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wifi依賴的成因及相關建議

2017-01-16 00:26黃雨吳凡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大學生

黃雨 吳凡

摘要:讓WiFi覆蓋校園的初衷是為了充分利用網絡的教學資源,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佳優化,但這一措施也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隱患——大學生對WiFi產生依賴。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歸納分析法,深入了解大學生WiFi依賴的情況,并進一步剖析大學生WiFi依賴的成因,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相關現狀進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WiFi的使用;依賴成因

一、問題的提出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21世紀,無線網絡技術越來越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WIFI以其突出的價格以及便捷優勢迅速在大學校園得以普及。以J大學為例,在2012年12月份,J大學已經實現校園無線網絡的基本覆蓋,而無線覆蓋的范圍是大部分的辦公教學樓以及每棟學生宿舍樓,這無疑給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便利。[1]但深入調查并剖析這一“福利”時卻發現了它所帶來的潛在問題:當代大學生對WIFI的使用方式和學校預計的效果大相徑庭;在上課期間、行走的路上甚至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大學生利用手機搜尋WIFI熱點的身影屢見不鮮,這好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一旦沒有了WiFi,大學生往往會顯得十分被動。甚至還有一些自控力不強的學生,上課或休息時無節制地使用網絡,不僅影響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和學習,也影響了學校正常的管理和教學秩序[1]。且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更容易焦慮的群體;生活中的學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和生活中的其他壓力,都是會引起他們焦慮甚至抑郁的重要相關因素[2]。

針對這種WIFI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我們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1)大學生WIFI依賴的現狀如何?

(2)大學生WIFI依賴給大學生造成的變化如何?

(3)大學生WIFI依賴是否也是造成大學生焦慮的一個原因?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對于大學生WIFI依賴的現狀研究,我們以J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了調查問卷。本次調查總共發放了250份問卷,研究對象的選擇力求做到使受訪對象涉及到的專業廣、年級廣、地域廣。250份問卷中200份為紙質問卷,50份為網絡問卷;回收問卷250份,回收率為100%。排除不合格的無效問卷,共計收回247份,問卷有效率達98%。

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 和SPSS 19.0 進行處理和統計。

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有效性,我們根據前期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的數據,精心選擇核心問題,選擇部分大學生(主要分為已畢業的老一輩大學生和在校大學生兩大類)進行了訪談,訪談地點設于校園的自習室、圖書館、操場等。本問卷分發對象的性別比例均勻、涉及的年級范圍全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數據分析

3.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在被調查的247名大學生中,男生人數為89人,占36.03%;女生人數為158,占63.97%;男女比例約為4:6,比例相當,差異性不大。其次,年級上比例有一定的差異:大一的學生總有107人,占總數的43.32%,其次是大二,大四,大三;依次有63、48、29人,各自占總數的25.51%,19.43%,11.74%。

3.2 移動流量及WiFi的使用情況

據統計37%的大學生表示他們的流量是很充足的,經常有剩余;接近一半的學生則表示他們的流量僅夠他們的日常使用,且偶爾存在超時的現象;其余16%的學生表示,他們經常會因為超時需要花錢再買流量。隨后,又對大學生WiFi的使用途徑進行調查,從圖2中發現利用WiFi看電影、電視劇的人最多,占76.92%;其次是聽音樂、看新聞,各占63.97%和40.89%;后幾名則是MOOC學習,視頻公開課的學習等。結合這兩張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移動流量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是起提供娛樂途徑的作用?,F在的科學技術,完全可以滿足大學生在課余時間接觸外界的需求。而對于大三大四實習的學生,手機又是輔助工作的一個工具。[3]

3.3 關于J大學的WiFi使用政策

J大學為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每個月提供學生10個小時的免費WiFi,供學生在自習室、圖書館等地使用。對此,有48.58%的學生表示盡管學校提供的時長很充裕,但還是不夠用;與之相反,31.17%的學生則認為時間完全足夠;僅有20.24%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怎么用學校的WiFi。(如圖3所示)

