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必武家書中的家教與家風

2017-01-14 04:12王兵
前線 2016年12期
關鍵詞:董必武堂弟親屬

王兵

董必武特別重視對親屬的教育,在家教家風方面堪稱楷模。這一點,在他的一封封家書中,有著生動而深刻的體現。

董必武與夫人何連芝育有三名子女,分別是長子董良羽、長女董良翚、次子董良翮。他對孩子們的學習抓得很緊,在家書中反復囑咐他們提高認識、珍惜時間、注意方法,努力把成績搞好。

董必武說過:“必須為人民的事業學習,而不是為了任何別的目的?!?958年9月15日,他在給董良羽的信中說,學習難免遇到困難,但必須循序漸進地掌握所學科目,而且應該“手腦并用,敢于創造”,唯有如此,才能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成為一個積極分子。

端正學習態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和時間。1957年12月11日,董必武致信準備入學的董良羽:“時間切記不要浪費掉,要自己找點什么東西自修,找點自己最缺乏的東西自修?!?/p>

在董必武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目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做貢獻。正因為如此,董必武在家書中耐心教導親屬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牢固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在本職崗位發揮積極作用。

1949年7月17日,董必武致信堂侄董良塤,鮮明地指出:“我們社會上有一種很陳腐的甚至很壞的舊觀念就是鄙視勞動,認為不勞動而能生活、生活得比勞動者還好才算享福。革命了,必須糾正過來?!笔欠衽趧由a,是董必武要求親屬的一條紅線。對農業生產搞得好的堂侄董良俊,董必武很欣慰,在1952年5月13日的信中稱贊他“對農業生產很認真,種麥種菜,養雞養鴨,拾糞挖草,施肥播種都有成績”。董必武還經常要求親屬把學習和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1950年5月8日,他致信在湖北省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堂弟董獻之,強調要“學習腳踏實地的工作和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新中國成立后,一些親屬認為董必武在北京做了“大官”,便要求他幫助解決工作、升學、生活等方面的問題。董必武一律加以拒絕,教育他們千萬不要有特權思想。1951年2月13日,董必武在給堂弟董賢煦的信中,不僅明確反對他到北京工作,而且要求他力爭在農村成為生產模范:“你努力生產,一方面為你一家的生活好,也為國家增產、納稅以報效國家,幫助政府推行政令,當地人民知道你信服你,政府也信用你,到任何地方作事都一樣?!?953年12月29日,董必武致信外甥王俊山,也明確表示不能為他們夫妻介紹工作之事,并且毫不客氣地指出:“革命是為人民謀利益,決不應該把革命作為謀個人利益的手段?!?/p>

找工作不能搞特權,其他方面同樣如此。1954年10月24日,董必武致信堂弟董賢煦,就他請求的貸款之事指出:“人民銀行的貸款主要是幫助生產,比如為了農業生產缺乏種子、耕具等請求貸款,銀行一定會考慮的,這樣的事用不著我來介紹?!?/p>

(作者單位:中共黨史出版社)

責任編輯:梁齊勇

猜你喜歡
董必武堂弟親屬
調皮的堂弟
董必武與6角錢“較勁”
董必武吃飯的故事
警惕微信“親屬卡”的詐騙
董必武舍車騎馬去視察
董必武清廉為政
方言趣事
小小機靈鬼
我的聾啞堂弟
狗也怕醉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