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地區杧果產業情況調查及發展建議

2017-01-14 09:42劉傳濱彭連英梁銀浩陳蓋洵林立紅文志華
中國果業信息 2017年12期
關鍵詞:潮汕地區潮州市果樹

文/劉傳濱,彭連英,梁銀浩,陳蓋洵,林立紅,文志華

潮汕地區杧果產業情況調查及發展建議

文/劉傳濱,彭連英,梁銀浩,陳蓋洵,林立紅,文志華

【導讀】 廣東省潮汕地區有種植杧果的傳統,但產業發展緩慢。作者通過調查發現當地杧果產業存在“產業規劃引導不到位,科技投入少,果實成熟集中,后熟期發病率高”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潮汕地區位于廣東省東部,屬典型南亞熱帶區域,年平均氣溫21.3℃,年日照1 900~2 400小時,年降雨量1 300~2 400 mm,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適合各種熱帶亞熱帶果樹生長,出產優質潮州柑、橄欖、青梅、楊梅等果品。同時,屬杧果可栽區至適栽區,素有種植杧果的傳統,不少村莊留存有樹齡超過百年的老樹,又新近從臺灣引進了金煌杧、愛文杧等優質品種,杧果產業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潮州市果樹研究所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在潮州、汕頭、揭陽等地開展了優稀水果產業發展情況調查。調查以實地走訪為主,電話咨詢和網絡調查為輔,調查對象包括潮州市農業局、揭陽市農業局、揭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汕頭市果樹研究中心、普寧市果樹研究中心、汕頭市江島現代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汕頭市潮陽區利民良種果苗繁育基地、饒平島仔生態農業基地有限公司、饒平縣錢東鎮徑中村等農業行政主管單位、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生產企業及農戶,了解到杧果在本地水果產業中處于弱勢地位,存在不少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需要解決。

一、產業現狀

產業規模。潮汕地區現有杧果栽培面積約733.3 hm2, 產量約 1.4萬 t。 其中揭陽市533.3 hm2、潮州市 133.3 hm2、汕頭市 66.7 hm2,多數為分散小塊種植,連片種植較少。

栽培品種。主要為本地實生土杧,其次為引進的臺灣杧果品種如金煌杧、愛文杧、臺農1號杧等,泰國杧、馬頭杧(本地品種)、紫花杧、象牙杧、東鎮紅杧、美國紅杧等品種也有零星種植。本地實生土杧品質上等、風味好,很受當地消費者喜愛,各村鎮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百年以上的老樹。如潮州市饒平縣三饒鎮徑口村有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群100多株,其中一株傳自明成化年間,樹齡500多年,樹蔸直徑2.2 m,高約23 m,樹冠覆蓋面積達 800 m2,2011 年、2013 年產量均超過1 500 kg,果實皮薄肉嫩、纖維少,風味獨特,耐貯存。該樹已被列為饒平縣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成為當地的珍稀種質資源和人文記憶。但實生土杧樹體高大,管理困難,產量不穩定,很少有經濟產量。引進的金煌杧、愛文杧等品種表現良好,較適應低溫陰雨天氣,較抗炭疽病等病害,較受農戶歡迎。

生產銷售。潮汕地區歷來有種植杧果的傳統,有一定的資源、技術積累,但生產較為粗放,?;ū9?、產期調控、配方施肥等技術應用率低,對蒂腐病、炭疽病的防治也不到位。鮮果銷售為分散上市銷售,沒有集中的批發市場。加工也僅有少量制作杧果干和罐頭的小型企業,實原料多從海南、四川等地購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產業重視不足,規劃引導不到位。潮汕地區有不少杧果優良資源,也引進了金煌杧、愛文杧、臺農一號杧等臺灣杧果良種,但從調查的情況看,該地區杧果產業仍處于無序發展狀態中,相關部門在杧果產業定位、規劃及地域布局等方面較缺失。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科研單位,還是種植者,對杧果產業發展思路不夠清晰。

種植規模較小。絕大多數杧果種植仍是千家萬戶小塊種植,連片種植的很少,導致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小,產業沒有規模效益,農戶效益沒有保證,種植、發展的積極性不高。

