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設高校體育特殊課程必要性研究

2017-01-06 12:19龔艷
體育時空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校體育

龔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2

摘 要 學校體育直接肩負著“增強學生體質”和“促進學生健康”的使命。作為為社會輸送合格建設人才的高校,更加擔負著不可輕視的責任。作為普通公民的運動弱勢群體,他們同樣享有公平的全面的教育過程。

關鍵詞 高校體育 運動弱勢群體 特殊課程

一、前言

體育課程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機會與其生理條件和體育教育設施資源影有不可忽視的關系 。因此,在體育教育實踐活動中,包括殘疾學生在內的部分有生理障礙的學生,比正常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程度要低。這部分學生一般被認為是運動弱勢群體。我國高校在校學生存在一定比例的運動弱勢群體,僅僅就筆者本校的數據統計,具有運動或某項運動障礙的比例大約為5%, 這群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時往往處于邊緣地帶。就這部分運動弱勢群體而言,其本身就屬于生理性弱勢群體,理應給予更多的積極關懷,否則會使他們陷入雙重的弱勢困境。

二、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

(一)高校體育功能

在教育學中,人具有教育的雙重性-對象和主體,處于教育中的人,有價值,有尊嚴,有情趣,存有問題但含有希望。學校體育屬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作為對象和主體,人的主體精神經過現代體育的強化,會演變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名族使命感,它對學生自覺自愿地履行其社會責任,人生義務,創造并確立豐滿的人格。而高校體育對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建立正確的體育意識,掌握科學健身的理論與方法,具備體育鍛煉和體育指導能力,培養體育興趣和習慣,塑造強健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它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關系到祖國中堅力量身心合一的健康問題。

(二)全民健身意義

2014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發布,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黨的十八大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建設“健康中國”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要“發展體育事業,推廣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笆濉币巹澋目偰繕撕秃诵膬热菔侨娼ㄔO小康社會,推進健康中國是其中重要目標之一。健康中國的內涵和主體是健康人民,目標主要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標達到中高收入國家水平。全民健身是富民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途徑,全民健身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任務,是體育強國,人力資本強國的重要標志。

(三)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關系

學校體育直接肩負著“增強學生體質”和“促進學生健康”的使命。作為為社會輸送合格建設人才的高校,更加擔負著不可輕視的責任。占有全國近10%左右人口的高校學生,是全民健身非常重要的群體,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為2年或以上的公共必修課程。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前加強體育意識,了解相關體育衛生知識,學會一些體育健身技能,形成終身鍛煉身體思想,這將極大的使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融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之中,作為中堅力量的未來人才,在全民健身中不僅身體力行,還會因為其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影響周圍群體,帶領周圍群眾進行科學的鍛煉身體,這將極大促進全民健身活動有質量的延續下去。

三、高校運動弱勢群體

弱勢群體是指在一定時期和同等條 件 下,在 非 現 有境況下根據社會平均觀念能夠享有某種權利或具備 某 種 能力,而在 現 有境況下失去或減弱了獲 得 相應的權利或能力的機會,或者在特定的社會 關系中,對此種社會關系的對方強加的意識沒有回應能力的人群集合的統稱。它在形 式上是一個虛擬群體,是社會中一些 生活困難、能力不 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 排斥的人的概稱。在學校體育中,弱勢群體主要是指身體有缺陷或者疾病,不適宜參與現有的體育教育課程或者體育教育資源難以滿足體育教育需要,使其在學校體育活動中處于弱勢狀態 的學生群體。具體而言,運動弱勢 學生主要包括各種類 型的殘疾學生以及單項運動障礙學生兩大類型?!吨腥A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將殘疾人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一般來說,這些 有著顯著特征的殘疾學生都是運動弱勢群體。然而,由于體育教育需要一定的身體運動,一些非殘疾類型的學生,例如體質虛弱、患病、形體肥胖等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因此,除殘疾學生以外,那些存在各種運動障礙的學生在體育參與時都可歸為運動弱勢學生。

總體而言,運動弱勢學生在體育教育中呈現以下特征:運動能力低下、競爭性不強,難以參與劇烈性體育活動;大部分運動弱勢學生體質虛弱,內心較為自卑;運動弱勢學生人數逐年呈上升趨勢,數量不容小覷,適于他們的體育教育資源占有量少,同時,由于占用學生總比例不多,他們的聲音很微弱,對利益的表達不易。

四、特殊體育課程的設置

(一)高校弱勢群體參與高校體育課程的現狀

近十年來運動弱勢群體學生數目越來越多。通過調查研究我國高校運動弱勢群體大多數沒有參與正常體育課程的學習,每年的大學生體質達標測試也不屬于應測比例,少數學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程,但大多數還是面向正常學生開設,專門針對不同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課程很少。這部分學生在大學生涯中大多數缺乏運動經歷,高校對這部分學生的培養缺乏全面性。

(二)開設針對性特殊體育課程的必要性

教育平等不僅是指一個國家不同區域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平等,還包括同一學校中,不同需要學生群體之間的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平等及其合理性兩重質的規定,不 僅涉及教育起點的平等,還包括教育過程、教育結果的平等。作為普通公民的運動弱勢群體,他們同樣享有公平的全面的教育過程。再者,全民健身的基本思路就是促進全體人民,人人參與,人人健身,人人快樂,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所以根據體育教育的功能和宗旨來看,開設針對運動弱勢群體的體育課程非常重要。

(三)高校特殊體育課程改革建議

1.按照運動弱勢群體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統計,根據不同類別學生開設不同的專項課程。

2.結合心理學和中醫保健知識,通過與學校校醫院的合作,開設有利于運動弱勢學生身心健康的相關課程。

3.加強教師培養,要具備有一定的針對運動弱勢學生項目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4.建立體育教師與特殊體育教育專家的互動交流平臺,構建全方位的運動弱勢體育教學專家支持系統,加強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師的經驗交流。

5.加強對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通過體育意識的養成,使其主動的尋求適合自身健康身心合一的體育項目。

參考文獻:

[1] 王健,曹烴.融合共享--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訴求[J].體育科學.2014(3).

[2] 盧元鎮.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z].2014-10-20.

[4] 胡鞍鋼,方旭東.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內涵與發展思路[J].體育科學.2016(3).

[5] 駱群.“弱勢群體”再界定[J].南京社會科學.2007(3).

[6] 熊曉華.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矛盾關系之辯證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1(9).

[7] 朱楠,王雁.全納教育視角下特殊兒童的教育公平[J].中國特殊教育.2011(5).

猜你喜歡
高校體育
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