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建議

2017-01-11 17:13舒學理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閱讀中職語文

舒學理

摘要:為社會培育及輸送專業型高素質人才是中職學校的主要任務。語文是中職學校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為目標,閱讀教學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有效措施。由此可見,閱讀是中職語文教學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積極響應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以讀為本、注重學生的主體感受等要求,進一步探討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建設性意義。

關鍵詞:中職;語文;閱讀

一、當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過分依賴教參。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分依賴教參,從而帶來課堂上標簽式的解讀。在這樣一種“純教參”的閱讀教學模式之下,滋長了教師的惰性,容忍了教師的依賴性,于是很少有教師從教材本身去探尋教材的意義。對一些語文課文中塑造的豐滿人物形象,我們很少有人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立體化解讀,而是一味根據教參解讀,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

2、教改流于口號,閱讀教學仍然停留在單純的知識教學上。從當前國內外教改潮流來看,“教會學生學習”已經成為教育學和心理學結合的新趨勢。在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中,閱讀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激勵與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完成特殊的認識過程,因此,教學應以人為本??墒呛荛L時間以來,教師的傳統閱讀教學仍然停留于單純的知識教學,使得豐富多彩的閱讀教學內容,由于未從接受者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而造成了教學上的主體錯位,使學生認為閱讀就是應付教師的提問,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以致在閱讀中迷失了自我,喪失了閱讀的渴望。

3、閱讀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由“滿堂灌”走向“滿堂問”。當前的中職語文閱讀課堂大多還沿襲傳統語文教學的“四部曲”,即:“詞語解釋”“文章結構分析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概括”和“寫作特點分析”這個固定的程式。多年來,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習慣于接受這種千篇一律的、似乎是“萬能”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抑制和削弱了學生的創造力,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雖然現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現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一種典型的“滿堂問”式的教學。在這種“滿堂問”的支配下,教師在課堂上連續提問,學生則習慣性地舉手,倉促地回答問題,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也只作簡單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補充講解,再提出問題……這種“滿堂問”的教學方式,其實仍然是一方強引灌輸,一方消極接受的方式,與課程標準中閱讀對話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二、轉變中職語文教育理念

1.、重新認識語文課程,樹立全面正確的語文學科性質觀。漢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載體,包羅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多種知識,通過編者的精心篩選成為我們學習的范本。作為語言學習主戰場的語文學科,除了工具性,其人文性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特性之一。語文教育既要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更要注重情感熏陶以及對學生人格的養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真正實現語文價值教育目的。

人文性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博大精深而又能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靈魂的文化基礎。我們應重視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樹立工具人文二者有機融合的科學語文性質觀。

2、重新認識學生,樹立學生主體教育觀?!敖獭辈荒芴娲皩W”,教師不能以自己的說教與灌輸代替學生的自我學習和主動學習。任何對讀者的輕視,都會讓閱讀失去意義,學生的發展實質是學生的內在認知、情感與外在世界的整合,學生閱讀的原動力是學生的內在需求。閱讀教學中使文本的內蘊和學生知識情感得以整合,從而促進學生生命力的成長。最終達到葉圣陶教育思想中“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的境地。那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才算是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呢?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應有的話語權、質疑權、評價權等各項權利,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以主體性的角色參與課堂。學生不再是聆聽教誨的被動、受動者,而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情感、理解、想象行事的主動、施動者,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審美創造,不惟作者原意是瞻,甚至有時采取背叛性的閱讀,讓學生自由地讀。同時要尊重學生讀出的世界和多元的解讀,讓閱讀教學呈現出多聲部“圓桌會議”的狀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成為文本的主動、積極解讀者,學會感悟、浸潤了其閱讀的靈性。

三、調動學生的日常積累,激活學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

語文基本功最講求的是厚積薄發。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和鑒賞,是通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而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并與作者發生思想碰撞,“讀到自己”或“讀出問題”,進而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其間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生活積累和思想認識水平,又要充分考慮學生存在的語言潛能,喚醒學生沉睡的語言記憶,調動學生以往的語言積累。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的閱讀能力評估咨詢委員會給“閱讀”下的這定義是:“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边@一現代的閱讀理念與蘇軾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其一,二者都明了閱讀生成的基礎:激活讀者原有的知識感知與生活體驗。其二,二者都強調了闡釋的多元化,強調閱讀的個性化與創造性。由于學生個人知識水平的差異,生活經驗的不同,因此其閱讀結果的生成必是百花齊放,豐富多彩。正所謂“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p>

綜上所述,加強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就業創業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敖虒W依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鄙頌橹新氄Z文教師務必要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微微.中專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教學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51.

[2] 楊燕敏.中專語文閱讀教學技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85~86.

猜你喜歡
閱讀中職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