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華文教材《中文》

2017-01-11 18:30鄭博瑞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文交際語言

鄭博瑞

摘 要:華文教材《中文》修訂版第九冊是專門為歐美地區華裔小學生學習中文編寫的,其在課文選取、詞匯選擇、語法設置、交際排列等方面有著獨特的特點及優勢。在使用過程中,教師要從編寫理念、編寫結構、內容原則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將該教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關鍵詞:華文教材;中文;語言;交際;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21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37

一、教材概述

華文教材《中文》是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委托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專為歐美地區周末制中文學校的華裔小學生學習中文而編寫的。主編為中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的賈益民,副編為暨南大學于紅梅、于珊、王劼等。整套書基本按照小學6年制,12個學期進行課程教材的編排,書冊的數字越大所對應的年級越高,如本文中所選的《中文》修訂版第九冊一般為小學五年級的教材。整套教材共包括48冊,其中《中文》的課本有12冊,練習冊有24冊,并設有A、B兩冊,教師課堂參考用書有12冊。本文中所采用的《中文》為1997年二次修訂版。

二、編寫理念與原則

第一,華文教材《中文》的編寫旨在通過配合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

第二,課文的設置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普及中華文化常識。

第三,因為華文教材《中文》的對象為小學生,即初級漢語水平的學生且多為少年兒童,所以教材基于兒童心理和習得的特點,更注重趣味性及直觀性。同時,鑒于此教材的對象所有的特殊的環境和家庭背景,對教材的內容選取和思維方式也有專門的思考與編排。

第四,教材的編寫依據《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及《現代漢語常用字表》進行科學定量的編排。

三、總體框架

四、 《中文》每課結構體制表

五、教材課文分析

這里我們選取《中文》第九冊作為研究對象對課本中各項作分別的分析說明。

華文教材《中文》(修訂版)第九冊教材的整體結構體系如下表所示。

教材名稱 《中文》(修訂版)第九冊

頁數 156頁

單元數 4

每單元課數 3

組織結構 目錄

第一單元:第1課至第3課

綜合練習(一)

第二單元:第4課至第6課

綜合練習(二)

第三單元:第7課至第9課

綜合練習(三)

第四單元:第10課至第12課

綜合練習(四)

總練習

附錄 查字典(一)

查字典(二)

查字典(三)

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音序生詞表

句子

第一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二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三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四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五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六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七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第八冊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

分析可看出,本教材將12課分為4個單元。每一個單元之后都緊跟著一個綜合練習,用以及時鞏固每個單元所學知識。在整個教材的最后還有一個總的練習,用以對整冊教材作總結性的提煉和復習。同時,在部分單元之后,如一、二、三單元之后都有額外的一部分查字典,通過三部分的講述和操練,能夠使學生學會使用漢語字典。附錄部分有音序生字表(簡繁對照)、音序生詞表及句子,用以方便教師及學生查找學習。在修訂版的華文教材《中文》中還很貼心地設置了前期教材的音序生詞表附錄,以方便教師和學生查找、對比學習。如我們在這里所研究的《中文》(修訂版)第九冊的附錄上就增加了第一到第八冊的音序生詞表。

(一)語音

從語音設置上看,《中文》(修訂版)第九冊在每篇課文及閱讀課文中的文段上都標注了清晰的拼音以供學生學習及朗讀。這樣的設置很好地避免了學生在不認識生詞的情況下,隨時進行字詞的查詢而導致無法通讀文章、了解大意的情況的發生,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及課堂時間的占用量。但是,這樣的設置也有它的弊端,如會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惰性,學生將不再查閱學習工具,朗讀文章時也會直接索取標注好的拼音,不會加深對不了解的生詞的記憶和掌握。這種現象的結果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可能會比較慢,學生在脫離書本之后可能不會很快地反應出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字

從生字的設置上來看,不論是數量還是選取的范圍都有一定的特點。

從數量統計來看(見下表),教材所選取的生詞數量適中。

《中文》生字數量統計表

數量

對比項 生字量 每課平均 一課最多 一課最少

課文 196 16 19 12

閱讀 69 6 7 4

《中文》(修訂版)第九冊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年齡在10歲左右的小學五年級(六年制學制)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認知度及接受能力都與教材所給的生詞量及難度基本匹配。

