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

2017-01-11 20:32劉美芳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

劉美芳

摘要:新的語文課改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這對老師是一次機遇、一個挑戰、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熱情,本著“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在語文教學新課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經驗,權作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新課改;轉變理念

新課標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實踐性和綜合性成了語文改革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課堂上靈活多樣。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那么,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下就初中語文新課改課堂教學方法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激發學生的思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新課改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學生為主體意識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而教師應該轉變理念,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扮演好引導者、組織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教學,不斷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去探究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學習主人翁的感覺。通過轉變理念,不斷的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讓學生逐漸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二、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比如本人班的某某學生,語文基礎差,是屬于基礎差的學生,本人秉著課改“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課改新理念,本人經常發現他的優點,尊重他,表揚他,而且利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讓這位難教的學生從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結果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他第一個交家庭作業,課上經常舉手發言,對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慢慢地開始看課外書籍,期末考試從不合格提升為合格。有效課改教學在他身上得到體現。

三、轉變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那么就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學生的求知欲望也就達到了一定的加強。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去主動的學習,探索,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達到這一效果,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生活及語言等方面進行感受。教師根據學生的教學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梳理、指導以及啟發,應用學生能夠接受的學習方式展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我們要轉變那種完全順從教師的想法,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去豐富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效果。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使之在最佳的狀態下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師生、生生、人機的三向交互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簡化了教師的教學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激興導入,創設情景

導入是教師在開課之前的一段幕啟,也是吸引學生進入課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第一步。為此,語文教師的導入也就成了一門藝術,一門適合舞臺演出的藝術,與此同時,教師也就成了學生們節目的主持人,自然學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實的觀眾。創設意境是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靈丹妙藥。只有讓學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潛在的情感,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來說,意境的創設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特別是開頭的激興導入就讓學生置身于課文內容的氛圍之中。如《蘆花蕩》的導語:“同學們,在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老的年齡,但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資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這樣的導入,首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好奇的意境,他們自然的對課文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爭先恐后的去了解。

總之,教育是任重而道遠的,新課標剛剛啟動,作為青年教師首先應適應課改,敢于自己創造新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發學生封存的天資,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生熱愛語文,會學語文,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希聰.淺析初中語文新課改后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8:89.

[2] 黃勝輝.新課標背景下語文教學方法初探[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4:116.

猜你喜歡
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