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葛根在《傷寒論》中的“起陰氣”作用

2017-01-15 14:22張紹開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水飲陰液陰氣

張紹開

·經驗交流·

淺談葛根在《傷寒論》中的“起陰氣”作用

張紹開

葛根是常用中藥之一,《神農本草經》謂其“起陰氣”,后世醫家對其理解不一,本文通過對《傷寒論》中葛根的應用解析,探討葛根“起陰氣”的涵義。葛根“起陰氣”應當理解為其可將陰液化生為陰氣,并無生津、滋陰、升陽等作用。通過“起陰氣”的作用,升騰外散,從而可治消渴、身大熱、痹痛、嘔吐、下利等癥。但因葛根不能直接滋補人體陰液,而是耗散原有陰液,故而陰液虧虛時應當配伍滋陰養液之品,不能單獨應用,否則有“竭胃汁之虞”。

葛根 傷寒論 起陰氣

葛根是中醫臨床常用藥之一,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并列為中品,謂其“起陰氣”。對于葛根“起陰氣”這一說法,后世醫家對其產生了不同理解。漢代醫家張仲景在其所著《傷寒論》一書中,用葛根同他藥配伍組方四首功效顯著。本文通過對葛根在《傷寒論》中之配伍應用解析,探討葛根“起陰氣”的涵義。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云:“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薄疤柌?,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惫鹬痈鸶鶞C與葛根湯證:二者均有項背強幾幾,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湯證有汗出,而葛根湯證無汗。在桂枝加葛根湯證中,仲景強調“反汗出惡風”,說明在太陽病兼有項背強幾幾時不當有汗出,而無汗惡風的葛根湯證才是正常的病機。由此可見太陽病兼有項背強幾幾時,其病機應是太陽表證已傳里,而導致的表里陽實熱證。而葛根湯為桂枝湯減桂枝、芍藥加麻黃、葛根,其組方類似于桂枝二麻黃一湯加葛根,可見為小汗之法,其病機蘊含津液已傷,所以項背強幾幾是里實熱證損傷人體津液初期的表現。仲景應用大量葛根,用以治療項背強幾幾,并且療效顯著,說明葛根可治療里實熱證初期津傷而陰液未損。

《傷寒論·辯太陽病脈證并治中》云:“太陽與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薄疤柵c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备鸶鶞C和葛根加半夏湯證二者均為太陽與陽明合病,也就是表里俱熱之證。葛根湯證中必下利,說明陽明里熱尚未結實,其原因在于陰液充盛或素體內飲偏盛,故而里熱可見下利。葛根加半夏湯證不下利但嘔,有聲有物謂之嘔,為熱挾痰飲上逆所致,葛根加半夏湯中葛根除熱氣,而半夏祛痰化飲、降逆止嘔??梢娭倬皯酶鸶灾卫餆峒嬗兴嬛C。

《傷寒論·辯太陽病脈證并治中》云:“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备鸶诉B湯證,歷來很多醫家均有爭議,主要在于是否兼有表證。從原文可看葛根黃芩黃連湯證為太陽病桂枝證誤治以后的壞證,出現了下利不止的臨床表現。中國古代醫家經常使用巴豆劑以攻下治療,此處當為應用巴豆劑攻下后出現利遂不止的情形,當為里熱兼有水飲,從葛根湯和葛根加半夏湯證分析可見,里熱兼有水飲之證當應用葛根為妙。而“脈促者,表未解也”當屬誤治后的其中一種情形,屬于太陽與陽明合病兼有里熱下利之證,可見當為葛根湯證。而“喘而汗出者”當屬誤治后的另一情形,屬表證已解,完全傳入陽明的里實熱證兼有水飲。故而可見葛根芩連湯證當為里實熱證兼有水飲,當屬陽明病。而此方中應用葛根之意與葛根湯中不謀而合。

綜上對《傷寒論》四個方證和五條原文的分析,不難看出,葛根在《傷寒論》中主要應用有兩條。一是用于治療里實熱證初期津傷而陰液未損,二是用于治療里實熱證兼有水飲。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梢姟秱摗分懈鸶膽靡罁凇渡褶r本草經》中葛根的記載,而“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等功效均來自于葛根“起陰氣”之作用。葛根的起陰氣作用,當理解為使人體陰液化為陰氣輸布全身之意。所以葛根本身并不像天花粉、生地、麥冬等滋陰養液之品可助人體陰液生成,而是在陰液化生為陰氣的環節起到重要作用。陰液化生為陰氣而輸布全身與“升陽”“生津”等作用有明顯不同。陰氣與陽氣相對,陰氣性寒,可以制熱,葛根起陰氣故而能主身大熱、陰氣源于陰液,由陰液化生而來,是陰液的運動形式,輸布全身既可以寒勝熱,又可濡養全身補充津液,從而葛根可以主消渴、諸痹。嘔吐與下利均為水飲作祟,水飲當屬陰液之屬,葛根可起陰氣,將陰液化生為陰氣,故可使水飲得消,水飲已去,嘔吐下利自止。

由此可見葛根“起陰氣”應當理解為其可將陰液化生為陰氣,故而葛根并無生津、滋陰、升陽等作用。人體陰液虧虛時應用葛根反而有害無益,對此明清部分醫家已有認識,提出了“葛根竭胃汁”一說。清代醫家周巖在《本草思辨錄》說:“葛根與瓜蔞根,《本經》皆主消渴。而葛根起陰氣,瓜蔞根不言起陰氣?!鲜V根止渴,是增益其所無;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茲。用葛根而過,有竭胃汁之虞,胃陰下溜,亦能起陰氣以止利也?!盵1]周氏的論述,認為葛根的生津止渴作用乃是使得脾胃之陰上達所致,看似生津止渴,實則是對脾胃陰津的耗散,是拆東墻補西墻,最終有“竭胃汁之虞”。這與天花粉以其甘寒濡潤之性直接補充肺胃津液, “增益其所無”不同。明代張鳳逵的《傷暑全書》首次提出“葛根竭胃汁”,又經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幼科要略》中引用,影響日益擴大。葉天士治療熱病,十分重視甘寒清養胃陰一法,他的“葛根竭胃汁”一說,認識到葛根其性外達升散,因其發散升騰之性故有耗傷胃陰的危險。清代醫家王學權在《重慶堂隨筆》中也提到:“葛根,風藥也。風藥皆燥。古人言其生津止渴者,升乃升字之訛也。以風藥性主上行,能升舉下陷之清陽。清陽上升,則陰氣隨之而起,津騰液達,渴自止矣。設非清陽下陷,而火炎津耗之渴,誤服此藥,則火藉風盛,燎原莫遏。即非陰虛火炎之證,凡胃津不足而渴者,亦當忌之?!盵2]

綜上所述,葛根通過“起陰氣”的作用將陰液化生為陰氣,升騰外散,從而可治消渴、身大熱、痹痛、嘔吐、下利等癥。但因葛根不能直接滋補人體陰液,而是耗散原有陰液,故而陰液虧虛時應當配伍滋陰養液之品,不能單獨應用,否則有“竭胃汁之虞”,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1 周巖.本草思辨錄[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109.

2 王學權.重慶堂隨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89.

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 1022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3.033

2017-5-5

猜你喜歡
水飲陰液陰氣
苦味食物未必都養心
從“陰氣”概念探討芍藥“益氣”功效在經方中的應用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體現和嬗變
《外臺》茯苓飲治療慢性胃炎(痰飲停胃證)的經驗總結
談養陰生津在溫病學中的應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去桂之解析
青梨
《溫病條辨》滋養腎陰十法及其臨床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