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生產力彰顯文化自信

2017-01-09 08:31
今傳媒 2016年12期
關鍵詞:生產力傳統建設

質屬性;歷史傳承、宗教信仰、民族風情、節慶民俗等則告訴我們文化生產力的精神價值。

文化生產力形態主要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大類。文化事業是政府的規定動作,體現社會公平,強調統一性、普惠性;文化產業是企業的自選動作,提倡市場競爭,注重原創性、差異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轉化,構成了文化生產力的兩個側面。

文化生產力概念是中國領導層和理論界根據中國社會實踐進行創新而形成的理論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的體現。美國學者約瑟夫·奈用巧實力概念對他自己提出的軟實力理論加以修正,而文化生產力理論則是對軟硬結合的綜合實力作出的科學概括。概念是話語權,概念后面緊跟的往往就是戰略部署。為推動我國現階段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我們要深化對文化生產力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明確文化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互動關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從四個方面彰顯文化生產力的作用。在物質符號方面,強調文化建設與歷史傳承的關系,對可傳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態進行梳理,以求流傳;在精神價值方面,進一步提煉民族精神、塑造國家形象,增強文化認同感與向心力;在行為規范方面,針對一些人文明素質缺失和道德水準下降的問題,從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層面進行引導;在制度設計方面,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設計。

全面梳理與用好我國傳統文化資源。重視我國傳統文化資源,建立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元素庫,促進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本元素的產品開發和服務貿易;鼓勵在文藝創作、影視生產、裝幀設計等方面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文化資源;借助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和科技平臺進行內容開發,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時尚文化、流行文化相結合,激發全社會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加強文化領域國家級重大工程建設。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從國家層面以國家級重大工程方式對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進行攻關。在文化科技領域,可以借鑒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高新科技發展經驗,以國家重點文化科技工程方式推動文化技術與應用平臺開發,推動信息、材料、生物和認知等前沿科學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實施“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評估與提煉數據庫”等重大工程。

創新國際交往中的文化戰略。積極參與和影響國際話語體系建設,提升我國話語權;支持我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優勢的新興文化業態的發展,如動漫、移動內容服務等;鼓勵文化企業通過各種形式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對那些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要給予專項支持與幫助,擴大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來源:人民日報)

猜你喜歡
生產力傳統建設
來不及生產力
寒露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應投資于教育以提升生產力
少年力斗傳統
清明節的傳統
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反腐敗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