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推動科技特派員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2017-01-09 08:28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特派員科技農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2號),推動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持續深入開展,不斷激發廣大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熱情,推進全省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吉林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方案》(吉政辦發〔2016〕75號)。

《方案》指出,要堅持改革創新,突出農村創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立足服務 “三農”,圍繞農村、農民實際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構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強化科技與金融結合,積極培育農村創新創業主體,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要堅持市場導向,實現增效增收。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發揮企業家在整合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的關鍵作用。著力培育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主體,提升創辦、領辦、協辦農業產業化企業的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大致富帶動效應。要加強縱橫聯動,實施分類指導。加強省、市、縣的上下聯動,強化部門間的統籌協調、融合聯動,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有效路徑。對公益服務、農村創新創業等不同類型科技特派員實行分類指導,完善保障措施和激勵政策,提升創業能力和服務水平。要堅持政府引導,推動社會參與。推進政府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強化政策制定、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公共服務等職能。發揮各級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吸引金融、保險、社會閑散資金等共同參與,優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環境。

《方案》指出,要做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農村科技服務。按照 “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重點圍繞糧食作物、畜禽乳蛋、中藥材和長白山綠色生態資源等吉林省農業特色資源,積極打造省、市、縣三級 “星創天地”(農業農村領域的眾創空間),創新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新模式,共建新農村科技發展示范園區和農業綜合服務示范基地,促進先進適用技術與農村創新創業相結合。到2020年,全省各縣(市、區)新建具有縣域特色的農村科技創新創業“星創天地”2~3個。大力支持法人科技特派員利用自身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市場優勢,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積極培育 “產供銷一體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新型涉農企業模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拓展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新功能。到2020年,全省各縣(市、區)培育新型涉農企業3~5個。完善農村科技 “12396”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下簡稱12396)。在語音、短信服務的基礎上,開展12396微信服務,在大型涉農企業、農村集貿市場和居民聚集區等場所建立12396觸摸屏,開發“吉林12396”手機APP(應用程序)客戶端,拓寬農業社會化科技服務新領域。到2020年,實現全省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全覆蓋。

二是推動農村創新創業。支持科技特派員特別是法人科技特派員,重點圍繞糧食產業、養殖產業、特色產業等領域,創辦、領辦、協辦各類涉農企業,建設一批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區,打造一批具有區域資源特色的、從原料到餐桌的食品深加工企業,推動農村加工企業向產業集群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價值增值和全產業鏈健康發展。推動科技特派員的農業科技服務與農村創新創業、農民生產生活有機結合,培育規?;?、集約化、現代化農產品流通經營新主體,形成區域特色,打造 “互聯網+”農民生產生活綜合服務平臺,拓展新興物聯網市場。鼓勵科技特派員特別是法人科技特派員,重點圍繞糧食、畜產品和長白山特色生態食品等領域,創新合作模式和利益機制,對全省農業資源開發、農產品生產加工、市場流通與服務等進行整合,發展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的農業 “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經營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落實全省精準扶貧部署。大力支持科技特派員深入貧困地區,與貧困村、貧困戶結對幫扶。通過政策傾斜和優先支持,鼓勵科技特派員帶技術、資金進鄉入村。以扶貧項目為紐帶,實現引領、示范、推廣、培訓相結合,開展創業式扶貧和智力扶貧。積極推動法人科技特派員到貧困地區,有針對性地領辦、創辦、協辦企業,與農民結成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推動開發式扶貧和造血式扶貧,實現脫貧致富。

四是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發揮各級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資本等現代生產要素注入。強化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中的主體地位,整合社會各方力量,調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積極性。立足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提高區域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為科技特派員提供有效的條件支撐。圍繞農業特色資源優勢,引導和支持各類科技創新主體落實 “一帶一路”等重大發展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培育農業系列高端產品,實施農產品走出去戰略。重點在糧食、畜牧、特產、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取得一批新型適用技術成果,形成系列化、標準化的農業技術成果包,為科技特派員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到2020年,實現農業科技經費投入占本級科技經費支出比例達到30%以上。

《方案》對科技特派員的選派、管理與政策支持提出指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省市縣鄉(鎮)四級農技推廣機構、科技型企業和物化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是科技特派員和法人科技特派員的主要來源。參與農村科技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復轉軍人、離退休技術人員、農村青年、農村婦女等是科技特派員的新生力量。各地要強化傳幫帶,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經紀人、鄉土人才、農民技術員培養和發展成為當地不走的科技特派員。到2020年,全省各級各類科技特派員要達到2萬人,其中,省級科技特派員達到1萬人,市、縣兩級科技特派員分別達到5000人,實現全省各鄉(鎮)、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負責本級科技特派員的培訓工作。各地要強化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培訓基地建設,提高科技特派員的創新創業和服務能力。圍繞農村農業需求,重點加強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相關政策、市場信息與物流、“互聯網+”技術與應用、新技術新技能開發等培訓。到2020年,各市(州)、縣(市、區)新增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1~2個。

科技特派員政策支持包括: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推動各級政府涉農資金向農村創新創業聚集。以創投引導、貸款風險補償等方式,推動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融資機制,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各地區、各部門適用于科技特派員實施項目的各類計劃,要向科技特派員傾斜;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開展對科技特派員的授信業務和小額貸款業務,完善擔保機制,分擔創業風險。鼓勵創業投資機構與銀行建立市場化、長期性合作機制,支持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高增長潛力的科技特派員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落實減稅政策,積極開展創業培訓、融資指導等服務;原屬單位是事業單位且在農村從事科技創業的科技特派員,與原屬單位簽訂《科技特派員派出協議》后,5年內保留其人事關系,與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參加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益。工作期滿后,可根據本人意愿選擇與原單位解除聘用合同創業或回原單位工作。在農村開展科技公益服務的科技特派員,享受國家和我省相關政策待遇。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通過許可、轉讓、技術入股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員轉化科技成果,保障科技特派員取得合法收益;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離校未就業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動員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為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創業提供支持,完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等服務,對符合規定的要及時納入社會保險。

猜你喜歡
特派員科技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民為什么歡迎這樣的特派員
專職科技特派員進駐架起農民與產業的致富橋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來自寶島的農業科技特派員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