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廣播電臺微信官方公眾號的“是”與“非”

2017-01-09 18:32李婷婷
今傳媒 2016年12期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廣播

李婷婷?

摘 要: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截止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1.7%,較2015年底提升了1.3個百分點,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比達到24.5%。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臺也與其他傳統媒體一樣,著手進行傳統與數字渠道融合的媒體融合嘗試,本文著重從地方電臺規劃其微信公眾號的課題入手,分析地方廣播電臺通過微信官方公眾號助力媒體融合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關鍵詞:廣播;數字化傳播;移動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2-0053-02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1.7%,較 2015 年底提升了1.3個百分點,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比達到24.5%。由此可見,中國網民從PC端向移動端上網為主要上網場景的轉移趨勢愈加明顯,甚至部分較年長的智能手機使用者(例如廣場舞大媽們),從一開始就有且僅有通過手機上網。廣播作為傳統媒體,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并始終以平價、方便、迅速的媒介傳播優勢,在媒體版圖上占有一定地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臺也與其他傳統媒體一樣,著手進行傳統與數字渠道融合的媒體融合嘗試,本文將著重從地方電臺如何規劃其微信公眾號的課題入手,分析地方廣播電臺通過微信官方公眾號助力媒體融合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一、新聞資訊類微信公眾號并非網民獲知新聞熱點的主要途徑

CNNIC統計顯示,以微信和QQ為主要代表的“即時通信”在網民中的使用率高達90.4%,位列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使用率第一位。同時據CNNIC另一份報告《2015年中國社交應用用戶行為研究報告》統計,網民網上收看新聞資訊的渠道從單一的新聞資訊類媒體轉變成以新聞資訊類網站為主體,社交類網站并存的格局。

統計還顯示,當網民需要獲取新聞資訊時,除了新聞資訊類網站以及新聞客戶端外, 15.1%的網民會通過微博關注新聞,此外16.2%的網民會通過其他社交網站關注時下發生的熱點問題。

盡管及時了解新聞熱點這一需求,位列微信主要使用目的第二位,然而,結合“微信主要使用功能”這一統計結果,關注公眾號這一個使用需求僅僅排在第五位,其使用的優先級低于文字聊天、語音聊天、朋友圈和群聊。換言之,人們在微信上主要從朋友一對一分享(包括聊天中提及)、朋友圈分享的方式獲知新聞熱點,而非通過新聞資訊類公眾號。這一數據分析顯示,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首選的內容規劃主題,不應是“新聞資訊”這一傳統強項,而應走生活服務資訊和互動溝通的內容規劃。

二、地方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在交通資訊上表現最優

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提供全方位學術支持的著名新媒體榜單“新榜”的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傳統廣播電臺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前20位,除“西湖之聲”與“浙江之聲”是資訊綜合類公眾號,其他16個全部為交通廣播類的微信公眾號,還有2個分別是哈爾濱廣播電視臺的綜合類微信公眾號和FM1045女主播電臺這個新的類型化電臺公眾號。這一結果提醒廣播電臺,對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規劃,應當圍繞具有廣播優勢的資訊服務進行延展。

受制于用戶使用場景的需求,以及微信官方允許每日推送一次的微信公眾訂閱號更新頻次限制,新聞資訊類并不能作為廣播電臺的首選內容。同時,廣播電臺的微信公眾號在吸引用戶關注和持續打開時,還遇到了其他傳統媒體的競爭。

同樣以新榜的指數為例,指數越高,這個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力與價值越大。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的分類上,前20位電臺微信公眾號的指數高于期刊和新聞網站,低于報紙和電視的微信公眾號。由此可見,國家級報紙和電視等強勢的傳統媒體,其原本的權威性與影響力,對微信公眾號的傳播也有明顯的幫助,這一點是地方廣播電臺難以望其項背的。

三、地方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的規劃與運營

對廣播而言,我們首先要認識其媒體優勢在于快和互動性。廣播電臺的互動優勢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為聽眾提供工具類服務,如交通出行、音樂點播等;也可以產生游戲效果,如猜謎等;更能滿足聽眾的社交需求,如對新聞信息的點評和細分領域資訊的討論。廣播的互動可以說是傳統廣播實現差異化生存的又一利器。社交是人類作為社會群體動物的天然需求,而廣播的互動優勢正貼合受眾需求,為其帶來了強大的媒體生命力。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已經可以為地方廣播電臺的微信公眾號確立三大規劃原則:內容規劃偏重趣味與資訊服務;形式規劃偏重互動與交流;差異化規劃貼近本地受眾,做到接地氣。

在運營階段,地方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的運維需要遵循個性與共性協同的原則。個性是指媒體需要根據自身的內容傳播定位和特點,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統一風格的內容,與聽眾互動的主題也要符合媒體定位。共性則是指尊重微信自身作為移動互聯網社交平臺的特點,對其微信公眾號內容進行優化,強化互動體驗。例如,廣播媒體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內容要經過轉化,做到短小精悍、內容有干貨、配合多媒體(音頻、視頻、圖片、文字),既突出其社交媒體屬性,又符合移動互聯網情景下內容消費的快節奏。

四、地方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實戰建議

地方廣播電臺開通微信公眾號這一媒體融合方式,仍然是勢不可擋的趨勢,前提是一家廣播媒體具有了能實現數字化與媒體融合的綜合能力。

1.有能力對現有內容進行再加工甚至再制作。在微信公眾號上,切忌簡單地將廣播新聞資訊的文字腳本擺放上網,而應該對圖文內容進行加工,匹配人們看微信的內容消費習慣和偏好。進階做法則是開辟新媒體部門,根據數字社交媒體的互動場景,對現有內容進行深度優化和重新包裝,持續在微信公眾號上輸出優質多媒體內容,并適度、及時地與受眾互動,甚至為微信公眾號開發專屬的欄目,通過虛擬主持人等數字化手段,做到差異化的內容規劃和運營。

猜你喜歡
移動互聯網廣播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微美學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鍵智能報警系統設計與實現 
O2O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