中生知行的嚴重脫節,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尖銳。

3、社會環境的影響。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西方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也隨之逐步滲透,對高中生政治觀的形成產生著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當前我國也面臨著腐敗、收入差距擴大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高中生對黨的領導的信任,影響了高中生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信心。同時,市場經濟激發了人們的主體意識,增強了人們平等、競爭、效益的觀念,這些觀念同樣影響著高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表現為功利觀念、前途觀念、競爭觀念增強,使部分高中生更注重個人的發展,實用主義至上,從而弱化了他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

4、高中生自身素質的不足。家庭、學校和社會是高中生政治素質出現問題的外因,而內因即自我因素則是最主要的。高中生正處于青年時期,這一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變化最大、心理發展最為曲折、充滿著變幻與矛盾的時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未定型走向定型的急劇變化的時期。一方面,隨著自己身心的發展變化,自我認同感增強,導致其更加關注自我,渴望實現人生價值;另一方面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不能正確地評價自我,易陷入自我意識強但缺乏自控能力的兩難境地:渴望成功又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崇尚道德但又不愿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這些沖突對于高中生來說,主要體現在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將成功定義為考上好大學,忽略了自己對社會實踐參與能力的培養。如果對社會現實不能作出客觀的、科學的判斷,就易造成行為與觀念的偏差,從而對國家大事和社會事務缺乏應有的熱情等。

猜你喜歡
政治素質現狀分析高中生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淺談企業保衛人員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必要性
淺談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提高醫院干部隊伍思想政治素質的思考
創辦中學生業余黨校 提高學生政治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