科技投入少,栽培技術水平低。一方面,多年來地區財政在新品種引進及選育、新技術引進、技術培訓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偏少,杧果產業投入更少;另一方面,基層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單位長期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導致該地區農業生產技術整體上落后,設施農業、智能農業在廣東省處于末位發展水平。

品種產期過于集中。目前主要種植的本地土杧、金煌杧、泰國杧等杧果品種,產期基本集中在7月份,缺少早熟品種與晚熟品種。

果實后熟期發病率高。潮汕地區杧果果實在后熟期間的病害主要是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褐色蒂腐病的發病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70%以上,如2016年蘋果杧果實后熟期間的抽樣調查,褐色蒂腐病發病率為61.1%。

三、產業發展建議

加強當地土種杧果大樹的管理,確立主導品種。盡管土種杧果多數栽于房前屋后,沒有形成連片較大面積的栽培,但因其為多年生大樹,單株產量高,品質優,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而且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近幾年的田頭銷售價均在10元/kg以上,處于有價無貨的狀態。因此,應確實保護老樹并擴種發展土種杧果名優株系。一是以村為單位落實管理人員,統一組織宣傳,作為今后當地杧果產業發展的主導品種,樹立品牌效應,有條件的應申報注冊商標;二是爭取各方資金投入,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三是加強杧果老樹的栽培管理,降低樹冠高度,增施有機肥復壯樹勢,嚴格防治桔小實蠅,提高果實商品性。

適當擴種臺灣優質杧果品種,試種晚熟優質品種。金煌杧果、愛文紅杧引進潮汕地區種植已有近20年時間,適應性較強,開花期較耐低溫陰雨,較抗炭疽病,著果性能較好,果實清甜無纖維,可食率高,有一定的消費人群??梢赃x擇在鄰近城市的郊區低山緩坡地擴大種植,以鮮果銷售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2011年潮州市果樹研究所在當地發現一株實生變異的晚熟杧果單株,樹形、葉形、果形近似紫花杧果,開花期與紫花杧同期,果實比紫花杧大,纖維少,風味濃,成熟期在國慶前后,經嫁接繁育后代試種,表現出與母樹一致的種性,可以在該地區布點試種,作為今后發展晚熟杧果的新品種。

加大科技投入,促進杧果產業發展。從經費與人員兩方面加大投入,引導、促進潮汕地區杧果產業進一步發展??蒲薪涃M方面由各級財政每年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科技人員方面確?;鶎愚r技人員的待遇,穩定科技人員隊伍。

嚴格做好杧果蒂腐病的防治。杧果蒂腐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從花期開始侵入后便潛伏在果實深層組織或核組織內,在貯藏、運輸期間發病。發病的最適溫度為25~30℃,主要以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田間防治要嚴格做好三方面的措施:一是每年結合采后修剪,清除病蟲枝、枯枝和老化枝等;二是從現蕾起噴施殺菌劑保護,花期和幼果期是噴施殺菌劑預防的關鍵時期,殺菌劑間隔15天左右噴一次,可選用百泰、苯醚甲環唑、己唑醇等藥劑混用,輪換噴施;三是有條件的果園于生理落果后單果套外黃內黑雙層專用紙袋,減少蒂腐病菌侵染。

廣東省現代農業優稀水果產業體系創新團隊資金項目(編號2016LM1050);廣東省潮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5GY10)資助。

廣東省潮州市果樹研究所(饒平,515726)

劉傳濱(1970—),男,高級農藝師,從事果樹栽培、病蟲害防治及技術推廣服務工作。E-mail∶rplcbcz@163.com

2017-09-22

特約編輯:艾 華

猜你喜歡
潮汕地區潮州市果樹
果樹冬季要休眠 易受凍害要注意
果樹秋季施肥三要點
潮汕地區『營老爺』:與神同樂的全民狂歡
天漸冷果樹防凍要抓緊
潮州市汛期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潮汕地區太極拳發展現狀探析
潮州市少兒跆拳道學習興趣的調查研究
潮州市暴雨氣候特征分析及氣象服務對策
潮汕家庭教育中的榜樣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