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述黔南州農業面源污染現狀與防治措施

2017-01-12 09:47楊昕
新農村 2016年12期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現狀

楊昕

摘要:本文闡述了黔南州農業面源污染的形式和危害,分析了種植業、養殖業、農村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從而提出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現狀;防治措施

隨著黔南州農業的迅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狀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隨之而來的農村環境污染卻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是落實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經濟發展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農業面源污染的形式和危害

1.種植業污染

化肥、農藥和農膜的大量使用,使耕地受到了大面積污染,農藥殘留,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土壤重金屬超標,土壤殘膜等一系列污染問題,已制約農產品質量的提高。且在化肥施用中還存在肥料之間結構不合理現象,極易通過農田徑流造成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飲用水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2.養殖業污染

畜禽養殖污染面廣且量大。農村畜禽養殖戶多為個體、家庭養殖為主,小范圍的養殖,畜禽糞液可以通過戶用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處理或還田、土地消納等利用,污染程度相對較輕。但規?;笄蒺B殖場和大面積水產養殖量的增加,其污染危害非常嚴重,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畜禽糞液和水產養殖投入的飼(肥)料、抗生藥物、魚類排泄物等會造成田問、周邊水域污染和富營養化,嚴重影響了水質、土壤和空氣質量。

3.農村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

由于農村衛生設施落后。普遍存在著“臟、亂、差”現象,缺乏基本的排水和垃圾清運處理系統,生活污水大多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或沉積在村邊溝渠和村莊地面。生活垃圾大多數未經無害化處理就隨意堆放在村口寨邊。一些地方呈現出垃圾“圍村、塞河、堵門”之勢。嚴重污染環境和飲用水源,導致疾病、疫病的發生,影響農民生活質量。

二、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

1.種植業污染現狀

隨著農業不斷發展,全州對農業投入品的需求量逐年遞增。據黔南州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化肥施用量(折純)87070t,農藥1524t,農膜4678t。2014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09756t,農藥2052t,農膜7907t。短短5年時間就分別增長了26.1%、34.6%和69%。據有關部門證實,我國化肥利用率僅有40%左右,農藥利用率僅為25%左右,農膜回收率不足30%。

2.養殖業污染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畜禽糞污產生量也不斷增加,養殖業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2015年全州畜禽糞便產生量為850萬t,尿液排放量為580萬t。是工業廢水排放量的25%;COD排放量為54.31萬t、氨氮排放量為2.21萬t,分別是工業排放量的88倍和84倍。目前,全州禽畜糞便利用率為80%左右。污水利用率不足35%。

3.農村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現狀

近年來。隨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也逐年增加。2015年,黔南州總人口405.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49.2。占黔南州總人口的86%。農村全年產生生活垃圾約80萬t,無害化處理率約65%;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約5300萬t,處理率約50%。

三、黔南州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1.對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種植。要加快引進出高產、高抵抗力作物,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

科學施用化肥、農藥,開發和推廣可降解農膜,提高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減少化肥、農藥和農膜污染。鼓勵施用天然肥料和實施秸桿還田技術,努力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2.強化對規?;笄蒺B殖場的綜合治理,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處理,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一是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先進的清糞工藝和飼養管理技術,大幅度降低污染物產生量。二是通過實施沼氣池建設工程,將畜禽養殖場糞污轉化為沼氣、沼渣、沼液,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3.大力推進農村清潔工程,積極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通過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逐步解決黔南州農村生活污水亂排、垃圾亂扔的問題。從而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的目標。

猜你喜歡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現狀
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與危害分析
淺談利用生態農業產業鏈技術來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