為了保障學生專心學習和健康生活,J大學出臺了“一號文件”,——限時斷網。其中有一條則是23點之后斷電斷WiFi。盡管對此政策,大多數師生持支持的態度,但還是有六成大學生表示在斷網之后會使用自己的移動網絡繼續上網,不在乎那點流量。近四成大學生會選擇在有WiFi的情況下繼續上網。(見圖4)

J大學提供校園內免費WiFi覆蓋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充分利用無線網絡帶來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進行多維整合,從而發展本校教學水平。但這個舉措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促成大學生WiFi依賴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J大學也發現了大學生中逐漸出現了WiFi依賴的現象,于2014年開學之伊便出臺了“一號文件”進行了限時斷網,這一政策一直延續至今。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從調查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盡管大學生在被屏蔽信號的情況下使用手機上網的現象有所好轉,但因為在屏蔽信號后花費的流量更多,所以對WiFi的渴望度更高。

3.4 WiFi帶來的變化

3.4.1生理上的變化

近半成的大學生表示,當他們到達某地時,并沒有詢問WiFi的習慣;與之相對應的是有34%的大學生表示WiFi的有無并不在他們考慮休閑場所的考慮范圍之內,也有49%的學生表示,對場所有無WiFi并不在乎;而對休閑場所是否提供WiFi很在意的人僅占17%

在問及上網方式時,47.37%的人選擇蹭WiFi,移動流量太燒錢,遠遠超出他們的負擔;32.39%的人表示他們更偏向選擇用自己的移動流量,網速快而且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還有20.24%的人采用折中的辦法——先用自己的移動流量,等到沒有了再去蹭WiFi。

90%的人表示,WiFi并不是他們選擇去自習室或圖書館的原因,他們往往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從圖9的數據,我們發現受訪的90%大學生說去圖書館或自習教室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而不是為了WIFI,但根據筆者實地考察發現,J大學圖書館的WIFI信號很好,且在圖書館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連接WIFI的現象非常普遍。

3.4.2心理上的變化

如圖5所示,在沒有移動流量的前提下,52.23%的人表示自己可以忍受度過一天沒有WiFi的日子,14.98%的人則覺得不能;還有32.79%持懷疑態度,并不能很肯定自己的選擇。隨著4G移動數據在高校的不斷普及與完善、以及移動數據流量費用的逐步下降,大學生對使用智能手機進行上網的渠道和方式增多,但這也從側面看出大學生對WIFI的依賴問題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如圖6所示,81%的人表示即便沒有WiFi和移動流量,自己也不會出現焦躁不安的情況,更不會因為WiFi的有無影響心情,如果沒有WiFi和移動流量,自己會選擇其他方式來打發時間;20%的人則相反,一旦沒有了WiFi和移動流量,自己就會缺乏安全感,手足無措,甚至渾身都不舒服。

相比于每月套餐的移動數據流量,WIFI因為其免費的特性而更得大學生的青睞。大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大學生對外在信息的需求量巨大,如圖7 所示,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可進行大量的休閑娛樂、在線學習或查詢資料等操作。相比之下,在有限的數據流量和其高昂的價格面前,大學生對WIFI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其次,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同于初高中,這時的大學生需要獨自面對并正確處理好生活和學習的關系,身邊少了父母的陪伴以及可傾訴的對象,所以在各種學習、社團活動等壓力下更多的學生選擇了通過互聯網來減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認知能力會取得長足發展,大學生開始思考人生和世界,由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坎坷過程,所以大學生通常會經歷一段苦惱、迷茫、沮喪與不安的時期[2]。因此在有WIFI的條件下大學生容易走向極端:對WIFI過度依賴,沉溺于WIFI下的娛樂和虛擬交流方式,并以此來充實自己的內心,暫時擺脫“空虛”的外表,但大學生一旦脫離它便會顯得焦慮不安。這一現象不易察覺,但一般情況下這種WIFI焦慮癥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和認知。