從難易程度上看,本教材中的生字的難易程度略微偏難。鑒于《中文》課程的設置是對華裔的學生全日周末制版型提供的教材,我更覺得應該將興趣放在首位。雖然說華裔的學生對象基礎背景有優勢,但是這些學生畢竟從小在非全漢語的環境里成長,并且在一周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非漢語的課程,加之周末的課程原本就很勞累,中文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較枯燥難懂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應該讓漢語學習輕松化、簡單化、交際化。所以,我認為在生字設置上可以相應的簡化或趣化。

從漢字教學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教材的每一漢字設置部分都有田字格的給出,同時練一練的設置還給出了空白的田字格留以學生鞏固練習。中國漢字是漢語魅力組成的一部分,它表達著中華文化的秀美,也展現著中國精神的奧秘。我們說中文的推廣也便是文化的推行,中國漢字就是中國文化很好的一張名片,所以中國漢字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雖然在教材的設置少了一些趣味性,但我們同樣可以把漢字部分抑或用漫畫圖形,抑或用象形表達的方式將它們的美展現給學生。

(三)詞

從生詞設定的角度來看,教材的編選還是做得很好的。先從數量上說(見下表),本冊教材的生詞數量并不多,基本涵蓋文中的生詞。但是從正本教材來看,詞匯選取并沒有很好地遵循再現復現的教學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仔細認真分析,充分做好備教材,將所學知識和詞匯有機結合,并做到前后呼應,融會貫通。

《中文》生詞數量統計表

數量

對比項 生詞量 每課平均 一課最多 一課最少

課文 112 9 22 2

閱讀 73 6 8 5

(四)句子

《中文》教材的句子的設置十分巧妙,其并沒有設置語法這一項,而是由句子來充任。從根本上說,語法的學習就是要造出合乎情理的句子,然而大多數情況下,語法都是枯燥難懂的,所以編者出于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的考慮,將句子部分作為了學習重點部分,通過讓學生分析句子,從句式入手將語法知識內化。這種方法的選取,在少兒漢語教材的編寫上面是不可多得的。

(五)課文

從題材的選擇上看(見下表),《中文》(修訂版)第九冊選取了多種題材的文章供學生學習,如記敘文、說明文、童話、傳統文學、成語故事、古詩、名人故事、外國文學及對話等。在這些選材當中,記敘文、說明文及名人故事為多選題材,對話部分只出現在練習板塊。從這樣的布局傾向上看,編者是注重記敘文體、說明文體及人物傳記故事的閱讀培養的。在經過了之前八冊的分別學習之后,水平達到這個層面的華裔學生此階段應該加強記敘文及說明文等描述性文體,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寫作的增進也是大有裨益的。

《中文》課文題材數量表

數量

體裁 記敘文 說明文 童話 傳統文學 成語故事 古詩 名人故事 外國文學 對話

課文 3 2 1 1 1 3 1

練習 10

閱讀 1 3 1 1 1 1 3 1

各體裁在課文中所占的比例表

比例

體裁 記敘文 說明文 童話 傳統文學 成語故事 古詩 名人故事 外國文學 對話

《中文》

第九冊 11.76% 14.71% 2.94% 5.88% 5.88% 5.88% 17.65% 5.88% 29.41%

從主要學習的課文內容來看,本教材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課文和閱讀(見下表)。這兩個部分構成了我們綜合課的課文主干,并且其中的課文部分作為精讀課來學習,而閱讀部分則是用作為拓展延伸,充當閱讀材料或泛讀材料。鑒于這樣的設置,這兩部分的后續相關部分也有不同的安排。課文之后除了配以生字、生詞、句子之外,還有相關的練習,而閱讀部分則只配備了生字和生詞。

《中文》每課名稱表

課號 課文 閱讀

1 剪紙 我的小制作

2 中秋之夜 豐富多彩的中秋習俗

3 家庭音樂會 迎春音樂會

4 豬八戒吃西瓜 三打白骨精

5 皇帝的新衣 小紅帽

6 成語故事 返老還童 葉公好龍

7 桂林山水 海上桂林

8 神奇的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

9 古詩二首 古詩二首(今譯)

