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管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影響

2017-01-12 20:22周仕慧許義前譚應江許勝強鄧生軍
種子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管制農戶農產品

周仕慧,許義前,何 恒,譚應江,許勝強,鄧生軍

(思南縣許家壩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銅仁 565100)

政府管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影響

周仕慧,許義前,何 恒,譚應江,許勝強,鄧生軍

(思南縣許家壩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銅仁 565100)

在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時代背景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農業技術創新擴散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依據,而政府的管理與引導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深刻了解政府管制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影響及作用,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其研究探索力度,為今后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政府管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影響

近年來,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人們對于農產品的要求也逐年增加,不僅要保證其基本的營養價值,更重要的是要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其中,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或者質量安全技術外部特征等原因,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勢必要依靠政府的管理以及正確引導[1]?;诖?,為充分發揮政府管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中的積極作用,應該將政府管制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帶來的影響作為研究重點,從而為老百姓提供放心的農產品。

1 技術擴散的內涵

所謂技術擴散,就是指某種創新活動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一定渠道在某一社會系統成員中傳播的一個過程。而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只有實現技術擴散,才能真正意義上發揮其潛在的經濟效益。從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方面來看,由于我國農戶大多依賴傳統技術從事農業生產,技術落后、效益低下,且傳統技術與新技術之間的技術勢差必定會影響到新技術的擴散。所以,獨立實現技術擴散是存在很大風險以及不確定性困難的,同時在應用新技術時還會增加一定成本,減少由新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2]。其中,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效率的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第一,區域性差異。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于農產品的品種要求也存在差異,只有符合當地種植條件的技術才可順利得到推廣。第二,信息傳遞不暢。在很多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報紙、電臺等傳播媒介較少,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信息的傳遞。第三,農民綜合素質低?,F如今,很多年輕的、文化程度高的農民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選擇外出打工,家里剩余勞動力的文化基礎差,對于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也十分有限,同時他們參與學習的機會也較少。

2 政府管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影響及作用

2.1 從制度保障的角度來看

從制度保障的方面來看,通過政府管制,可以為農業技術的擴散建立外部平臺,以促使其產生內生擴散動力,進而有效提升擴散效果。具體來說,政府相關的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可以在一般契約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正確引導以及協調,逐步發揮農業教育機構、企業以及農民組織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構建一個完善的、多元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體系,以此來實現擴散組織的多元化、擴散行為的多元化以及擴散形式的多元化。另外,政府在實施管制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自己制定和實施的公共規則以及技術規范,來對農產品安全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方向以及速度進行適當調節,以維護各方利益。其中,公共規則以及技術規范的制定通常需要由各擴散主體共同參與討論而定[3]。

2.2 從信息傳遞與公開的角度來看

第一,由于政府具有壟斷性的強制力,它可以憑借這一點強制性要求市場主體履行說明義務。而正是由于這一點,恰好打破了以往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在信息提供方面的弊端,使信息劣勢主體可以獲得更多信息。與此同時,政府的強制力還對信息優勢者的利益獲取范圍進行了嚴格限定,讓它無法憑借自身信息優勢來獲取更多利益。

第二,由于政府是凌駕于市場交易主體之上的公共組織,它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信息不對等方面有著其他組織機構難以企及的優勢:其一,市場主體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以追求利益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政府則不同,它要更多地考慮怎樣實現全社會的利益最大化,這就使其在管制過程中需要擔負起無償向農戶提供信息的責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的效率;其二,政府的獨特地位決定著它的綜合信息能力要遠遠高于市場主體,甚至于市場主體還需要通過政府公開來獲取相關信息,再配合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創新激勵制度,就能對農戶等潛在采用者進行合理選擇并實施正確引導。

第三,由于政府具備組織優勢,可以直接向廣大農戶提供所需信息,這就節約了農戶收集、處理信息的時間、精力以及資金,從而降低信息成本,以提高農戶參與農業技術擴散的積極性。另外,政府的權威性決定著由它公開以及傳遞的信息可信度高、公信力強,而政府僅需在這一過程中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及時性就夠了。

農戶對政府公布信息的接受度較高,可以讓他們及時了解并掌握不同技術是否與當前市場條件相匹配,從而避免擔負由收益不確定帶來的擴散風險[4]。

2.3 從學習示范機制的角度來看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中,由政府實施管制可以形成技術的集成擴散,包括集中學習機制、靈活供給機制等。其中,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擴散過程中,僅僅依靠信息通報、宣傳教育以及服務指導等手段,是很難取得顯著擴散效果的。這時就需要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生產示范。在生產示范中,政府可以憑借自身技術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以及人才優勢等,通過增加生產示范程度來達到提升擴散效果的目的。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示范方式,也是當前廣大農民較為認可且容易接受的方式之一。

3 小結

綜上所述,農業技術擴散效果不僅關系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同時還決定著我國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因此,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從制度保障、信息傳遞與公開以及學習示范機制等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政府管制對農業技術擴散的影響,以此作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

[1]何曉.縣級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研究——以揚中市秧草產業監管為例[D].南京農業大學,2014.

[2]賴永波,徐學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協同治理路徑研究——基于協同政府理論視角[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3):34-39.

[3]李長健,干靜,LIChang-jian,等.完善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政府監管的對策——以服務型政府理念為理論基礎[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1):23-27.

[4]王可山,李鳳賓,李秉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分析與政府監管研究[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05,22(6):27-29.

2017-02-02)

1005-2690(2017)03-0027-02

F322

A

猜你喜歡
管制農戶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注意!攜帶這些當玩具,可能會被拘留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農戶致富新選擇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環境管制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環境管制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放松美國金融管制的密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