縱向對比WIF使用用途的數據可以發現,比例超過10%的都是為了通過WIFI進行娛樂休閑,再橫向對比顯示的去自習室、圖書館自習的目的的數據以及圖6中81%的大學生說如果沒有WIFI和移動數據也不會感到焦躁不安這三份數據,不難看出大學生對于WIFI的態度是互相矛盾的,說不通的。為了了解造成這個矛盾的原因,筆者及小組成員設計了幾個問題,重新在校園里隨機抽取了幾個大學生進行訪談,發現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有些大學生在填調查問卷的時候往往瞻前顧后,生怕一個選項選錯會替自己帶來“無妄之災”。所以,他們在填問卷時會選擇有利于自己的答案。另一方面則是大學生對待WIFI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甚至自身還處于“當局者迷”的狀態,覺得自己只要去了圖書館了,就是學習了,WiFi只是自己“偶爾”放松的工具。由此可見,大學生對WIFI的焦慮癥成因主要是為了轉移學習和生活上的壓力,利用學?,F有的無線網絡資源來增加興趣和放松的方式。

四、建議

4.1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

大學生面臨著來自學習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且在陌生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很好地調節心理狀態便會變得“孤獨”,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豐富多彩的虛擬環境之中,沉浸在WFi的多媒體世界里不能自拔。因此怎樣幫助大學生“走出來”至關重要。學校應該加大對心理中心的宣傳及推廣力度,強調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大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咨詢的作用,改變“看心理醫生=心理有病”這樣的錯誤認知。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大學生及時緩解由于WIFI等其他因素而產生的焦慮感,及時緩解由于對WIFI的依賴而造成的困擾,減少由于心理問題而造成的對WiFi的依賴甚至焦慮,降低大學生轉移壓力的過渡性問題。

4.2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

通過對老一輩大學生的訪談,筆者發現,在他們的年代,大學里并沒有WiFi,但他們的生活依舊很充實,很多彩,追究根本,不外乎兩個原因: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有很多其他健康有益的方式來放松自己、緩解自身壓力。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學校應該更加積極引導大學生對專業的關注和對就業的指導,用更加豐富的活動及政策來關心大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定期開展與社會的相關的專業交流會,給大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社會就業信息,以便大學生更好地獲得接觸社會的機會;定期開展職業指導,提供相關咨詢;這些做法可以使得正處在認知能力急劇上升階段的大學生能更好地面對思考人生和世界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惑與迷茫;激勵、積極引導大學生利用多媒體為專業學習增添動力,更加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從“無所事事”的迷茫狀態下的WiFi依賴轉變成能正確認識WiFi這一重要多媒體的功能與地位,真正做到“為我所用”、“物盡其用”而又“恰到好處”。其次,J大學還應注重校園文化的發展,給予大學生以精神上的充實。合理引導大學生的精神文化消費,促進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的協調發展。[4]例如:加強校園軟環境建設、定期開展校園征文等交流競技的活動、鼓勵大學生發揮特長并提供相關平臺,形成多元化的校園環境、宣傳J大學豐富的圖書館資源,將傳統資源與多媒體有機整合。除此之外,學校應該多關注大學生的壓力問題??梢远喽嚅_展一些富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活動,鼓勵學院、社團圍繞學校提出的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拘泥于室內,鼓勵學生走出宿舍、“走出WiFi”。

參考文獻:

[1]江蘇大學出臺一號文件---對低頭族說不_吳奕

[2]郭天笑.大學生焦慮情緒的相關研究[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1):49-53

[3]陳馨,曾慧霞.大學生手機流量及軟件的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科技向導,2014(20):202

[4]孟歆云.WiFi時代的大學生閱讀與閱讀立法[J].青年學報,2014(4):82-84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微信使用對大學生親子關系的影響
淺議大學生國家認同的培養路徑
淺析大學生校園兼職
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個村級大學生創業園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