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

2017-01-10 21:52嚴建修
南北橋 2016年12期
關鍵詞:情境設置拓展延伸學情分析

嚴建修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之后更加側重語文的人文性和情感性,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建構,發展自主閱讀和學習能力,提升語文整體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采取綜合教學策略落實有效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情分析 學習準備 情境設置 拓展延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12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變得多維,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關注孩子在語文學習中綜合能力的發展,為培養更加全面型的人才以及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但是,當下小學語文課堂存在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學習參與度低的現象,學生學習的內容局限于基礎知識,大多數教師忽略對孩子情感和價值觀的建構,語文課堂教學和孩子們的實際生活脫軌,課堂學習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在逐步喪失,相應的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不斷降低。鑒于此,我認為教師要創新教學手段和策略,探究新的有效教學模式,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發揮其積極作用。

第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做好學情分析。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基礎、情感積淀、學習期待、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分析學生在接受具體教學內容時可能出現的狀況。在課堂開展之前就做好教學設計,把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盡可能都考慮進來,這就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靈活性,因此教師必須提前做好教學的學情分析,為推進具體語文知識做好教學預測,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提前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探究,快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層次、階段,以此作為教學實施的依據。

此外,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的時候,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驗,然后設計教學活動,使語文教學更加真實自然,切合學生的接受范圍。例如,在學習《小兵張嘎和胖墩摔跤》的時候,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學情進行具體教學設計,其中課文里面的動詞使用非常準確,本課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動詞的搭配使用,理解動詞的變化對于表現人物性格的效果。但是之前學生沒有涉及到過動詞的閱讀和分析,對于這方面的閱讀感受能力比較低,所以教師要先創設簡單的教學語境,讓學生理解動詞對表達的作用,以此減小學習阻力,實現有效教學。

第二,教師引導學生做好課前的學習準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也不少,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字詞的識記以及課文的背誦上,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做課前準備,在上課的時候完全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課文的閱讀和知識的記憶,難以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無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自主對課文或者學習內容進行了解,做好課前準備活動,了解課文的背景或者相關知識,擴展學生眼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課堂教學的成效更加明顯。

例如,下節課教師要開展《我的少數民族學?!返慕虒W,學生對于少數民族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但是為了使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這種多種文化共存、多種民族共同發展的理念,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課下主動查找和我國少數民族有關的信息,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少數民族并且說出原因。這樣學生在課下會主動進行學習的準備,積極了解少數民族的知識,學習更多的文化,為課堂學習奠定好的基礎。由此可見,課前的學習準備對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十分重要。

第三,教師設置有趣的、生動的語文學習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同學、教師積極互動,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情境教學就是一種十分適用的教學手段,在班級里面創設一定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以此來實現有效教學。例如,這節課教師要帶領學生寫一篇記人的作文,但是很多學生對寫作文一直都很頭疼,經常一節課也寫不出幾段文字,導致課堂學習效果很差,但是教師如果先設置情境教學,在課堂開始之初就給學生講述自己小時候和母親的故事,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自己和母親的親子之情來感動學生,使他們主動對自己的母親進行觀察和回憶,感受母親給自己的關心、愛護,在班級中形成濃厚的感恩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學生的腦海中會生動地浮現出母親的音容笑貌,產生對母親的感情,繼而開展寫作活動,教學效果就很理想。

同時,教師創設形象的教學情境,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生動圖片或者視頻,在班級中建立真實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楊桃》的時候,課文需要學生在對楊桃基本外貌和形狀的了解基礎上深入了解楊桃的性質,學習楊桃的精神品質,但是很多學生都沒有見過楊桃,簡單的語言閱讀難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就要借助于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楊桃的圖片,了解楊桃生長初期到慢慢成熟的過程,繼而在班級中形成真實的學習情境,學生就會自覺進行課文的學習,主動感受課文的思想,實現有效教學。

第四,想要實現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模式離不開拓展延伸的教學環節,語文學習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還在于加強學生對于生活的體驗和關注,啟發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因此,教師要認真推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環節,引導學生主動把語文課堂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有效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內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在學習完課文《藏羚羊跪拜》之后,我們對于人與動物的關系以及對動物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那么在我們社會和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新一代小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該怎么對待身邊的動物和植物呢?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前設計一個自由發揮的小活動,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捕殺野生動物你會怎么做?教師設計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言,教師對學生的想法予以引導,使學生自主找出最恰當的做法,不僅使學生的情感有效得到升華,而且教會學生如何恰當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有效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從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以及最后的拓展延伸等多方面進行完善、創新,力圖為學生創設高質量的語文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猜你喜歡
情境設置拓展延伸學情分析
淺談高職數學素質教育
學情分析不準對教學質量影響的例析
學情分析: 有效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央視真人秀《了不起的挑戰》的節目特色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拓展延伸”環節的實效性
巧設情境,構建高中語文快樂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