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教學點滴 促進學生發展

2017-01-11 20:22孟慶平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焦裕祿課文作文

孟慶平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更應引起重視。那么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就應處處細留心,引領學生學習,促使學生早日形成語文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關注教學細節 促成學生能力

細節一:掌聲的啟示。那天的語文課我講的是一年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古井》。有不少領導和教師聽課。當我范讀完課文時,學生們齊刷刷地給了我一陣熱烈的掌聲。我驚喜之余忙問:“你們為什么給老師掌聲?”有的說:“老師你讀得好,有感情?!庇械恼f:“老師你的表情可好了!”有的說:“老師你在讀 ‘很深很深、 很多很多、 很久很久時重讀了?!闭鏇]想到,我的學生成了小評委,一個個說的頭頭是道。他們不但能仔細聽,還會認真評。于是我順水推舟:“一會兒,大家也像老師這樣讀,也把掌聲送給每一位有進步、表現好的同學好嗎?”

課堂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有幾個孩子的出色表現令在場的老師嘖嘖稱贊。在掌聲中,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調動了學生所有感官,發展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參與課堂活動的能力。學習成了學生心理的需要,這時的教學就變得高度有效了。

感謝學生給了我掌聲,讓我體味到生成的精彩!我把掌聲送給學生,使學生體驗到到成功的快樂!正如羅杰斯所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蔽覒c幸,我關注了掌聲。

細節二:質疑的牽引??鬃诱f:“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笨梢娰|疑的重要。一年級的小學生要教給他們質疑的方法,還要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不論課前、課中、課尾。只要有疑,就鼓勵學生提出,加以牽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在學古詩《勸學》第一句時,我讓學生提出質疑。學生對“三更”和“五更”不理解。我講解了有關“更”的知識。當學生知道它們分別指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和凌晨三點到五點時,也明白了詩意。突然有個小女孩問:“那些學習的人還睡覺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可能是就只有四更才休息一會兒;可能是困了就打個盹兒;可能會頭懸梁錐刺股……我不知道孩子們哪來的這么多奇思妙想,但我知道這就是質疑帶給語文課堂的一泓活水——它開啟了學生的思維。

細節三: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能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荒昙壍男W生各方面能力尚未形成,想象力能很好地協調口、腦、心的關系,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1、續編故事想象 上學期學《小山羊和小熊》這篇課文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下一次小山羊又路過小熊的家,它們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學生抓住課文中相關詞語編出了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

2、有感情朗讀 讀是理解文本走近作者的最佳方式。怎樣能入情入境地讀?想象來幫助?!豆啪方虒W時,我是這樣激發學生想象力的:假如你是圖中的小女孩,夏日夜晚,涼風習習,你坐在秋千上悠閑地蕩來蕩去,仰望著美麗的夜空,數著亮晶晶的星星,你的心情怎樣?隨著我布置的“場”,學生入境了。他們的心情寫在了臉上——高興!我趁機讓學生讀出這種感情??芍^是聲情并茂!

想象促進了思維的發展,思維又調動了語言系統,語言的表述又落實了文字的使用,使語言、思維、文字三項一貫訓練,這不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嗎?

小孩子的進步是一點一滴的,每時每刻都會有許多事發生。作為教師要有善于發現細節的眼睛,用心靈去培植,

二、關注教師評價 一切為了學生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一邊接納新的理念,一邊實踐著、反思著。我覺得教師的評價很關鍵,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評價建議:“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弊鰹檎Z文教師,要開發好、利用好評價這門藝術。

1、抓住契機 肯定鼓勵。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認知能力不足,對于他們的評價要把握尺度,要有利于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肯定和鼓勵。

前不久聽一節一年級的公開課,老師的設計很好,課堂實施也很順利,這時坐在我右邊的一個小女孩回答對了一個問題,老師獎勵她一件精美的小禮物,可從她接過小禮物到下課,她的手根本沒離開過,當然了,也沒有聽老師講什么,看來,孩子是禁不住“誘惑”的。這樣評價學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與老師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馳??梢?,不一定非要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同樣重要,而且更適用、更實用。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成績、進步及時給予語言肯定和鼓勵,效果就會很好。

有意識、有目的的評價不但對學生學習有幫助,而且是啟迪心靈的良藥?,F在的他每天都在進步著。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能把少年‘栓在你的思路上,引著他們通過一個個階梯走向知識,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重要特征?!痹u價當然是一種絕妙的技巧。

2、機智評價 調理梳通。頭發亂了,用梳子梳理一下就順暢了。在特殊的情況下,教師的評價語言就能梳通學生的思維糾結點、讓學生順利地學習,這時你的課堂就會迸射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

清晰地記得做閱讀課《我的父親焦裕祿》這篇閱讀課時的一個小插曲:課文快結束時,請同學們說對焦裕祿同志的評價,當時我渲染的氣氛很好,前面的幾位同學都是表達了自己的敬佩、贊揚之情。這時最愛發言的女班長站了起來,滿臉嚴肅地說:“不,我要批評焦裕祿同志,他不會照顧自己,給黨和人民造成了損失!”這突如其來的一炮,把其他學生給弄懵了,我也一驚。心想:如果處理不好,她的認識就會有偏差,學生的價值觀也會受影響。正當同學們轉身、瞪目、嗤鼻之際,我組織好了評價的語言:“你的理解很獨道,看得出你是有個性的孩子。從你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你對焦裕祿同志的敬佩,從你的聲音中,我聽出了不舍。是啊,如果時光能倒流,如果焦裕祿同志還活著……”

3、設疑評價,領悟提升。閱讀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教學中,設疑評價這種特殊的點撥形式對學生更好地領悟作者的意圖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

課外讀本中的《祖父的園子》是女作家蕭紅的作品,這是一篇回憶自己童年趣事的文章,文質兼美,貼近學生的生活。孩子們讀、悟的都很認真。有的說課文選材恰當有趣,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留戀,也有的說用詞準確、生動活潑。

4、慎重點評 樂在其中。如果說閱讀是吸收,吸收文學給養,那么作文就是表達,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但如何讓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呢?我覺得教師的評價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一本本謄寫好的作文放在面前時,我覺得它們此時已附有了學生的靈性。這里有成長的困惑,有學習的煩惱,有失敗的反思……學生把寫作文當成傾吐心聲的窗口。批改作文就是與學生心靈對話。老師有什么理由不為學生輸送一縷縷清新的空氣呢?!所以,寫評語時,多提優點,不寫套話,學生覺得老師心里有他(她),更能增強學語文的興趣,更有信心寫好作文。婉轉提出不足,讓學生認可。久而久之,學生就有了寫作的成熟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說,教師的作文評價,應字字如春風拂面,句句似春雨潤心。

看來,習作點評大有學問,利用好,將走進學生的心靈,開啟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意識。此時,為人師成功的感覺妙不可言。小作文、大世界。認真評、仔細品,樂趣就在其中!

可見,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功不可沒。那就多幾把評價的尺子,給學生自信、自尊,讓學生愛上語文。

關注教學點滴,更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這是我們的教育理想。美好而美妙……

猜你喜歡
焦裕祿課文作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人大代表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的“三股勁”
焦裕祿墓前(外二首)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