10 孔子求教 聞過則喜

11 楊振寧獲獎 諾貝爾

12 總統道歉 拿破侖開槍救人

表格中的各個名稱都簡潔生動,有吸引力,尤其是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接受及認知范圍。這一個個由故事組成的課文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我們再從這些文章的話題分類看(見下表)。中國傳統文化占總文章的比例最大,然后是現代生活及科技。所以,這些話題的設置依舊遵循文化優先的原則和與現代中國生活緊密相關的原則。

華文教材《中文》話題數量統計

話題

數量 《中文》(修訂版)第九冊

現代生活與科技 7

外國文化故事 4

自然景觀 2

中國傳統文化及知識 11

另外,外國文學的提及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熟悉的材料產生認同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中國自然景觀文章的設置,能夠豐富教材種類,增添教材可讀性。

(六)練習

練習部分在整個華文教材《中文》中擁有不容小覷的地位。練習作為檢驗和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種良好手段,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是重頭戲。對外漢語教學也一直強調精講多練,操練為主,說的便是這個道理。所以,《中文》(修訂版)第九冊也遵循這個原則,在練習部分進行了認真的排布。

練習部分包括:寫一寫;讀一讀;替換;對話;想一想,說一說;綜合練習;總練習。

下面我分別從這幾部分進行簡單分析。

1.寫一寫。這個部分主要是田字格生字的重復鞏固練習。在之前課文部分已經分析了漢字教學的優點,為了讓學生能夠復現所學的漢字,練習部分的寫一寫應運而生。田字格本來就可以很好地規范漢字的布局結構,加之一課當中復現多次,更加促進了學生的認知及掌握。

2.讀一讀 。這個部分選取大量的詞語讓學生進行詞匯的感知。這些詞語并非隨意選取而是根據課文中的生詞,抑或同根抑或相近拓展開來,集結在一起供學生學習。這部分的設置很好地將課文中的生詞及詞語進行擴展,加大了學生的詞匯認知量,有效地提供了詞匯積累素材。

3.替換。替換部分是正本教材的一個最巧妙的設置。在這個部分編者通過句子的替換設置將句法學習滲透其中。在教學對象所處的年齡段,對語法的理解及接受相對困難,而且語法的設置相對較難且枯燥,也不利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習者進行高效學習。通過找相同及不同進行對比學習,學生能夠相對輕松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4.對話。對話的設置旨在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交際中。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交際的無障礙化,所以在《中文》教材編寫的時候,根據文章內容設立類似交際情境的對話的編入也是要將交際引入教材,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與實踐并上。這樣的安排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只掌握教本語言而不善生活會話的現象。

5.想一想,說一說。這部分的設置有些類似于閱讀理解,旨在查看學生對文章含義的把握,提高閱讀能力。這一部分在文章學習時也可以充任教師對文章閱讀的問題考察,減少教師備教材的任務量。

6.綜合練習。在《中文》(修訂版)第九冊中,每一個單元結束都會設置一個綜合練習。綜合練習大致包括:音、字、詞、句子、對話、寫作等部分。通過不同方面的整合對整個一個單元所學習的重難點進行總結概括。這部分的設置可以很好地向學生和教師指明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還能依據遺忘理論及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7.總練習??偩毩暤脑O置是在全書所有單元結束后,它大致包括:查字典、選詞、句子、閱讀、寫話。這個練習比總練習升級了很多,對這本書的掌握的考察和知識貫通的練習都比綜合練習要求要高。

(七)其他

在其他方面,《中文》(修訂版)第九冊也有其明顯的優勢。如從插圖方面講,教材中的插圖還是比較形象的,色彩也相對明艷,符合少兒讀本的要求。不過,個人認為再次修訂時可以適當地增加更多的圖片或簡筆畫,讓教材更活潑。從排版來看,教材的排版簡潔但單一,方框多使用單一的矩形,缺少了一些圓形因素,從而給人一種距離感。所以,個人認為可以適當地增加或替換一些不規則、圓形等邊框設置。紙質方面可以實驗采用淡色系紙張做背景,帶來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

以上拙略的分析請編者及專家前輩包容。對外漢語教材如何更好地編寫依舊是一個值得研究分析的問題。后生將不遺余力地在今后的學習實踐中勤思考、??偨Y,努力在對外漢語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猜你喜歡
中文交際語言
情景交際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交際失敗的認知語用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